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专业包括专业服务、专业知识、专业自主、专业制度、专业伦理等核心标准;按照这五个标准,发现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遇到了目的困境、知识困境、权力困境、制度困境和伦理困境五大困境;但困境并不否定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困境中我们也看到了教师专业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对照教师专业化的五个标准,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陷入了目的困境、知识困境、权力困境、制度困境和伦理困境五大困境.但存在困境并不等于否定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困境中我们也看到了教师专业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对照教师专业化的五个标准,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陷入了目的困境、知识困境、权力困境、制度困境和伦理困境五大困境。但存在困境并不等于否定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困境中我们也看到了教师专业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专业伦理困境是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实践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及行为选择。制度被认为是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困境的重要成因,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正式制度,忽视了价值观、规范、习俗和惯例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采用参与式观察、叙事访谈和实物收集法对2所幼儿园和26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在制度情境中遭遇了儿童优先与集体利益优先的忠诚冲突,工作时间在保教儿童与行政事务之间拉扯的责任冲突,尊重儿童自主与遵守安全规范和时间秩序、坚守保教公正与服从人情面子的立场冲突。制度情境中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性要素欠缺,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偏离初衷,成为引发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困境的根源。为摆脱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困境,建议增强规范性制度供给,规范行动者的实践选择;培育管理者和幼儿园教师的伦理意识,以文化—认知观念发展倒逼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应是基于全面发展观的,然而,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着教师专业伦理标准建构相对滞后的不足。以道德理想主义、教师中心、集体本位和人情本位为价值取向.具有宏大叙述特征的中国传统“神圣伦理”和“红色伦理”已经不适合当代语境之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时中关教师专业伦理标准的对比分析,考量各自价值取向的差异,以资对中国教师专业伦理标准的当代转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困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当前的教师专业化是在现代性的社会背景中展开的。现代性对教师专业化的制约表现在三个方面:通过科学知识型对教育科学和教师职业缄默知识的贬抑,使教师专业化陷入知识困境;通过科层制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约束,使教师专业化陷入权力困境;通过工具理性、规范伦理对德性伦理的边缘化,使教师专业化陷入伦理困境。面对西方已经出现的现代性给教师专业化造成的困境,中国应当反思现代性的发展道路和技能化的教师专业化路径,而不宜盲目模仿西方。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应是基于全面发展观的,然而,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着教师专业伦理标准建构相对滞后的不足.以道德理想主义、教师中心、集体本位和人情本位为价值取向,具有宏大叙述特征的中国传统"神圣伦理"和"红色伦理"已经不适合当代语境之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教师专业伦理标准的对比分析,考量各自价值取向的差异,以资对中国教师专业伦理标准的当代转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应是基于全面发展观的,然而,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着教师专业伦理标准建构相对滞后的不足。以道德理想主义、教师中心、集体本位和人情本位为价值取向,具有宏大叙述特征的中国传统“神圣伦理”和“红色伦理”已经不适合当代语境之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教师专业伦理标准的对比分析,考量各自价值取向的差异,以资对中国教师专业伦理标准的当代转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江苏教育研究》2004,(2):53-56
一个成熟的专业工作者,应该具备下述特征与标准: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对照这样的标准,目前的教师职业也许还算不上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但教师专业化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探讨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教师教育话题,对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方琪 《教育导刊》2014,(10):51-53
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西方对教师道德的研究经历了从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伦理的转变,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在学术研究、政策规范和实践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从教师教育角度关注专业伦理教育问题的重视略显不足。西方国家教师通过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促进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和教师教育走出困境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师道德要求应该有三个层次:从职业道德到专业伦理,从专业伦理再到教育伦理。教师专业伦理概念的确立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业伦理概念的建立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具有相同的历史必然性。教师教育伦理不能囿于专业伦理,教师教育伦理要从能力关照走向生命关怀,从制度依赖走向善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西方对教师道德的研究经历了从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伦理的转变,我国也逐渐认识到了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在学术研究、政策规范和实践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从教师教育角度关注专业伦理教育问题的重视略显不足。西方国家促进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和教师教育走出困境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当前教师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遇到了很多困境,包括目的困境、权力困境、制度困境等。教师专业自主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前提,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困境,亦即教师权力困境的形成原因,并试图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三个方面探索走出这一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走出教师专业自主性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当前教师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遇到了很多困境,包括目的困境、权力困境、制度困境等。教师专业自主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前提,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困境,亦即教师权力困境的形成原因,并试图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三个方面探索走出这一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专业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教师专业化,形成了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职业伦理、专业自主、专业联盟。在这些标准下,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特点应当主要体现在:面向地方、面向企业、工具性语言的应用和民族心理资源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师专业化是高职教师通过持续的专业、职业、技术学习、实践与培训,提高学科专业知能、教育专业知能、职业知能和技术知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伦理,成为一名专业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成长过程。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标准不健全,教师教育不科学,专业自主权缺失,专业伦理缺位。为此,必须建立健全高职教师专业标准,构建一体化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加大高职教师赋权力度,建构高职教师专业伦理。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7):22-23
随着教师专业化建设在我国不断深入,目前,我国主要从教师专业自身的成熟度来强调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其中教师道德(伦理)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所以,加强教师专业化的建设,必须注重教师专业理论的构建。本文对西方教师专业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探讨,以及对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和完善,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是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重要步骤之一。我国台湾地区对教师专业伦理的探讨较内地要早一些。总结他们在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所做的探索,将对内地教师专业伦理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标准。针对现今师范生教育中专业伦理素养的严重缺失,本研究深度剖析了师范生专业伦理建设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育和实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转变传统师范生培养理念、増强专业伦理课程设置、丰富专业伦理实践环节、创设专业伦理教育氛围等措施构建师范生专业伦理一体化建设体系,以提高专业伦理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伦理素养,深化师生幸福感和德性伦理。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分析: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