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感式专栏言论是专栏言论中又一种重要形式。它属于务虚型富有文艺色彩的轻型的言论文体。它的名目繁多,散见各报刊的辟有随笔、随感、漫笔、杂谈、漫谈、札记、时评等等专栏,似可统称为杂感式专栏言论。从广义上说,都可称之为杂文。在我国,这类言论专栏较早见诸报刊且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有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面世的《新青年》“随感录”、“湘江评论”“放言”、《政治周报》“反攻”、《向导》“寸铁”,以及于三十年代初期业经改革后的上海《申报》《自由谈》和由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的“漫笔”专栏等。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多年来,办得较有影响的杂感式言论专栏,有作家个人主持的专栏,如邓拓于1961年3月19日《北京晚报》开设的“燕山夜话”、林放(即赵超构)于上海《新民晚报》长期开设的“未晚谈”等;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政论家。他以办报写政论开始了他的早期革命实践。诸如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写作并发表了大量尖锐犀利的述评性短论。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办并主编《政治周报》,从第一期起,就设有短论专栏《反攻》,亲自撰写了一些犀利明快、有的放矢的短评。随后,在他长期领导我国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还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政论作品,其中有长篇的报刊评论,也有不少短小精悍的短论,在评论史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时期,随谈式言论在报纸上大量涌现,冠以各式各样名称的随感、随想、随谈、随笔、随评、漫笔、快语、絮语、杂谈、琐谈、茶座等等小言论,悄走报端,俯拾皆是。这些短论生动活泼,错落有致,既使报纸内容充实有力,又使版面配置显得清新可爱。 随谈式专栏小言论的兴旺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今日谈”《人民日报》、“虚实谈”《文汇报》、“求实篇”《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4.
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承担着上传下达、解释政策的重要功能,代表着宣传的主旋律和舆论风向。近年来,《驻马店日报》重视新闻评论的固定化和栏目化,先后在1版设置了“今日谈”,2版设置了“天中时评”,3版设置了“今日视点”,5版设立了“县乡杂谈”,并固定了《理论·声音》版面,设立了“新观短论”、“焦点时评”、“新闻语录”、“...  相似文献   

5.
吴平  李文邦 《出版科学》2014,(2):101-104
编辑报刊是青年毛泽东革命活动的重要内容,主编《湘江评论》是毛泽东编辑实践的开端。《湘江评论》受五四运动的感召应时而生,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宣传了革命精神,具有思想进步、语言通俗、形式美观等特点,被公认为是当时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影响深远。编辑《湘江评论》体现了青年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走向成熟与不断完善的。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新闻短评栏目“随感录”,以“小我评论”的独特评论形式,在同类评论中独树一帜,在当时引起了重大反响。《新青年》“随感录”的“小我评论”特点为:以“小我化”的角色扮演贴近受众心理;以人性化的阐释方式实现理论传导;以冲突性的思想阵营形成舆论多数;以个体化的批判与精神呐喊重塑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专栏言论,除了微型化小言论这种形式外,还有论坛式、杂谈式和专题式等多种表现形式。论坛式专栏言论属于篇幅适中、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专栏言论。这种新闻评论文体,在现代报刊评论史上可谓由来已久。不过,就我国解放后的报刊实践而言,还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新闻评论改革的深入,才格外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较有影响而又办得较早的论坛有1978年7月面世的《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专栏。《人民日报》自1980年1月创办“今日谈”专栏5年之后,于  相似文献   

8.
一走进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综合馆”,人们就被几张已经发黄了的报纸吸引住了,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19年主办的《湘江评论》。《湘江评论》是湖南学生联合会的会刊,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湖南长沙,四开版一张,每期约有一万多字。这个刊物虽然只出版了五期就被反动派查封了,但它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确凿的事业论证指明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传(1893-1949)中将《湘江评论》报认为是“杂志”的错误,这些证据有《辞海》,《毛泽东生平纪事》,《毛泽东早期文稿》及其中由毛泽东亲笔撰写的《(湘江评论)启事》等,并指出此种严肃出版物不应出现这种硬伤,希望重印或再版时予以纠正,以免继续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1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不但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也是卓越的宣传家、编辑学家。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宣传工作 ,亲手创办报刊 ,经常为报刊、通讯社、电台撰写新闻、评论 ,并就新闻工作(包含编辑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一早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 ,毛泽东就先后积极领导出版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湖南通俗报》。毛泽东创办并主编的《湘江评论》 ,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政论报纸 ,主要宣传“世界革命 ,人类解放”的新思想。报上的文章和评论大多数是毛…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兵团日报的评论 专栏《世相杂谈》创办于 1997年,至今已刊出120 余期。在“首届中国新闻名 专栏”评选中,该专栏以其 犀利、鲜活、精致、贴近现 实的质量优势和风格特色 脱颖而出,在新疆新闻界 引起不小的震动。 一个开办仅两年有余 的评论专栏,何以能在短 短的时间里就引起社会反 响,并获得“首届中国新闻 名专栏”殊荣?主要是《世 相杂谈》作为一个新闻产 品,体现了经营意识、创新 意识和品牌意识。 走出评论写作的 误区,评说百姓关注话 题 在《世相杂谈》开办之 前,兵团日报亦曾开设过 一些诸如《群众论坛》《一 孔…  相似文献   

12.
“随感录”是《新青年》评论社会和时事的一个栏目。最初见之于该刊一九一八年四月第四卷第四号。刊载时每期三五篇不等。开始时各篇没有单独标题,从第五十六篇起才在“随感录”的总题下有各篇的题目。在整个《新青年》的出版中,一共发了一百三十三篇“随感录”。鲁迅为该栏撰文始于一九一八年九月份第五卷第三号,即“随感录”第二十五篇。起止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第六卷“随感录”第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代伟人,不但是革命领袖,实际上也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青年时在北京大学就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他26岁就创办《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此后,他担任过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不但是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评论家。毛泽东同志生前多次讲他是一个新闻记者,晚年还说愿做报纸的专栏作家。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旗手,在每个关键的时刻,都运用自如地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写下了大量的政论、评论,在报刊和电台上发表,真正起到了报台的旗帜、灵魂的作用。仅《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解放战争时期)70篇文章中,由他撰写的以新华社名义发表的新闻评论就有15篇。“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同志开始他的初期革命活动是与他撰写新闻评论同步的。1919年毛泽东同志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就是以评论为主  相似文献   

15.
张玉 《今传媒》2003,(3):4-6
在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毛泽东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他也是卓越的报刊活动家。 1919年五四运动后,毛泽东的报刊活动有;创办和主编湖南学生联合会报《湘江评论》,承编了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自治会会刊《新湖南》;帮助改革了湖南通俗教育馆的《湖南通俗报》;发起创办了《湘潭教育促进会会报》等。  相似文献   

16.
当今报坛,时评性的短论颇为盛行。早晚各报,大多在头版辟有专栏,或日发一篇,或间日登场,剖析时务,议论世象,伸张正义,匡正时弊,涤浊扬清,坦道直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读者是很欢迎的。本书(即《世相百态》)作者凌河(司马心)同志的文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书则是他继杂文集《世风别裁》之后又一本时评性的短论集。多数论家评论凌河这类文章,是归入杂文一类的。这完全可以,杂文的范围本来就比较广泛。但我是吃新闻饭的,在新闻言新闻,从新闻工作的角度看,认为把这类文章“定性”为“时评性短论”,似更为确切。因为这类文章几乎每篇都立足于新闻,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又载之报章,播入民间,具有明显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谓报纸的批评,是指那些发表在报纸副刊上的文艺评论文章。就文体而言,它们包括评论、杂谈、随感之类;就内容而言,又有电影评论、电视剧评论、话剧评论、戏曲评论或文学评论之别。它们在大众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各种文艺副刊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因此,对于一个报纸副刊的编辑来说,研究报纸批评应该具有哪些特点,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召唤,而且是一种来自实践的现实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今日谈”、“广播漫谈”新闻短论征文评奖于6月底揭晓,12篇作品获奖。这次活动引起了全国新闻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对推动新闻短论进一步繁荣会有不小的影响。“今日谈”、“广播漫谈”这类新闻短论,我们叫它专栏小评论。它发表在一定的栏目里,有自己的“字号”,如“今日谈”,篇幅又很短,一般只三五百字,是一种短小的专栏评论,常常简称小评论。  相似文献   

19.
以事实驳正了凌云岚与《中华读书报》编者误认为《每周评论》、《湘江评论》为“刊物”的谬说,分析了其致错及能广为流传的原因,希望各类出版物以此为戒,今后免出此种错误。  相似文献   

20.
什么谓之“杂谈”?在各种介绍新闻写作的书中,似乎没有这个品类.它,应当是各式新闻评论、时事评论、群众性评论、署名文章、杂文与随笔的总称.将“杂谈”作如是观,那么可以说它在一切报纸、杂志中都是常见的文体;而且,在一些报刊中它出现的频率极高,因而拥有大量的作者和读者.由此不难推知:它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杂”.“杂谈”作者,如能对它那杂的特性作深切的体察,从而尽力适应杂的要求,就有望创作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作品来.我以为,可以着重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去适应.适应内容的杂.由于“杂谈”可以在几乎是任何一种报刊落地生根,而报刊本身又有着综合性报刊、文化类报刊、经济类报刊、行业类报刊等分别,可见“杂谈”可以谈的问题是十分广泛的.就一种综合性报纸来说,各个版面、专刊之中,也有迥异的“杂谈”地盘.“杂谈”作者当中的好手,会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为此,“杂谈”作者心目中经常转动着捕捉“问题”(题目)的雷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了“杂谈”作者的生活本能.相反,“杂谈”写作的初学者之所以常常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好写,正是由于他对“杂谈”内容之杂缺乏体察,还不能适应.要在“杂谈”写作上“更上一层楼”,就要培养自己热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