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旭日 《青年记者》2005,(12):50-51
所谓舆论引导能力,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能力,以媒体的立场观点改造公众的立场观点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的能力。对我国主流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个人的基本估价是:正在逐步提高;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去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以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去改造公众的立场和观点。当前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原则是为了引导舆论,宣传部门要求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是为了引导舆论,强化新闻报道中的受众意识更是为了引导舆论。恰到好处的舆论引导应该是把握适度、领导满意、群众喜爱、市场接受,但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勃兴,舆论场日趋白热化、多元化、复杂化,传统的舆论引导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流媒体要重塑舆论引导的主体地位,需通过媒介融合转型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以便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传播机制。因此,本文以北京市六家主流媒体的26位媒体人的深度访谈为基础,深入调研当前社会所处的舆论环境、主流媒体所面临的舆论引导转型困境,从宏观角度描摹新媒体环境下舆论格局现状及舆论传播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转型策略,以期为媒体工作的转型提供成果借鉴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松林 《传媒》2018,(5):87-89
后真相是指在互联网新媒介发展背景下,公众对事件真相的认知和判断会忽视事件的真实状况,受到情感、情绪的影响,并倾向于表达对事件的情绪化立场和观点,这对舆论引导形成了新的挑战.为此,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需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责任,及时传播权威新闻事实;把握公众信息认知规律,注重公众情绪的理性引导;合理规划社会正向舆情信息,及时化解负面舆情.  相似文献   

5.
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表明了媒体的观点和立场,形成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催生了主流舆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媒体要满足受众需求,就必须不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从新闻评论如何有效引导舆论这一角度入手,寻找新闻评论与舆论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促进新闻评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传播带来巨大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这给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带来机遇和挑战。"学习强国"平台在探索信息传播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很多创新,受到媒体人的关注,为主流媒体实现舆论引导力,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本文在分析该平台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借鉴"学习强国"平台提升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介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强势的地位。文章以心理学为视角,从认知阈限和态度改变等方面探讨媒介多样化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以取得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文章特别强调,舆论引导的攻势要有节制,不宜使舆论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进行传播。即便是针对热点、焦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也不能没完没了,否则,受众会因引导强度过大,刺激时间过长而引起逆反心理和思维混乱。文章最后提出在媒介多样化环境下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既要基于网络又要高于网络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何飞 《新闻世界》2013,(4):106-107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思想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多元化时代,人们对许多问题的判断标尺、价值观念正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亮出主流的声音,切实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尤其是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在舆论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方面履行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体现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潜传播"是自媒体时代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及公众舆论引导,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对于这一重要现象,迄今还未有相关研究,本文尝试性地对"潜传播"的概念、模式、影响以及如何监控和疏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主流媒体正处于媒体融入的内生困境与以5G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外生冲击的双重压力之下,技术冲击与媒体发展的平衡博弈、众声喧哗与媒体生态的逻辑碰撞、舆论引导与媒体融合的机遇挑战,使得主流媒体舆论工作在一系列传播现象下更加困惑.如何深刻把握5G技术带来的媒体环境变革,厘清新闻舆论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5G+媒体融合"是主流媒体掌握新闻舆论工作话语权和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战略支撑,而这需要的不仅是思想融合、技术融合、制度融合、资源融合,更是时间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齐亚宁 《新闻知识》2013,(9):28-29,68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舆论的生成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本文结合当前的部分热点新闻事件,在分析新媒体对舆论格局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目前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认为主流媒体要从掌握舆论主导权、构建新媒体平台、培养和发挥新媒体"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等几个方面来应对挑战,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2.
王剑 《视听纵横》2007,(6):82-83
所谓舆论引导能力,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能力,以媒体的立场观点改造影响公众的立场观点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的能力。本文从作者主播《经视新闻》的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发挥主播在提升电视新闻栏目舆论引导能力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一直承担着我国政府新闻与宣传工作的主角,尤其是在舆论引导方面更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在内容、形式、渠道和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传播等特征,已经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新平台和舆论传播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表现出开放性、复杂性、自由性、延展性、风险性和多样性等六个基本特征.在这样的舆论生态下,中央媒体纷纷进驻微博,在微博舆论空间积极地发出主流的声音.微博“国家队”的崛起充分表明,在舆论引导方面,传统主流媒体完全可以通过主动的积极转变作为赢取新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机遇的手段,而其关键则取决于主流媒体对于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认识态度、舆论传播规律的调适程度和舆论引导艺术的提升幅度.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报刊媒体(主要是其中的时政报刊)在舆论引导格局中面临诸多困境和要化解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其舆论引导的主体地位下降,主流媒体的权威受到挑战,迫切需要着眼于推进报刊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来提高报刊舆论引导能力,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锐意改革,从创新思维、改进方法、更新内容、改造流程、造就人才、变革机制等方面着力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介技术进步和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世界媒体环境和我国舆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流媒体在宣传思想和舆论引导中"领头羊"的地位受到挑战。新兴媒体的发展和崛起使传统主流媒体面临挑战。媒体融合的要求正是在这个形势下党和国家对新闻宣传领域作出的最新部署。"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1]的表述,一方面明确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和宣传思想工作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为主流媒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进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给传播方式带来影响,同时也为传媒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研究新媒体对突发新闻进行话语建构的方式和内容有利于了解新型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行为.基于此,本文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川日报"三家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三家主流媒体就2019年3月30日四川木里森林火灾事件中发布的相关文章(总计71篇)将新闻内容主要分为"致敬英雄""科普辟谣"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以此来探究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对于突发新闻舆论引导的特点和影响力,并尝试提出从内容深化、新媒体技术加持等方面来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舆论格局具有鲜明特点,呈多元化景观,国内舆论与国际舆论联系紧密,"众声喧哗"已成舆论常态,社会舆论中的变数大增,舆论引导效果具有不可控性。舆论引导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少主流媒体在一些重要场合话语主导权旁落,突发性灾难事件信息的公开在一些地方仍然受阻,某些媒体的日常报道存在价值观方面的偏颇,社会性媒介表现出明显的"双刃剑"性质,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极少数新闻从业者见利忘却神圣责任。完善舆论引导格局,新闻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创新,官方和官媒宜善待民间舆论场,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须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9.
陈凯 《新闻世界》2014,(5):24-25
新时期,广电传媒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重塑优势,尤其是在舆论引导上保持强势话语权,成为广电媒体从业人员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认为,广电媒体要找准结合点,实现主流媒体权威性与报道亲和力、新闻价值观与舆论引导力的辩证统一,从而有效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琦 《编辑之友》2016,(8):52-57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自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宣传主流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凭借节目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声像综合感染力和文艺本身的召唤结构,以情感性、体验态为特征的艺术形态的舆论在公众观看并参与中生成与传播.回首中国内地电视综艺娱乐节目35年的发展历程,其在舆论引导方式上的变革也呈现出从节目本身的内容激发到节目的设计引导、从媒介人物的正面宣传到参与主体的互动挖掘等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