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东文 《青年记者》2004,(5):22-24
记者: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到《中国经营报》工作的? 李佩钰:我是1986年来到《中国经营报》(当时叫《中国农村经营报》)工作,从这里开始了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次职业经历,而这一职业一直伴随我至今,已经17年多了。记者:您是学什么专业的?新闻是您最开始的本行吗? 李佩钰: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纺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职业意识与心理素质徐柏容编辑的专业化与职业化,促使编辑人员不能不具有编辑职业意识。所谓编辑职业意识,首先就是要认识到编辑是一项专业,以从事编辑专业为职业者,应该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什么不少编辑人员也和许多人一样,长期以来不认为编辑有学,直到8...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把大学教育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职业教育。他们认为上大学就是学一门专业,掌握一门技能,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的职业,而且这种认识越来越普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高等教育本身也出现了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其突出表现为“重智商、轻德育”。对智育又重“专业”轻“基础”,好像社会上、工作中急需什么…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学教育问题最突显的环节是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本科专业招生难,专业名称变化频繁,本科教学泛化、老化、单一化,对本科教育地位认识的混乱,以及本科学生专业思想的不稳定等等,都是困扰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在改革发展中很好地理顺解决,而弱化、淡化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雷安青 《今传媒》2006,(5X):49-49
职业的性质决定着我工作的内容:采访与写作;读书与思考。因为这种职业,我可以真切地察看到这座城市的表情,把握这座城市的脉动,感受这座城市的欣喜与遗憾。久而久之,我觉得有许多话要向她诉说。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她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哪些不应该忘记,哪些应弃之不顾。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的专业教育近几年来在美国及其他国家迅速发展。网络调查显示大学开设数字图书馆专业课程的数字4年内增加了3倍。目前不但专业信息管理及图书馆院系设置此课程,计算机、通信及工程学院也设置类似课程。从对40多所大学数字图书馆课程的教学大纲、学习重点、课题项目及选用教科书的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多数院系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本领,一些注重数字图书馆学的系统教育,一些偏重网络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教育。虽然占领先地位的并非都是传统的图书馆院系,有些教授内容也未全部使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但将数字图书馆作为一门新学科内容,训练学生掌握使用这门新技能,已成为信息学、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大学课程中的一个热点。数字图书馆专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反映了信息管理及图书馆学教育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地方职业高校学生情报能力培养模式初探杜佳勤(鸡西大学图书馆)鸡西大学是一所地方职业高校。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我校于1991年9月起陆续在全校各专业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在地方职业高校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报教育,培养学生的情...  相似文献   

8.
1 为什么说学档案的做不了档案工作 大学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而大学的专业教育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识教育;二是专业素养教育.通识教育一般指大学所开设的公共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法律以及一些基本的人文课程.这部分课程是"人"的教育,其基本职能是培养如何做人.另一部分是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包括专业技能教育和专业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9.
培育出版的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我的确不能提出什么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因为没有调查研究,所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没有实践,所以不能得出真知;因为在大学上的是中文系,想入非非的尽是作家梦,基本上没有得到过编辑出版专业方面的教育,所以缺乏传承下来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因为拜读了学校的课程设置计划,感到基础课程周全,史论课程周详,实务课程周密,对此,我已经不能置喙,更没有饶舌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对远程学习者的图书馆服务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远程教育在印度次大陆已经开展得非常普遍.目前,有9个邦立的开放大学、1个国立的开放大学、以及遍布于国内各全日制大学的大约64个函授课程学院或远程教育教学点,所提供的课程,专业教育范围五花八门,从学术型专业教育到技能型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早期大学毕业的资格较高者,主要进行更新知识的教育;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参加工作的年青人,主要进行专业培训等适应性教育;对于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主要进行提高性教育。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各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经济背景、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人们对“继续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始终是世人公认的:继续教育是学历后的非学历教育。本文仅着眼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来探讨继续教育问题,并兼及普通高校档案教育与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关系。大学后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整个…  相似文献   

12.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7,(29):43-44
《青年记者》是面向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期刊,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我国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闻工作的新变化,积极推动新闻人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编辑是“站”在新闻工作者后面的人,虽有特殊性,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作为《青年记者》的编辑,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先进传媒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杂志究竟应该向新闻工作者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自己应该做怎样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编辑出版学独立的学科属性滋生着它特有的学科内涵.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学科定位不明确,这导致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归属混乱、名称繁杂.将编辑出版学列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专业目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手段,也是培养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新闻教育发展迅猛,然而新闻教育的质量并未随之显著提高.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新闻教育缺失了什么? 首先,我们的新闻教育缺失了人文教育.大学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然后才是“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专业教育.有着强烈人文学科属性的新闻学科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高尚的人,做对民族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15.
1 档案学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 主持人: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教育。东汉的许慎很早就说过“上所施,下所效”的话,可见施教之人——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起的作用。在数字时代,人们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档案学的施教者,档案学专业教师势必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诸位都是长期在一线从事档案学教育的专家,那么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您认为档案学专业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作为教学用人单位,档案学院系应该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创造怎样一种理想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记者采访往往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采写,抓到一大堆材料后,又不知道应当报道什么;二是认为什么都一般化,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值得报道;三是依赖领导.领导出什么题目,就去采写什么稿子;四是跟着请柬走.你请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采访,你要求报道什么,我就报道什么。这几种情况的共同特点,就是完全推动了记者在采访中的主体地位。究其原因,就是记者缺乏一种特有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发现不了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里所说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17.
刘黎黎 《今传媒》2004,(4):61-62
新闻专业是高校的热门专业,无论哪类学校都跟风似地争相开设此专业,学生们要么出于对新闻事业的景仰,要么很功利地认为新闻工作者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不菲的收入,因此,选择新闻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我也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四年的本科教育已经结束,却发现我所接受的新闻教育并不完满,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可能不能胜任新闻一线的工作,反思四年的专业学习,学了些什么,又欠缺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学的变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出版大学教科书为己任的大学出版社也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教科书保持较大销量,另一方面,学生大量购买二手书,降低了教材销量,对大学出版社造成很大冲击;新教学技术的采用,大学出版社不断开发新教科书及教辅资料,增加售后服务,造成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在线教科书模式的运用,加大了开发成本,是否影响了纸本教材的使用;教科书修订和频繁更新给教师、出版商带来什么影响……本通过对美国大学教科书出版和发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探讨,引发了许多值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同仁关注的问题,相信本会对思考我国大学教材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编按]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图书馆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冬生 《图书馆》1994,(6):64-67
在当前改革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大学图书馆在研究生教育中(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图书馆应尽心为研究生教育作出贡献,而研究生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以使培养质量登上一个新台阶,促进科学技术事业与图书情报事业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栗平 《新闻爱好者》2012,(11):53-54
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记者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我国教学型大学新闻学教育的核心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当中,新闻学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教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练的语言(文字、声像),还原完完全全的事实真相;高校在教学上应该"术"、"学"并重,在打造专业核心的基础上拓展多重能力和思维深度,并应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打造全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