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成为荧屏收视热点。相比于当下综艺荧屏的光怪陆离,这档节目一点儿也不养眼,节目流程简单,比赛规则单一,视觉呈现单调,收视率却一路飘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横空出世,将"汉语危机四伏"这个被忽视的问题摆到了公众面前。如今,随着键盘时代的到来,拿着鼠标的"汉字失写症"患者越来越多。是什么让我们得了"汉字失写症"?  相似文献   

2.
江苏卫视2010年开播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在国内掀起了一阵电视婚恋浪潮。这些节目的流行与当下所处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不无关系。中国当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浸染着后现代之风。文章主要从大众化的审美追求、反美学的审美判断、快餐化的审美体验三个方面,揭示后现代语境下的电视相亲节目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中国,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无疑是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一栏中国大众娱乐秀节目。它不仅成为了国内选秀节目的风向标,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还成为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缩影。因此,在中国大众娱乐秀这样一个"秀场"遍地的社会背景之下来观照和剖析这一文化现象,对其进行批判,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4.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92-95
近年来,中国各大电视台、传媒公司和视频网站先后推出了多档新型的综艺节目,这些节目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与数字媒体技术实现了深度融合,电视节目有了新的制作理念和方法。结合近几年几档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综艺节目,如《hi歌》《奇葩说》等,我们可以从视听语言、传播话语权、文化内涵三个方面透析当下数字媒体技术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蔡军 《江苏教育》2012,(34):55-56
2012年4月9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文明之旅》栏目播出了一档节目:《赵启正——讲述中国的故事》。节目中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提到,讲述中国的故事,我们需要"说明"中国,不要"宣传"中国。他阐述道,"说明"就是全面地说,而不必掩饰,讲真实的故事就行,有什么就说什么,说明成绩也说明缺点、不足;"宣传"一词在英文中是贬义的,"就是强词夺理地说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4,(2):43-43
正2013年10月19日,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2013年,《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掀起了全民对手写汉字的重新审视。与汉字有着紧密联系的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好诗词》借用电视手段,为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诗词欣赏体验。  相似文献   

8.
《红高粱》、《老喜丧》、《红白喜事》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从不同侧面给我们描绘了中国封建婚俗及传统丧葬的生动画面。以《红高粱》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一方面揭示了封建买卖婚姻的残酷无情的本质;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了解了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取迥等文化观念。而以《老喜良》为代表的描绘传统丧葬的文学作品,则使我们不仅了解中国丧俗的一般环节及形式,也使我们看到了老喜丧是悲与喜,生与死的悲喜剧。而这些同样也渗透着中国风俗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北鸢》是葛亮用文化经验来写作的一部文化小说,被誉为新古典小说的定音之作,蕴含着中国文化在民国的"常"与"变"。"古典"是指小说中对传统文化的薪火承继,是一种"常";"变"则指中国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发生的变化。作品中既有对传统文化本性的坚守,也有在新旧文化交替中对外来思想文化的接纳,还有对西方文化的推崇。这些碰撞与交融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在和平年代,《北鸢》对中国当下的文化传承与融合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4,(21):113-113
正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正在摄制一档全媒体大型系列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节目通过对全国各地的寻访、挖掘,揭示那些海内外闻名的"中国骄傲"、"中国之最"背后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故事。系列节目的主标题,应该说很有诱惑力和鼓动性。不过,互联网时代,还有什么是"你所不知道的……"?调查一下、研究一下、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个时代变着法子在标榜或推崇"无所不知"的那些"最强大脑"。其实,海量资讯扑面而来的当下,我  相似文献   

11.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蒙学的典范之一,其中所倡导的"孝"文化思想,对我们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深入研究《弟子规》中的"孝"文化思想,将《弟子规》中的"孝"文化渗透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和平友善的人际关系,构筑和谐稳定的社会坏境,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风靡全球的电视系列剧《X档案》是20世纪90年代最成功的节目之一。节目的播出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形成一个电视文化"景观"现象。"景观"一词是法国的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提出并且重点应用的。结合德波的景观理论进行分析,《X档案》主要通过展现探索真理、异形生物的存在和政府的阴谋论等多层主题反映当下美国的一些社会文化现象。但是随着节目的热播,它也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并且逐渐在无形中控制了美国社会中人们的心理,产生了一些过度引导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好声音》成功背后隐含的是节目策划方对当下中国媒介生态环境的深刻理解和主动适应。斥资引进国外版权并对多国经验叠加整合,权威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评委组合,对学员幕后故事的适度挖掘以及灵活开放的节目调整机制是获得收视率和美誉度的重要原因。"盲听盲选"摈除了先入为主的周边因素,让选秀回归音乐本质,从而暗合了当下大众渴求真正的公平和机会均等的社会文化心理,让真正优秀的歌手得以脱颖而出成为节目成功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的蔓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变化,也给电影内容带来了革新。在电影《老炮儿》中,全球化成了一种文化断裂的诱因。这种断裂是一种新老规矩的冲突,更是一种钱权与仁义的对立。影片紧紧植根于中国当下普通民众的生存,讲述了老炮儿们在面对全球化这一棘手问题所作出的选择和反应,真实地还原了老北京人骨子里的"侠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许多的神话传说被改编成了动画。小时候看过的《大闹天宫》、《哪叱闹海》、《葫芦兄弟》、《天书奇谭》等等动画片使我们对那些个性迥异的动画人物念念不忘,同时也对这些故事里的神话背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很多日本漫画居然也以我们中国的神话传说为素材,但不服不行,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上漫画家的妙手神笔使得这些漫画不仅在日本获得了巨大成功,甚至卷土“西”来,横扫中国的漫画市场,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流传在同学们中间的漫画究竟用了我们的什么神仙鬼怪吧!——不和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电视媒体泛娱乐化倾向的扩大,煊赫一时的"真人秀"节目也逐渐脱离其精神价值,陷入发展的文化困境。因此,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电视文化语境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至关重要。当下收视与口碑双赢的职场真人秀《职来职往》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实话实说》《鲁豫有约》《咏乐汇》《壹周立波秀》等富有代表性的电视谈话节目为例,着力分析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品牌谈话节目的不同优势所在,进而得出独创性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生存竞争法宝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个时代,复制无处不在——拷贝一段材料,下载一首歌……"复制"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甚至似乎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可我总觉得好像缺少了些什么. 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星跳水立方……这些节目你绝不陌生.可你知道吗,它们分别是国外的"美国之声" "Take me out" "水花四溅"的复制品.这些在中国最具市场与影响力的节目,与国外版权方的节目相似度为100%.  相似文献   

19.
"真人秀"节目从西方电视媒体开始,经历的高度集中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电视上发展壮大。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高度密集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陕西卫视《唐诗风云会》节目的分析,总结了节目成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社会环境已然铸就了娱乐至上的风气,而《国乐大典》作为当下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仍然保持深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初心,并为此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国乐大典》打造出了一场赋予新时代内涵的民乐盛宴,在音乐呈现上以中西融合、古今糅合的形式,基于不改变中国传统音乐原有的韵味上对其进行创新,与当下大众的审美相契合,促使在群众间更为广阔的传播;在模式上突破综艺节目的传统赛制,引入全球化的革新理念,打破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壁垒,走向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在文化内涵的阐述上,对叙事元素进行了改进,从多个角度来对节目进行刻画,促进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在展现层面上引进新兴的科技技术,以追求更全面的节目效果.因此《国乐大典》实现了在内容中推动国乐现代化发展、弘扬了国乐经典的意义建构与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