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众所周知,日语中存在大量的复合动词,日本人为了更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动作,往往更倾向于使用复合动词。而复合动词往往语意纷杂,其意义并不是将前后两项动词的意义简单相加就能理解的,前后项在结合过程中发生一系列意义的变化,产生多义性,成为日语学习者的一大瓶颈,而众多意义之间往往存在某些内在联系。本论文在考虑到复合动词生产性(造词能力)的基础上,以后项动词"ーあう"为切入点,试着系统地分析其多义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完成式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本从延续性动词,非延续性动词和状态动词三个方面叙述作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3.
也谈汉语的动词复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职大学报》2004,(1):105-107
本文就汉语中的动词复制结构进行分析,简要概述其他学者的研究,指出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解释:汉语复制结构是由“动词-宾词”和“动词-补语”两项构成。本文认为,“动词-宾词”形成结构上的焦点,需要有焦点短语来诠释这个[焦点]特征,而同时汉语中的泛动词“得”“了”需要与动词或形容词结合以及它们不同于英语泛动词的特征,焦点短语和泛动词的共同作用促成这种结构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三种形式,其中非作格动词也能带宾语的语言事实使区分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判别式即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受到巨大的挑战。本文还分析了这几种不同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不及物动词后跟一个名词短语的结构(简称IVO结构)的生成机制可用高位增元论元结构来解析,而NP1+Vi+NP2结构的句法衍生过程则可用低位增元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空间运动为源域来构建我们对心理状态、五官感知等抽象概念理解的语言现象,被称为"隐喻性运动"。本文将通过语料调查展开研究,探讨日汉隐喻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词汇化水平的异同以及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结果发现,同一目标域下,日语的路径动词均较汉语路径动词表达更为丰富,即日语的词汇化水平高于汉语。而方式动词的使用上,日语较汉语更为丰富与汉语较日语更为丰富的情况均存在。在日语表达中,路径动词的使用最多,而汉语表达中,方式动词的使用最多。在语言类型方面,汉语呈现出动词框架型+卫星框架型+均衡框架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阳 《阅读》2010,(7):70-70
[病号1]He can plays the guitar. [诊断]情态动词 can(should、must等)+行为动词原形。句中行为动词不因人称、时间状语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存在由成对自他动词为后项动词构成的复合动词。以语法性后项要素及与其对应的自他动词构成的复合动词,共有15组成对自他动词复合动词。即使是语法性后项要素构成的复合动词,也有部分表示词汇性意义。本文以此类复合动词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如何辨别此类复合动词的词汇性及语法性进行阐述,考察每组成对自他动词复合动词的构成特征和使用规则。通过4点标准分别对15组复合动词进行测试,确认每组复合动词的词汇语法性质。可以看出后项动词为自他成对的复合动词在词汇性和语法性上有一致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法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本文主要介绍被动语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以限定动词、非限定动词及与动词同根的形容词等形式表示的形式主动而意义被动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Can的自述     
邹中娥 《阅读》2008,(11):40-41
Hello,everyone!我是casn。我是一个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情态。我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只能和紧挨着我的动词原形一起使用。我的基本意思是“能:会”。Now weleome to my world!  相似文献   

10.
龚海平 《阅读》2009,(12):38-39
一、“would do”是情态动词结构.而“want to do”是动词不定式结构。 1.“would”是情态动词。则“would do”是情态动词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对句子中心意思表达的影响、特殊动词如何引出被动语态等方面内容。同时,对被动语态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语法对动词不定式这一语法范畴的阐述弊端太多,不利于语言教学,问题的关键在于对to的误解。回顾传统语法对其称为不定式的阐述,从to的词义出发,讨论和探索这一语法范畴,从而归纳概括出一条较为实用的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13.
何菲 《职大学报》2002,(1):44-46
介绍英语情态动词的几种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4.
徐平  小雨 《阅读》2006,(11):38-39
同学们,我们在阅读英语章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句子: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新革命。。也就是说“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高怡 《阅读》2007,(2):37-37
be动词是指am,is,are以及他们的过去式was,were。在英语中,be动词的能耐可大了,构成句子可少不了他们!  相似文献   

17.
近日,"怼"成为流行热词,它使用范围广,可用在多种语境中,含义丰富,堪称"万能动词"。"怼"古已有之,并非生造词。并且,作为口语词,多年来它同时存在于多种现代汉语方言之中,用法也非常相似。目前,"怼"在网络上使用频率极高,作为流行热词,"怼"的意义、用法、来源和流行原因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终了/完了”义的动词“了”,首先在“动+宾+了”格式里趋于虚化(但仍为完成动词),在“动+了”格式里虚化程度更高,当“了”后带上宾语,形成“动+了+宾”格式时,“了”才真正成为完成体助词。  相似文献   

19.
小说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描摹人物外部的或内心的动作,只有精心选择词语,构成鲜明生动的写照,才能塑造好典型形象,有效地揭示生活的本质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动词最富于形象性和生动性,往往能着一字而神情毕肖。  相似文献   

20.
“(你)看你v的”句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你)看你v的"这类句式做了进一步考察,发现这类句式具有模糊性、抽象性和歧义性的语法语义特点,句式中的"看"不具备典型谓词性成分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