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是实施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品德又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及心理素质的健全有助于新课改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因而,对学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长大后能面对挑战,学会生存,能够承受挫折,坚忍不拔,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成长成才中的各种问题,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以获得个性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现代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宝初 《班主任》2002,(4):18-20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注意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它列入未来发展的规划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只有学生心理权益得到了尊重和维护,才能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作"、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王家鼎  胡静 《班主任》2001,(7):29-30
一、初中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表象有利于一个人健康地成长.许多心理学、教育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初中生心理异常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郭校梅 《考试周刊》2010,(35):223-224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中小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的塑造者,应该把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因此,进行中小学生心理自我教育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理念和行动,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紧迫及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人才的最基本的素质。只有学生心理权益得到了尊重和维护,才能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王梅红 《职业技术》2007,(3):130-131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毕业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懂得祖国语文文字的特点,具有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实践起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逻辑起点的理论认为,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应和发展的协调状态.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卫生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个人和社会工作,总目标是维持健康、保护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健康作为"状态"是不能通过教育直接改善的.健康必须通过卫生活动来改善,而素质则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正确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健康卫生和心理素质教育,可以简称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素质"概念都存在逻辑问题.但从实践角度而言,这个概念的提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理论总是理想化的,而实践总是现实化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心理健康极其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包括热爱学习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评价自我、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真切而实际地感受各种情绪等.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表现为厌学心理、人际关系紧张、自卑、偏执等.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当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时期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李红华 《考试周刊》2013,(36):36-37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发展迅速,容易受环境、他人的影响。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途径和方式。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沉浸在其中,乐在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任何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我依托课堂教学,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是爱。他们渴望生活和学习在一个充满爱心、愉快、和谐的环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而提高国民素质最首要的是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联合国卫生组织为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所以,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心理健康,便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为切实了解当前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素质教育,我在全校各年段的386名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调查的主题是“当前初中生的心理现状、造成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