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陈淑珍 《兰台世界》2012,(35):136-137
本文首先对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进行了概念上的阐释,然后讨论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因素及其教育功能的开发,最后从多个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发挥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功能,全面释放图书馆的存在价值"这一新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
从高校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概念的引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的认识导向功能、塑造心灵、陶冶人格的功能、道德潜化的功能、审美创造的功能和教育功能。并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隐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是进行隐性信息教育的极好场所。从图书馆的功能角度论述了图书馆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的意义所在,阐述了它们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强调不断创新的隐性服务理念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隐性课堂,其隐性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图书馆是课堂的拓展,引领校园生活融入文化;图书馆是人类的文明殿堂,铸塑学生完美的人格;图书馆是大学生休闲的天堂,诗书为媒寓学于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隐性课堂,其隐性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图书馆是课堂的拓展,引领校园生活融入文化;图书馆是人类的文明殿堂,铸塑学生完美的人格;图书馆是大学生休闲的天堂,诗书为媒寓学于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点,作为高等学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高校隐性文化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本文就图书馆如何运用自身优势来挖掘内在的潜能,如何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特别是隐性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图书馆的根本功能是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显性知识转移是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主体,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是促成知识创新,增强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显性知识的转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断优化馆藏,激发图书馆员创新的智慧和能力,加强信息教育和技术培训是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正式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离不开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借助于隐性教育。图书馆是进行隐性教育的极好场所,图书馆的四大职能与隐性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开展隐性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必须注意启迪读者的思想,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建设优良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大学图书馆的隐性教育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对大学图书馆在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个性全面发展中所起到的教育功能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论述了大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思想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方面所起到的隐性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曾清秋 《晋图学刊》2014,(2):47-49,58
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资源的生产、组织、传播和储存功能,还具有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功能。图书馆多途径开发隐性课程,实现隐性课程育人功能,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大学校园内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建设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平安 《晋图学刊》2006,(5):16-17,21
本文引用“隐性文化”内涵,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学生教育、为读者服务以及图书馆工作的环境意义。阐明了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建设中四个方面的问题及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隐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虹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22(4):53-54,57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本文重点论述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隐性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校图书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学校重要文化场所的图书馆,其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职能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图书馆的隐性课程的教育职能包括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情感和人文知识教育,这种教育通过图书馆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念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隐性课程的概念、特征及高校图书馆隐性课程构成要素及其对学生影响的分析,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必须克服和抑制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弘扬和发挥隐性课程的正面作用,从而使高校馆的教育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从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际出发,基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分析,并从制定激励机制、提升学科隐性知识主体的知识共享意愿、提供学科用户用以共享隐性知识的"场"、营造良好的共享氛围、开发学科虚拟服务平台的社交功能、优化学科隐性知识沟通机制等方面探讨促进学科服务过程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当代图书馆》2010,(3):68-69,5
本文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视闽下的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的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对高校图书馆隐性文化的内涵、主体、特征以及它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必须人方位履行图书馆教育职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并充分发挥图书馆隐性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图书馆馆员、环境、藏书、制度、活动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隐性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高校图书馆隐性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阵地,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秀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包括显性教育职能和隐性教育职能。显性教育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借阅使学生获得知识,隐性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即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以促使其智力因素的发展,本文讨论的主要是隐性教育。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桂娜  任辉 《兰台世界》2006,(14):67-68
隐性知识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本文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隐性知识显性化是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四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