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篇 课时一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过点 A ( - 2 ,a)和 B( a,4 )的直线的斜率是 1,则 a的值是 .2 .直线 l1的斜率为 3,直线 l2 的倾斜角是直线 l1的2倍 ,则直线 l2 的斜率是 .3.直线 l过点 ( - 3,2 ) ,且方向向量是 a =( 2 ,- 3) ,则 l的一般式方程是 .二、选择题4 .下列命题 :( 1)直线 l的倾斜角是α,则 l的斜率是 tanα;( 2 )直线的斜率为 k,则其倾斜角是 arctank;( 3)与 y轴平行的直线没有倾斜角 ;( 4)任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 ,但不是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 0 .  ( B)…  相似文献   

2.
<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都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量.倾斜角是从"形"方面直接反映这种倾斜程度,斜率是从"数"方面来刻划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斜率公式则把斜率坐标化.故在研究直线时,使用斜率比使用倾斜角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3.
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的斜率一样,都是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的量,直线的倾斜角侧重于直观形象,直线的斜率则侧重于数量关系。直线的斜率为进一步研究直线奠定了基础,是《新课标》后继内容(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方程)展开的主线。特别是过两点的斜率公式的推导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因此必须熟练掌握求直线的斜率的各种方法与技巧。运用新数学形式的丰富内涵解决问题,很多问题在结构上与斜率公式相似,可以用斜率解题。  相似文献   

4.
直线的倾斜角和直线的斜率一样,都是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的量,直线的倾斜角侧重于直观形象,直线的斜率则侧重于数量关系。直线的斜率为进一步研究直线奠定了基础,是《新课标》后继内容(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方程)展开的主线。特别是过两点的斜率公式的推导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因此必须熟练掌握求直线的斜率的各种方法与技巧。运用新数学形式的丰富内涵解决问题,很多问题在结构上与斜率公式相似,可以用斜率解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1.知识点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入门课.学生对几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初中所学的直观图形的感性阶段,因此需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直线入手,去研究刻化直线性质的量——倾斜角与斜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本节课中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都应当得到适当的体现,因此教学内容不仅有倾斜角、斜率的概念,还应当包含坐标法、数形结合思想、解析几何发展史等.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都描  相似文献   

6.
倾斜角和斜率都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倾斜程度的,在解析几何里,斜率可以用有向线段数量的比或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在研究直线时,使用斜率比使用倾斜角方便得多。因此,它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正确地理解斜率的概念,熟练地掌握斜率公式,巧妙地应用斜率公式,对解直线方面的习题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学好直线这一章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掌握斜率公式,会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体会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2.能熟练掌握斜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要求:1.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定义,掌握斜率公式,会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体会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2.能熟练掌握斜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坐标法(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及其几何性质(如直线位置关系、交点坐标、点到直线距离等)的基础。通过"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直角坐标平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常会出现五类题型,下面归纳例析,以提高同学们的应对能力. 一、利用倾斜角和斜率定义进行判断 例1 若直线l的方程为y =xtanα+1,则(). A.α一定是直线l的倾斜角 B.α一定不是直线l的倾斜角 C.π—α一定是直线l的倾斜角 D.α不一定是直线l的倾斜角.  相似文献   

11.
强化主干课时一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过点A(-2,a)和B(a,4)的直线的斜率是1,则a的值是.2.直线l1的斜率为3,直线l2的倾斜角是直线l1的2倍,则直线l2的斜率是.3.直线l过点(-3,2),且方向向量是a=(2,-3),则l的一般式方程是.二、选择题4.下列命题:(1)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2005年高考题中的直线内容,揭示此类问题考查及求解的一般规律,供参考.一、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主要考查直线倾斜角α的定义及范围(0°≤α<180°),直线斜率κ的定义及存在条件(当α=90°时,κ不存在),直线斜率κ的三种常用求法:(1)已知直线倾斜角为α(α≠90°),则κ=tanα;(2)若直线过点P_1(x_1,y_1),P_2(x_2,y_2),且  相似文献   

13.
以坐标法为核心,教"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所蕴含的思维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好数学教学".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入倾斜角的概念,在倾斜角概念肯定和否定例子的辨认过程中深化概念;应用坐标法思想引入斜率的概念;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倾斜角的变化引起斜率的变化(数形结合思想),从函数角度理解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函数思想);以教材例题为本,体现例题教学的示范作用;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揭示练习1的思维本质.通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课堂教学,学生会学会思考进而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4.
1.概念不明确 直线斜率的定义是“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不少同学解题时易忽略这一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要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并掌握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从英美数学课程标准来看,对基本数学概念的学习都比较注重过程的理解,在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中去获得对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笔者在备课过程中,根据“三个维度”的指导,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第一课时)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并能应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忽视“斜率不存在”致错例1 已知两点M(-3,4),N(3,2),过点P(2,-1)的直线l与线段MN有公共点.求直线l斜率k和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错解:∵kPN=(4-(-1))/(-3-2)=-1,kPN=(2-(-1)/(3-2)=3 ∴直线PM的倾斜角等于(3/4)π,直线PN的倾斜角等于arctan3. 由图1知.直线l与线段MN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1≤k≤3;直  相似文献   

18.
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都是用来反应直线的倾斜程度的量,且都可以确定直线的方向.因而我们称三者为直线方向上“三剑  相似文献   

19.
直线与圆的方程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现结合近年的高考试题,根据高考中对直线与圆的方程的不同考查形式进行分类归纳,并探讨其解题规律,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一、考查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主要考查直线倾斜角α的定义及范围(0°≤α<180°),直线斜率k的定义及存  相似文献   

20.
直线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知识,高考数学中经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都是基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理解直线倾斜角、斜率的概念,掌握直线的五种形式,注意直线方程与斜率、截距以及一些特殊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