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增长知识,要读书;提高人文素质,要读书;丰富想象力,要读书:提高创造力,要读书;铸造独立的人格,要读书。读书使人趣味纯正,气质优雅,品格高尚,灵魂美丽。  相似文献   

2.
谦谦君子、彬彬有礼、琅琅书声,经常被用作校园文明的代名词。而中国人一年的平均读书量仅仅是0.7本,韩国人是7本,日本人是40本,俄国人每5个家庭一套《普希金全集》……读书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改变中国人的读书窘境,必须从校园开始,从校长、教师开始。校长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校园读书,整个社会才会读书。  相似文献   

3.
书中岁月     
书中岁月先钧如今能静下来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爱读书的人总是寂寞的,真不知是因为读书才寂寞,还是因为寂寞才读书。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读书?”有人说,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人生答案.也有人说,读书是为了解惑,至于宋人黄山谷所说:“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  相似文献   

4.
程宝平 《中国德育》2007,2(6):52-53
作家布罗茨基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最近一次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2.2%,这个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校长爱读书,教师就爱读书;教师爱读书,学生就爱读书;学生爱读书,就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可见,读书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青春年华须勤读扬州大学中文系顾黄初作为一个现代人,为求知而读书,是一辈子的事。然而,最需要读书、读书效果最好的,却是在青年时期。作为一个教师,为育人而读书,也是无止境的事。然而,最需要读书、读书效果最好的,也是在步入教坛不久的青年时期。语文教师,是以...  相似文献   

6.
读书是学生的主业,学生入学本来就是读书的,这是常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学生却将读书视作畏途。除了课本和考试必读之书以外,大多数学生眼中无书,也压根儿不读书。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当从小学开始,在诸多行为养成教育中,就应该培养读书习惯,使其成为孩子们的自觉习惯。  相似文献   

7.
三境界     
方鸿懦 《中文自修》2006,(10):45-45
据说坐禅有“三境界”,是谓“初看山是山,水是水;继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终乃山复是山,水还是水。”化而用之于“读书”,是否亦有“三层次”宁初入门者是:读书是读书,不读书是不读书,我是我,书是书,分得清清爽爽,毫不含糊,是为一层。而在“知入知出”者,则读书是为着“不读书”,而“不读书”其实亦在读书,已知将书读薄读化,懂得“学问皆在书外”,是为二层。  相似文献   

8.
读书与实践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在实施新课改和教育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读书效益,做到读、用结合,必须关注三个问题:读书要学理论,但更要切合实际;读书有消遣,但更多的是使用;读书为己,但亦利人。只有这样,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读书     
读书是什么?先以为是一种乐趣,又以为是一种荣光,再以为是一种信仰,现在我更相信读书是一种命运,命运注定你离不开书,你肯定逃不过那个“惑”字。于是,读书的行为便发生。读书是心灵的探险,思想的放牧,读书是心灵的对话,读书让灵魂向着陌生之路慢慢走向成熟。古人说:“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读书,可帮助我们设计人生。读书,可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书读得越多,我们离世界越近,我们的生活变得光明而有意义。每读一本书,我们就好像对生活开了一扇窗户,透进来的是新鲜空气。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读书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藏书是一件乐事,读书更是一件乐事。“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陈继儒)书籍中别有天地日月。少年时代,要为升学读书;青年时代,要为职业读书;行有余暇,可以为兴趣而读书;学有所成,可以为研究和写作而读书;年老赋闲,又可以为消闲而读书。我几十年浅薄的读书生涯,大抵经历过上述几个读书阶段。“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黄庭坚)我爱读书,因为书是我最可靠的老师和朋友,书是智慧的结晶,文明的向导。“书可医愚”,终生有书相伴,生命会变得格外充盈和圆满。细想一下,在我个人的生命史册中,书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作文题][评说][例文]1.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读书生活,抒写读书情趣;可以总结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可以畅谈读书体会,感受读书快乐;可以对读物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也可以进入书中的精彩世界,与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对话,领悟人生的真谛。2.这里的“读书”指课外阅读,包括阅读电子读物和网上阅读。现在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学生读书太少,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没有像样地读过几本有质量的书。“读书”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一个话题,没有哪一个学生会无话可说;但是,又必须是多读书、会读…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学校是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感悟读书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读书不能改变人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另一位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的穴位和经络。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叶圣陶先生的话语更是掷地有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明宏 《上海教育》2005,(5A):60-60
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时刻,读书给予我们知识、智慧,又或是简单而积极的信仰。同时,读书又是一种长期的“活到老读到老”的活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街头、在校园、在书店举行。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则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师生共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愿读书伴我们终身,愿我们的世界因为读书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15.
“儿童读书推进运动”是日本文部科学省新近提出的一项旨在为儿童提供读书机会、帮助他们读书的运动,此项运动始于1999年8月,并经众、参两院审议通过,将2000年定为“儿童读书年”,此后,一些积极促进儿童读书的措施次第展开。2001年12月,公布《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确定了儿童读书活  相似文献   

16.
读书,曾经沧海   “读书月”,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学校举办的一项活动,它更多的是让我们去感受大学校园里应有的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籍对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读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生活中有不少的学生不喜欢读书,甚至谈书色变,把读书当成了一种负担;有的学生读书如蜻蜓点水一般不求甚解。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呢?我的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读书十四法陈国华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智慧的结晶。所以,学习离不开读书。然而,读书并非易事。古今中外的大量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们要想取得理想的读书效果,不仅要培养和依靠浓厚的读书兴趣,而且要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因为,“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变革的年代,瞬息万变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躁动不安。只有读书能让人的心地稍稍平静下来。有人说,读书已成为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读书对现代人生活和生存的意义,我很难参透。但我想,一个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底气,存在于工作之余的读书阅读,存在于读书之余的思考与学习,这是毫无疑义的。不读书。是不可能真正教好书的,用心读书,才能做一个有底气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朱子读书法》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谈读书方法的著作,他一生酷爱读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刻的切身体会,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对如何读书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还总结出一套读书的方法。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读书方法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