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俊英 《体育世界》2013,(12):101-102,107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准备活动的充分程度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目前,体育课上准备活动内容单一,一般性练习较多,专项性练习较少,活动不充分,使得神经、肌肉及内脏器官不能很快进入运动状态,而后就进行课的主要部分,直接影响到上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高质量的课前准备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教育学生,使他们正确认识准备活动重要性。掌握做好准备活动的方法,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投掷项目是田径技术教学中难度较大的项目。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充分利用准备活动,合理、有效地安排准备活动的练习手段和方法,是提高投掷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准备活动是技术教学课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准备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有一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特别是投掷教学课,学生使用器械进行练习,技术复杂,因此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充分有效地利用准备活动的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制约,体育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对此,笔者经过几年的尝试,采用下面几种方法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个性发展,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带领法   1.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   每次课前准备活动,由学生轮流组织,要求主持者开动脑筋,其内容尽可能不与前面重复。准备活动完毕,教师简短讲评。这种形式使每个学生课余认真准备,组织形式多样 :有集体,有分组,有原地,也有行进间练习;内容丰富多彩:有队列队形练习、身体姿态练习、游戏、韵律操。短短 10分钟,学生不仅把所学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学院专业技术课的准备活动,传统的方法是慢跑、徒手操和游戏,这种形式一成不变,沿用至今。笔者在教学观察中发现。上面那种传统的准备活动方法,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过于单调呆板,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练习不易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和大脑的兴奋,影响了准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在足球教学中,根据足球教学的特点及足球技术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用熟悉球性的有球技术练习进行准备活动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到一种较为合理、优越的准备活动方法,改善准备活动的质量,提高学  相似文献   

5.
根据儿童的神经系统有较高的兴奋性和敏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五寓于”的教学尝试,试图探讨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发展规律的体育教学方法。1)寓准备活动与模仿练习。就是在准备部分根据课的内容,把准备活动编成模仿练习,把学生引入“角色”表演中,以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2)寓讲解于形象化。讲解动作时运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或比喻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要经常向学生进行防伤教育,使学生懂得只有不受伤,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树立牢固的防伤意识。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防止各种伤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和辅助练习,特别是在跑、跳及各种球类教学练习时,要把活动联、踝关节作为主要内容。3.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目的地采取一些措施,如利用游戏形式,在各种不同的斜面上做各种跑和跳的练习,或在凹凸面上做各种轻跳练习(落地时保持踝关节的紧张度),既可以使膝、躁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得到…  相似文献   

7.
一、课前要检查场地和器材首先在备课时,要了解现有的爬竿有多少根?高度多少?粗细多少?以及检查每根爬竿是否牢固。其二,检查爬竿下沙坑的松软度,是否加沙或使用海棉垫,防止学生下滑时跌伤。第三,课前教师最好自己攀爬一下,不仅锻炼自己,也能够检查器材是否符合教学安全。二、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一方面可以为爬竿前的热身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教学和教养的培养。如一些徒手的爬竿模仿性的练习和辅助性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对爬竿的分解学习,又有变换准备活动的形式,甚至使准备活动与爬竿教学紧密衔接,而且能…  相似文献   

8.
李杰 《体育教学》2005,(1):34-34
四人组合趣味练习,简单易行,丰富多彩,便于教师在教学中选用,而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在体育教学中,四人组合趣味练习可用在准备活动后期,用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一种习惯的传统教学方法。即固定的准备活动内容教师单一的机械灌注,学生被绳捆似的呆板死练。由于这几种原因的促使,许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处于应付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压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采用一“抓”、二“比”、三“松”的教学方法。一“抓”,就是抓准备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教师讲解的最优时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注意力不能持久,且又天生的好奇和喜新厌旧。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准备活动的内容必须经常更换。用新颖的形式来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力争在课堂开始之际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二大类。一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反应练习;二是利用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练习。如在跑的教学中,就不能用那种“万能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其课程性质中指出:"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体育教师有必要全面考虑促进学生体能发展与提升的各方面因素,笔者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一、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与强度,科学渗透体能练习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中基本部分之前的有目的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有效促进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安排及练习方法上也应有本质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课中的准备活动,如:慢跑、徒手操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主体的需要。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特长,达到既生动又实用,既有身体练习又有智力开发,既民主又集中的准备活动。2003年初带着问题,以“你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认识”为主题在学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活动是在进行基本部分教学和训练前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活动水平,增强肌肉组织中毛细血管扩张,扩大物质和气体的交换面积,加大吸氧量,缩短教学训练中的工作适应过程,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快更好地发挥运动能力有良好的作用,也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但是准备活动在中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安排及练习方法上也应有本质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课中的准备活动,如:慢跑、徒手操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主体的需要。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特长,达到既生动又实用,既有身体练习又有智力开发,既民主又集中的准备活动。2003年初带着问题,以“你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认识”为主题在学生中进行了全面调查。如下表:  相似文献   

14.
施飞 《体育教学》2001,(4):31-32
一、对“一主自选”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一主自选”教学是在教学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和学生自由选择项目活动结合的体育教学活动。模式为:准备——主教材活动——自由选择项目活动——素质练习——结束。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准备活动生理因素的基础上,针对艺术体操教学与训练中准备活动的一些问题,结合艺术体操特点和规律作以分析研究,提出艺术体操准备活动的安排原则、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并就如何提高准备活动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准备活动是在运动前进行的,目的是克服人们生理上的惰性,预防运动损伤,让学生尽快进入运动状态而组织的一种身体练习的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文章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探讨,剖析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提高准备活动的效果,促进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一、准备活动为学习主教材技术做铺垫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包含了一般性和专项性准备活动,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在任何一种主教材的体育课中都可以运用,起到热身的基本作用,而专项性准备活动采用模仿练习、诱导练习,既能达到对身体预热的目的,还可体现主教材。热身活动时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了技能教学,为专项技术教学做好铺垫。有经验的教师在课中,会突出专项性  相似文献   

18.
巧选准备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备活动是进行体育锻炼和比赛前所做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和心理准备。做准备活动己成为体育教学、比赛和锻炼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我们在上课时怎样选取准备活动才能起到以上的作用,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介绍三种选择准备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一、针对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不增加教学时数和准备活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准备活动时间,安排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练习内容,为学生学习基本部分内容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提高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一、准备活动要以主教材为依托准备活动是为主教材服务的,主教材安排什么内容,相应的准备活动要对后面教材的实施起到辐射作用。在教学中,应把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以及为主教材服务的辅助练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但要有所侧重。如,快速跑教学要有针对性的高抬腿、小步跑、后蹬跑、加速跑等练习;滚翻类教材要充分活动头部、颈部、踝关节等,以提高与主教材相关的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