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个故事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振东 《教育学报》2006,2(2):11-24
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什么知识?如何教学知识?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新课程理念”受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影响,在学校知识的性质、学校知识教学的方式以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等问题上存在诸多模糊认识,体现了其在基础教育改革思路上有原则性失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为指导,超越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坚持“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形成学习体验。”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鲜活的体验呢?下面结合自己对“体积”的教学,谈一下自己  相似文献   

4.
叶人奇 《福建教育》2005,(7A):48-49
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跨越呢?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黄毅英 《数学教学》2003,(3):4-5,16
一、建构主义及建构主义教学 近年“建构主义”在各地变成一种风尚,亦有一些国家与地区(如台湾)的数学课程标明是沿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所谓建构主义课程又带来不少批评.究竟问题出自推行上之偏差呢?还是建构主义根本不应搬到课程的层面来?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袁丁 《天津教育》2004,(7):54-55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免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情况。这时,如果不能及时予以纠正,教师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失分”。如何弥补失误而又不失分呢?这里介绍几种纠正课堂失误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7.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失误。当教师的失误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该怎么办呢?教师千万不可回避失误,更不能对学生的意见不置可否。教师应勇敢地面对失误、正视失误、承认失误、改正失误。  相似文献   

8.
“快乐体育”在教学中强调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目标,同时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使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快乐体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在“快乐体育”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以前使用的教材,还是现今新课改下的教材,都在一些章节中安排了“想一想”这样的版块,这些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想一想”,使其真正起到作用呢?一、借用“想一想”,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因其抽象性的特点往往令学生难以理解,比  相似文献   

10.
正确、科学地把握教学起点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教学起点呢?下面,笔者试图结合一些“导入”片段的分析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呢?“换位法”教学能做到这两点.所谓“换位法”就是在教学中尝试将师生互换位置.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而教师则侧重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换位法”包括创设情境、设疑自学、自演自评、点拨释疑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改变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呢?下面谈一下自己教学“圆的面积”的课堂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江苏首采用“3 2高考模式”已有两年,这种模式与经往的人文,大理高考模式有联系也有区别,因而在教学中也有其独特之处,在这种模式下,如何进行高三历史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呢?笔者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就“找规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闫红缐 《辅导员》2009,(11):29-29
听、说、读、写、观、想、疑……这些学习所必备的技能,“听”排在首位,其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耐心、静心,并充满智慧地听呢?学生智慧的“听”需要教师智慧的“导”,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孙丽华 《新作文》2004,(10):34-35
作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实践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教学中如何体现“双自主”呢?实践证明下面四种课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积累呢?目前它已成为人们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重要内容。在此,笔者谈谈教学中对“语文积累”理解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8.
美术“破绽”教学,是指美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故意在教学中采用某一教学“失误”或“败笔”,以引起学生惊讶、欣喜、注意、接近的学习心向。这种“失误”咋看是败笔,其实,却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妙笔。教师巧妙设计与合理应用教学中的某一“破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丰富多彩的,如何激发教学中的“语文味”?我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选择从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情感激发”入手,安排了一次作文辅导课。  相似文献   

20.
孙映 《中学教育》2002,(12):31-32,6
一、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的设计 ,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有决定性作用。“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非常抽象。如何教会学生 ,又同时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经教师的启发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 ,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呢 ?我从有关的教学理论中得到启发 ,设计了教师的“逆向提问” ,创设学生积极探求的问题情境 ,力求将问题“注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借助多媒体手段 ,以“逆向思维”(从结果或反面分析原因 )的教法结合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