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传记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学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作者以如椽之笔,总结了我国古代3000年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是一部波澜壮阔、雄伟无比的史诗,也是一部色彩斑谰、包罗万象的社会风俗画卷。当我们跟随司马迁观察和体味从帝王到平民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喜怒哀乐时,我们不能不被那广阔的历史场景和深邃的历史意识所震憾,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 ,同时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 ,它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表现形式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和小说、戏剧的始祖 ,而且它的写人艺术达到了超前的成熟。从《史记》产生到唐代传奇出现之前的九百年间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的写人艺术能够赶得上《史记》。早在先秦时期 ,我国的叙事艺术如《左传》、《国语》、《国策》等 ,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甚至具有了某种典范的意义 ,为日后《史记》以人物为中心的划时代著作的出现铺平了道路。但是 ,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的艺术创作 ,在先秦还…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用了整整13年(不包括收集材料的5年)的时间,完成了52万字的鸿篇巨制——《史记》。在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里,司马迁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既写人又叙事,在叙  相似文献   

6.
鲍鹏山 《上海教育》2014,(34):64-64
今天再读《论语》,具有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一,知识层面。《论语》牵涉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章、礼仪知识,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历史人物,不仅涉及孔门弟子,也涉及孔子以前历代人物、孔子同时代人物,这些人物,很多都是了解中国历史必须熟悉的,更重要的是,《论语》不是简单地记述这些人物,而是把他们放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上,对这些人物进行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和道德的评价,并且成为我们认知这些历史和历史人物的逻辑起点和道德基础。《论语》中的很多字词、句子、人物、事件都成为典故,承载着相应的价值观而代代相传。古代的各类作品中,大量使用《论语》的名言和人物典故,只有熟悉《论语》,才能正确和深刻地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即春秋战国时代,文学就和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等这样一些文学意味较浓的历史著作,它们在结构情节、描写场面,以及在刻画人物的心理神情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那种以描写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被后人称之为传纪文学的作品,这时还没有出现.公元前一世纪,司马迁完成了辉煌的历史巨著——《史记》,真正以崭新的传记体登上历史与文学的舞台,从此,传记在中国就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的言行为中心内容的诸子散文,也是语录体的开端。比孔子早百来年的《管子》和“以冠百氏”的《老子》皆成书于(?),而晚于《论语》。近年来,学术界就《语论》的人物描写、修辞手法、语言价值、说理技巧等方面的艺术成  相似文献   

9.
马宏伟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3):44-47,72
《旧约》的编纂和叙事等层面都呈现出鲜明的传记性特征,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按照人物生平叙事历史进程,以人物命名等等。这种传记性特征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文化、历史等因素,比如《旧约》作为早期文本叙事的故事化倾向,以人系事的纪传体历史叙事的产生,以及纪传体叙事适应了犹太民族独特的流散历史境况等。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文学史中一部继往开来的伟大著作,它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形式,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史记》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社会下层人物,诸如刺客形象、商贾形象、女性形象、医者形象等,研究这些下层人物形象,有助于认识《史记》的伟大价值,了解《史记》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样性,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促进了我国地方志研究的深入及其领域的拓展,除地区志以外,尤其在专志方面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南炳文主编,高洪钧、王鸿涛合编的《天津古代人物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是一部人物专志,同时又是一部稽查人名的工具书。由于天津特定的历史原因,使得其人物事迹的影响和数量都无法与国内的一些文化古城相比,可考录的古代人物事  相似文献   

12.
<正> 魏晋时代,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它是我国古代美术理论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阶段,也是中国绘画真正走向自觉的开端。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期,顾恺之是促成其转变的代表人物,他为我国古代专门绘画理论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顾恺之存世的画论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这三篇文章都是由于唐代张彦  相似文献   

13.
一、小说的源头——神话传说 早期的神话故事就有《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代社会生活不发达,神话传说反映了初民与自然的斗争,同时有着奇幻的想像和离奇的故事,塑造了许多神话人物形象,这些都成了后代小说发展的土壤和养分。另一方面,先秦的历史散文和历史著作为魏晋的志人小说提供了艺术手法和形象基础。如先秦的《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多是纪录人物行事的,在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方面多有精彩之处。《论语》、《孟子》、《庄子》等多记录人物言论,通过语言展开故事事件、描摹人物,这种方法为《世说新语》所吸收。  相似文献   

14.
<正>【师生共读】金老师:《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它以读书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刻画了特定时代下儒林的众生相,抨击了古代八股取士制度。下面,我们就“以貌取人”,从人物的外貌描写入手,深入分析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分享令你印象深刻的外貌描写,并谈谈你对人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特别发达,各种史集、笔记以及别传、内传、外传等,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总括万殊,包吞千有”。“上下数千年,贯穿数万卷,心细而眼明,舌长而笔辣。”确是的评,并非言过其实。这是因为中国写史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古代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就以围绕君王这个人物中心来纪史。自《春秋》、《左传》尚以系年记事为线索,到了《史记》人物传记成了写史的中心,并沿袭成为体  相似文献   

16.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文学著作。它不仅对中国的传记文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韩国史书里也显示着深远的力量。如对高丽王朝金富轼所著韩国民族第一部纪传体正史《三国史记》便是一个突出例证。《三国史记》在写作体例、表现乎法、创作态度、评价人物方式等多方面都全面吸收了《史记》的特点和长处。另外,《史记》做为第一部传记文学在世界上同样具有巨大影响和先驱地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往往用图画的形式描绘或追摹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以炫耀于当时,或流传于后世,早期的绘画如楚国神庙壁画,有许多历史人物故事内容;稍后如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所绘墓主人生平事迹甚详,还有各地出土的汉代画象石,所刻墓主人生平事迹浮雕,内容都极丰富。至于描绘孔子一生事迹的《圣迹图》,以至清代描绘河道总督麟庆生平事迹的《鸿雪因缘图》,其内容或长或短,都是属于连环画形式的关于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这些有关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连环画,多为著名画家所  相似文献   

18.
炼星 《现代语文》2004,(3):15-15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且还是一部杰出的学作品,对我国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学的开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作,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9.
传记,它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史的记传性散文,它的形成不会晚于秦汉。乔象钟等人在《中国古典传记·前言》中说:“传记文学的正式登上舞台是在西汉中叶的武帝时期。”这显然是将《史记》的问世同传记文学划上等号。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说:“至司马迁的《史记》产生以后,我国正式出现了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史传文。”若把《史记》的问世同史传文联系起来说“正式出现了”,那还不失为一说。不少人认为“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传记或类传记文也始于《史记》那就失诸偏颇了。史传应属传记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一) 在中国古代散文的历史长河中,传记文学源远流长,作品众多,是一股充满了生命力量、闪辉着绚丽色彩的文化激流。《尚书》是上古之书,是记言的史书。在这部被称作“书经”的史料里,或留下人物的三言两语,或记载人物的片断行动,保留着某些历史人物活动的侧影。后来,在《左传》、《国语》、《战国策》中,更有一些记载历史人物活动的名篇。它们不仅记载了一些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活动情况,更留下了这些人物富于个性特征的完整形象。这是我国传记文学的雏形与开端。到了汉代,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