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等不同视角,提出以传播武术文化为中心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战略和对策。研究认为,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要形成"武术身份"、"武术认同"、"武术自觉"的基本共识;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要具有国家维度、城市维度、农村维度的战略高度;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要明确武术文化传播者、武术文化传播内容与武术文化传播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要增强人际传播路径、群体传播路径与组织传播路径的有效性;武术文化传播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国家空间凝聚力、促进国家产业创造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传承民族生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武术研究"到"武术文化研究"的跃升,实际上是研究的视野跃升为文化视野。从文化视野研究武术,旨在对武术本身达到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观照。因此,对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文化进行界定,必须具有文化视野。从文化视野对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文化作出界定,并不是单纯为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是简单地对当前理论界各类理论观点进行一种综合和折中处理,而是旨在通过定义本身揭示武当武术、武术文化是什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以及它与传统武术、传统文化、传统武术文化、武当地域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武术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关联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4.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术具有文化、体育属性,从而派生了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教育是中国武术的百年大计,其文化定位问题又是武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武术教育的学科定位为人文学科,武术教育的价值定位为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武术教育的功能定位为道德教育与大众教育,武术教育的政策定位为文化自觉与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6.
武术服饰是发展与传播武术的首要元素之一,是展现武术哲学和民族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习武者在健身、训练、比赛中穿着特定的武术服饰,融合着武术自身的运动之美,充分展现武术的魅力。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武术服饰所蕴含的文化,探讨武术服饰对武术运动传播的影响。从而为更好地推动武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结果显示,武术服饰对武术传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武术具有文化价值,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文化属性是其首要属性,其次是艺术属性及体育属性。由文化属性而派生了武术的教育价值,并使武术成为中国、中国人的特征之一;由艺术属性而衍生了武术的表演价值,并使武术成为中国影视的主要元素;由体育属性而形成了武术健身、养生、娱乐的特征,并使武术进入了体育的行列。武术属性的准确认知与定位,是制定武术政策、发展武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让武术对话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商业化是武术大众传播的重要途径。以电视为例,武术成为电视节目,是武术传播的进步,使武术能更快地走出民间、走向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但是,在此过程中要认识到,价值观是武术的灵魂。武术传播者要自觉守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底线,引导人们对武术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正确认知,培育人们正确的武术观,使武术在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同时,防止武术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为武术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研究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武术国际传播路径,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内在机制,愈发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武术与武术文化犹如皮与毛、树与干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行为特征。该文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内涵解读,分析武术在国际传播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而提出文化自信视域下武术国际传播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武术演艺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它的出现,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武术的娱乐功能、商业价值的凸显;更是武术文化价值的重要展现形式,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武术演艺也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它更加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是当代武术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1.
竞技武术是中西体育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性、为国争光的举国体制以及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是竞技武术发展的主要文化动因。竞赛规则过于烦琐,以及在推广过程中重技术传授,而文化内涵的传播相对弱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竞技武术在更高层次上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进入奥运面临的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差异;竞赛项目不明确;竞赛规则的制约等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中国武术进入奥运是不可行的结论。现实表明,中国武术的后奥运时代已经来临,在此结论基础上对中国武术今后在传承、普及与发展进行了积极思考,旨在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若干发人深省的新见解、新观点。研究认为:(1)武术新定义是以拳势技击为主要内容,以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拳种为存在样式,以功法、套路、格斗三位一体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人体技击文化。(2)针对套路"去操舞化"的时代命题,认为套路是由拳势组成的成路练习或格斗形式。套路的本质属性是以拳势为基础的连续攻防。采用与套路本质相匹配的"单对统一"竞赛模式,可有效破解套路发展的困局。(3)针对太极拳与健康的科研问题,建议回归太极拳健身机理的本质研究,由太极拳研究转向太极拳健身机理研究。(4)依据时代需求,建议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原则,拓展与创新传统武术拳种的功能,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5)学校武术发展应该"育"字当先,从以武育体,向育人转变,由"育人"格局确定学校武术体系。(6)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海外传播策略,要从武术"走出去"向"走进当地人心中"调整,要从主体传播向主体间传承演进,从分享到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北京2008武术比赛"的文化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2008武术比赛"是中西体育文化创造性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武术发展的一道分水岭.本研究以文化学为视域,从新中国建设60年武术文化发展的角度回顾了中国武术的申奥历程,分析"北京2008武术比赛"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指出在坚持竞技武术申奥战略的同时,中国武术更应充分发扬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在积极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现状采用SWOT分析,认为武术散打运动最大的内在优势是打法全面,独树一帜;内在劣势是科研、设计的落后;外在机遇是进入奥运会;外在最大威胁是跆拳道、空手道和拳击等同类项目的竞争。并试图找出其存在的根本问题,从而指导和推进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竞争是当今社会各国竞争的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文章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审视,以武术社会化为切入点,讨论武术社会化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化的争夺和流失是当前世界文化竞争出现的必然现象,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在捍卫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减少文化的流失。作为负载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文化流失的时代也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如何保护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文化并使之能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研究和拯救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迫在眉睫,需要用实际行动捍卫、还原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尊严。  相似文献   

18.
从远古到现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为武术积蓄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的武术文化和其显著的健身、防身功能使武术得以不断地发展。但是武术发展到现代,有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值得我们认真思量,即风靡全国的跆拳道现象。在校园里,不少青少年对跆拳道青睐有加,对武术却敬而远之,表面看这是一桩体育项目的选择事宜,而它的深层意义则是一个民族间的较量。文章从跆拳道和中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史、礼仪、服装、习练周期及其段位晋升等方面进行对比,旨在通过对比试图找出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的不尽完善之处,并提出几点建议,为更好推动武术向前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竞技武术发展趋势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以西方体育准则为发展趋向的竞技武术成为当代武术运动的主体。对武术的定义、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后,提出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战略选择。从文化的高度审视武术的价值,将大武术(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推向世界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具有明显的体育特性;在武术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武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之既表现出体育的特性,又表现出其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武术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体育之魂,在武术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突出武术自身的六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