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下 ,理科综合是大势所趋 ,物理和化学本身就有许多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高中课程里弄清这些联系对于应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是有很大帮助的 .比如 ,有很多同学就问到化学中焰色反应与物理中的原子光谱是什么关系 ?是不是一回事 ?单就一科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 ,需要综合两科知识来回答 .一、问题提出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 ,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例如 ,钠及钠盐的焰色反应是黄色 ;钾及钾盐的焰色反应是紫色 ,等等 .为什么这些金属有焰色反应呢 ?原理是什么呢 ?它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呢 ?…  相似文献   

2.
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进行化学平衡的教学中,有两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它们是:一、化学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原因对于一化学反应,如已知反应物 A 的化学势为μ,而其产物 B 的化学势为μ如图1所示.若μ>μ.则反应由 A—→B进行。初看时反应可进行到底,因为μ与μ相比.μ是最低点,所以反应可进行到α=1处。其实不然,按化学反应平衡原理,反应  相似文献   

3.
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我和男(女)孩不一样,我为什么不能像男孩子那样站着小便呢?我是否可以做一个男(女)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和老师常会感到尴尬和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处理。回避?斥责?打骂?恐吓?这些方法都不行,那又应如何面对与处理呢?一孩子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就像是对诸如“天为什么要下雨”“鱼为什么会游泳”之类的问题一样,仅仅是满足于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而已,并不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明白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不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郑蓓 《幼儿教育》2012,(11):6-7
生命教育这么丰富的内容,对幼儿来说可行吗?我们又该如何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呢?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生命有着许多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生病?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人会死掉?死是什么?回想一下小时候,当我们提出类似问题时,家长和老师是如何回答的呢?过去,针对上述问题,大部分家长和老师的回答是:"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或是以一些带有教育目的的善  相似文献   

5.
<正>在2017年和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的综合实验题中,连续两年都考查了NaClO。学生都知道NaCl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根据题中的信息回答出考题要求的答案并不是很难。但是很多学生在做完题后都有这样的疑问:NaClO氧化银单质后为什么还有氧气出现? NaClO氧化尿素的过程中为什么先低温反应,再升高温度到110℃反应呢?过程中涉及什么样的反应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吧。1.NaClO溶液的制取。现在工业上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 在基础物理化学的熵教学中,我们总感到有些重要问题不能得到较彻底的理解,如熵判据实质是否一样?为什么要计算环境的熵变?为什么要应用状态函数法?等等。其实这些问题用不可逆热力学来考察就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7.
李炳亭 《辅导员》2013,(2):17-18
<正>什么是高效课堂?又如何分清高效课堂真假"美猴王"?为什么一定要分清楚呢?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我这是倒叙。如果不分清楚,教育依然不能明辨是非,依然会有很多人把扼杀当成爱护,把专制当成人文,当灌输当成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教导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因此,我在向学生提问之前,总要想一想学生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回答,宁可不提,先出个准备题,让学生想想,等他们具备了条件后再来。如《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一句,“这个碗好像有千万斤重”,本来想直接问,为什么这个碗好像有千万斤重?后来一想,觉得这样问显得突兀,就用了一个准备题:你见过千万斤重的碗吗?学生说没有。接着再问:为什么小梁觉得这个碗有千万斤重呢?这样,学生就容易回答了。  相似文献   

9.
物质化学势表达式及其标准态的选择是化学热力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简单探讨了几个易使人产生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不少中学化学教师询问:氮、磷属于同一主族的上下相邻元素,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之一是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而磷酸为什么不具有氧化性呢?以下试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和含氧酸的结构特征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有一实验———铁丝在充满氧气的广口瓶里燃烧。教科书告诉我们 ,这个反应的产物是Fе3 O4。为什么反应产物不是Fe2 O3 或FeO呢 ?若是Fe2 O3 或者FeO该多好 ,初中生刚学化学 ,就遇到Fe3 O4这种混合价态的物质 ,有点难。可是 ,该反应得到Fe3 O4却是不争的事实。乍一想 ,这个事实很容易解释。我曾读到一个中学教研员写的文章 ,他是这样解释这个事实的 :从热力学数据表 ( 2 98 2K )可以查到ΔfGm°-/ (kJ·mol-1) :  Fe3 O4(s)  Fe2 O3 (s)  FeO(s)-1 0 1 2 .63 4  -74.43 5   -2…  相似文献   

12.
走向生活化的德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好学生又怎么样呢?”如果我们不能或不愿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必然把你连同你的教育一同抛弃。我们期待着——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分数的意义”巩固练习阶段): 师:(出示右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能不能用1/3表示?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是平均分。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十分满意。 可是,为什么不是平均分,阴影部分就不能用1/3表示呢?假如阴影部分在三角形的中间部位,如图,难  相似文献   

14.
画稿点评     
纤纤:这次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1.为什么非要用钢笔画?这是规定,也是一种礼貌。写作文的时候,大家是用钢笔还是用铅笔呢?正式场合,跟投稿是一样的,必须用正式的笔进行创作;2.为什么不能投彩稿?因为本刊是黑白印刷的杂志,所以不接受彩稿投稿;3.复印稿一定要清晰。有不少同学寄来的复印稿颜色都发灰了,而且也到处有白的花点,很影响画面质量,虽然纤纤觉得不错,但是因为太花了,所以不能刊登。  相似文献   

15.
苏许辉 《物理教师》2007,28(4):3-33,35
中学物理课本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说明比较简单,只有这么一个表述: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及学生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呢?同时在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理解方面,也出现了许  相似文献   

16.
"好奇"现象"妈妈,为什么月亮晚上出来,太阳白天出来呢?""为什么八哥会学人说话?""为什么水开了会冒‘烟’?"……面对孩子诸多的"为什么",父母怎样回答才最恰当呢?孩子提问后,相信许多父母都会绞尽脑汁进行解答。这种做法虽然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扩大其知识面,但这样父母就只能成为孩子的一本百科全书,并不能成  相似文献   

17.
"淡化纯文字叙述"并不是不要文字叙述,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键是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把握形式化的产物——式子与其文字叙述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就公式的教与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董旭午 《教书育人》2011,(28):34-35
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写不完地写呀?我怎么就写不出什么东西来呢?怎么回答好呢?准确的回答应该是:我的大脑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为学生,为教学,为教育,总是在思考着学生,反思着自己。为什么非要这样呢?我想,这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情结、爱心和信念。  相似文献   

19.
除杂浅议     
如果有人问,怎样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很多同学会脱口而出地回答: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乍听起来,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仔细推敲,就发现此回答存在问题.为什么呢?问题出在“适量”二字上.氯化钡加少了当然不行,因为SO42-不能全部除尽.那么加多少才是适量呢?有人会说:加到白色沉淀不再增加为止.可是在溶液中已生成了较多白色沉淀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又生成了少量白色沉淀是很难观察出来的.采用取上层清液检验的办法也不实际,总不能每加入一滴试液就检验一次吧.  相似文献   

20.
李炳亭 《辅导员》2013,(3):17-18
什么是高效课堂?又如何分清高效课堂真假"美猴王"?为什么一定要分清楚呢?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我这是倒叙。如果不分清楚,教育依然不能明辨是非,依然会有很多人把扼杀当成爱护,把专制当成人文,当灌输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