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翻译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最为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翻译本事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住——“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旨在以其英译的“黛玉葬花辞”为对象.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体现,为译者从事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译学探索与美学联姻,是我国译论的突出特色。广告语言是一种集文学、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及修辞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语言,本文旨在运用翻译美学的基本原理探析广告翻译的策略,即在翻译中应注重语言的音韵美、结构美、内涵美与文化美,从而提升广告语言的美感,展现独特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作者认为译美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也是翻译的重点之一。要实现译美这个目标,我们就应用美学的眼光审视翻译,这就要求我们把翻译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时,提高译者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修养,发挥译者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原文的美。其次,要在译文中体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作者认为译美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也是翻译的重点之一。要实现译美这个目标,我们就应用美学的眼光审视翻译,这就要求我们把翻译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时,提高译者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修养,发挥译者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原文的美。其次,要在译文中体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5.
商标的雅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文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商标的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活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严复“信达雅”中“雅”字的重新解读 ,借鉴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 ,并结合目前商标翻译的常用方法 ,对商标进行雅译 ,尽可能传递其语言中的音美、意美和形美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商品的对外畅销。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作者认为译美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也是翻译的重点之一。要实现译美这个目标,我们就应用美学的眼光审视翻译,这就要求我们把翻译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时提高译者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修养,发挥译者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灵感思维。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原文的美。其次,要在译文中体现原文之美。  相似文献   

7.
“三美论”是中国古诗词英译大家许渊冲先生总结出来的古诗英译美学追求。三美之中,作为内容的“意美”本应是翻译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作为形式的“音美”和“形美”次之。但是,在许先生的翻译实践中却表现出一种对形式的极端追求,以“音美”和“形美”作为翻译时先入为主的前提条件,从而导致了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8.
关于翻译“可译性”的讨论,标志着由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描写主义学风向支配翻译及翻译研究中的理性逻各斯的转向。这一“认识论”上的转向意味着对翻译研究中所盛行的“理性惰性”和斥翻译研究为“派生而非原生态”的观点的质疑。我们将立足于语言存在论的现代阐释哲学、本雅明译论以及德立达对于本雅明之补充,并从语言与物、语言间性以及“可译性”与“纯语言”之间的辨正关系入手,对翻译之“可能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
译学无国界,其原因有四:一是翻译不止是语言符号间的过渡,许多非语言因素在多个层次对翻译实践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二是译者把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这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间的互译,只有世界译学能涵盖一个国家所进行的所有的翻译实践活动;三是不同国家在长期相互隔绝的翻译实践中产生了彼此相同或相似的翻译理论,即使相异的译论也有极强的互补性;四是翻译学可以从现代语言学理论借鉴“系统”、“共性”等概念,不断扩大自己的内涵和外延,朝着多层次、多方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的精髓藏于诗歌这一被打着"抗译性"标签的艺术形式中。许渊冲打破传统翻译界公认的"信、达、雅"准则,提出一套以"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原则为基础的"语言竞赛"文学翻译理论。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将《丑奴儿》三种英译版本与原作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许译与其他译本翻译上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田力 《文教资料》2006,(30):164-165
文学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选择的艺术。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艺术之一,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诗歌存在不可译性。本文比较了两首耳熟能详的唐诗的不同翻译版本,探讨了唐诗翻译中的意美、音美、形美之间的关系,主张唐诗的翻译应努力做到用另一套语言形式来忠实地传达原诗的“意美”,并力求做到三者的兼顾。  相似文献   

12.
试析翻译中文化迁移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不仅只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转换,更是两种化的交流与传播。在翻译过程中,译对源语化和目的语化的知识必然会对其翻译产生影响,这种“一种化对另一种化的影响”被称为化的“迁移”。翻译对化的迁移受原作、翻译策略及方法、译、语言化差异、化的相对地位和互动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朱慧 《考试周刊》2007,(15):49-51
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肯定了诗歌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可译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的“拆解和重构”、许渊冲的“意美、音美、形美”等诗歌翻译理论与相应的翻译实例相结合探讨了诗歌翻译的过程、目标、审美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意译乃翻译之常见现象 ,而增译则为意译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英汉翻译中增译的意译语言功能 ,提出了“增译具有三类意译语言功能”的翻译新理念 ,即 :一、增译的词语性意译语言功能 ;二、增译的结构性意译语言功能 ;三、增译的表述性意译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莹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99-101
翻译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最为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翻译本事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准——"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旨在以其英译的"黛玉葬花辞"为对象,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体现,为译者从事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邓迎 《怀化师专学报》2009,(10):117-119
在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展开研究,阐述了作者“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纯语言”、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的挑战等诸多的翻译思想,详细地讨论了翻译的可译性和可译性限度以及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指出它对传统翻译观的;中击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由思维参与的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和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巧,需要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表达出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和频繁,翻译的作用也越发明显。成功的翻译很难,其难度不亚于对一部优秀作品的创作。怎样培养学习者的翻译能力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准绳,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依照翻译标准,就能判断一个翻译是好还是坏。1898年,严复在他的《天演论》的“译例言”中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相似文献   

18.
美,无处不在,也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趋美,是人类语言的共性。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译美是其中的难点之一,也是翻译的重点之一。要实现译美这个目标,我们就应用美学的眼光审视翻译,这就要求我们把翻译美学所研究的对象——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等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翻译古代称“译”,开始专指北方的翻译人员.《礼记·王制》说:“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通传北方语官谓之曰译者.译,陈也,谓陈说外内之言.”古代的翻译人员除北方称“译”外,还有称“寄”、“象”、“狄”者.上面孔颖达所说的译“谓陈说外内之言”,也涉及到翻译的本义.他所说的“外内之言”,大约即指周代边境外的夷、蛮、戎、狄等部落的语言和境内华族的语言.唐代的大经学家、语言学家贾公彦又进一步地诠释为:“译即易,调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翻译乃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这一见解出现在一千多年之前,很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20.
“美”是优秀的英文广告词应具有的首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简约美,含蓄美,新奇美。因此“美的传达”也应作为翻译英文广告的首要标准。为了这一目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顺译,逆译,仿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