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的基本属性是一种社会记忆,由于私人档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可被视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收集和保存有价值的私人档案对于丰富社会记忆.增强和提高档案馆馆藏的咨询价值和研究价值,将有熏要意义。因此,研究国外私人档案的鉴定问题.将为我国档案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2020,(5):60-6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与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严防死守,抗击疫情。北京市档案馆作为永久保存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档案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为全面记录、完整保存、生动展示北京地区疫情防控时期的特殊记忆,为未来留存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特主办"北京战‘疫’行动"摄影大赛。  相似文献   

3.
试论民间档案的收集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明 《陕西档案》2008,(6):24-25
档案是历史的重要见证,我国有全世界最庞大的档案管理体系,各级公共档案馆主要管理的档案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档案,除了这些档案外,还有许多档案散存于社会群众手中,相对公共档案馆所保存的"官方"档案,我们可以把这些散存在人民群众手中的档案称之为民间档案.这些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民间档案,为我们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全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档案的管理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当前档案馆应着重转变观念,加强自身建设.建设问题可以概括为"明确定位、优化资源、拓展功能、强化服务、提高效益."其中,定位是前提,服务是关键,效益是目的. 一、档案馆的性质和职能定位 档案馆改革和建设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社会,但档案馆定位应该明确:档案馆是社会公益性科学文化事业机构,追求社会效益及其最大化,是档案馆的服务目标.档案馆的公益性决定了档案馆收集、整理、保存社会记忆为其基本职能.国家设置档案馆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保存社会记忆和储备知识.保存好社会记忆和储备好知识以供备查,就是档案馆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档案记忆观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记忆观是20世纪末兴起的档案学新视点,其核心内涵是:基于对档案基本属性——社会记忆属性的本质性认识,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或历史、集体)记忆;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或"记忆宫殿",并从个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认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档案及其保护的重要性。挡案记忆观使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透视档案和档案管理现象,获得了对档案的社会功能、档案保护的历史意义等一些新的认识,但其潜在的学术价值远未  相似文献   

6.
档案是在长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独有的文化财富,是汇积起的国家记忆、社会记忆。有鉴于此,美国档案学者F·杰拉尔德·汉姆认为:记录、保存文化的档案是人类举起的一面折射历史的‘镜子’,“如果我们没举着那面‘镜子’,如果我们不帮助人们理解他们居住的世界,如果这不是档案所有的内容和任务,那么我不知道我们所做的还有什么意义”。①档案馆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档案馆的社会使命就在于保存这面“镜子”,用于折射历史、反映历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保存社会史实、保存社会记忆是档案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档案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挖掘、抢救和保存历史记忆,生动地印证普陀历史,改善、完善馆藏结构,拓展档案服务社会的功能,上海市普陀区档案馆与区党史办合作开展具有保存价值的口述档案征集工作。以当事人或事件亲历、亲闻者口述,以标准方法采集,文字、声像形式记录,抢救这些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活历史""、活档案"。  相似文献   

8.
陈利 《黑龙江档案》2013,(2):103-103
档案记录了人类数千年文明历史,保存一份档案,就保留了一份历史的记忆。征集档案,是指档案馆按照国家规定征收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和有关文献的活动,它是档案馆(室)取得和积累档案史料的必要补充渠道,同时,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民间档案指在民间各项活动中产生、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一定价值、并具有档案内涵特征的原始记录材料.中国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使得大量记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面貌的档案散存在民间,这些档案在传承民间文化和保留社会记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档案馆体系建设多以官方为主导,无论是在场馆数量方面,还是在馆藏资源方面,都无法反映我国民间所藏档案资源的全貌.因此,在当前的档案社会化趋势下,广泛借助社会与民间力量,建立多元化民间档案馆,是完善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档案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馆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需要的产物 ,是国家档案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为子孙后代保存社会史实、为人类文明留存社会记忆”的重要使命 ,因此 ,档案馆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国家档案事业研究和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世界各国档案学者对档案馆性质、职能以及档案馆管理等的不间断研究 ,推动了各国档案馆工作的发展及档案馆事业的繁荣。而时代的发展 ,国家、政府职能的变化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新型载体档案的大量涌现等又给档案馆的生存及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档案馆的起源档案是人类社会记忆的…  相似文献   

11.
档案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国家和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档案是档案馆工作最基本的物质对象,是档案馆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此,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档案是关系着档案的命运,决定着档案馆工作的兴衰成败的大事.正确地处理好档案保存的长期性与档案寿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档案保护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为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理想的修复方法,我们对我馆馆藏历史档案的修裱抢救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岛市档案馆把"城市记忆工程"作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项目,通过照片、摄像等技术手段.主动记录21世纪初青岛城市基本面貌,为当代青岛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城市记忆。"城市记忆工程"的顺利实施,对拓展档案工作的新领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4月9日上午,北京市区县档案馆档案征集暨特藏室建设工作会议在延庆县档案馆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各区县的档案征集和特藏室建设工作,部署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现场学习、观摩延庆县档案馆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和档案特藏室建设的经验和情况,进一步推动档案征集和特藏室建设工作的开展,齐全完整地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化,为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记忆的需要催生了记录行为,记录的控制选择了档案方式,档案方式保存了历史标本,文化的历史时空系于档案传承.如果从文化论,记忆是—种文化心理,记录是—种"写文化",档案则是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建构的"管理文化".鉴于档案记忆功能上的完善和文化使命上的自觉,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堪称一项改善社会记忆功能的"社会健恼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档案是民族风情的传承,国家发展的记忆,文化遗产的载体,历史文明的见证,人类社会的财富.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那么档案就是见证这条长河的记忆画卷.周秋萍[1]认为档案记录着个人足迹,蕴藏着家国情怀,谱写着民族历史,凝聚着感人力量.档案收集是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基石,其主要包括档案归档接收和档案征...  相似文献   

16.
档案馆保存着国家和民族集体记忆,有着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开发的宝库。近年来,档案馆在文化阵地建设上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未能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档案馆建设文化阵地需要在档案馆资源建设与开发、特色的展览体系和文化品牌、文化交流推广机制等方面下功夫。1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馆藏档案是打造文化阵地的基石,也是档案馆文化阵地建设的基础一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档案馆的基本职能与其它档案馆是完全一致的,一是保存历史的职能,最大限度地维系社会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为社会留下完整的记忆;二是服务职能,发挥档案思想库的功能,为各类重大决策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繁荣和发展社会文化服务,为维护公民权益服务等;三是管理职能,合理配置档案馆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确保档案馆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8.
档案馆尤其是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传承社会记忆的文化机构,其资源建设应该包括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提出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法理依据,并针对其建设现状,从法规化、标准化、集中化和数字化等方面,提出国家综合档案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苏州是一个富饶美丽、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古城.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苏州城的位置始终没有变化,古城仍然基本保持着"水陆相邻、河街平行"和"前街后河"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房产档案作为房屋交易管理的原始记录和最可靠的社会记忆,以其原始记录性和可靠性,真实记录着苏州市房产交易管理的发展脉落,再现了苏州曾经的"楼市"盛况.苏州市房地产档案馆保存着自清朝康熙以来历代苏州的房产档案,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是研究苏州城市发展轨迹、展示苏州城历史真实面貌不可多得的资料宝库.  相似文献   

20.
刘立 《北京档案》2012,(11):23-25
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馆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加强对进馆单位档案的接收、深度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加强馆际间合作来丰富和挖掘档案馆馆藏,以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征集工作、加强征集资料的鉴定,以对标志物的定点定期拍摄、对有历史、文化特点的景物拍摄、对生产生活场景的拍摄、对拆迁地区的拍摄来主动记录城市发展历程,通过积极收集保存"城市记忆"和主动展示"城市记忆"成果来积极发挥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