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交媒体是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社交媒体谣言就是依托于社交媒体的谣言. 社交媒体中谣言传播的新特点 1.传播上呈现节点式裂变形态.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低门槛和传播的直接性,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谣言的接收者,又都是谣言的传播者,受众的节点数呈几何级数递增,并以爆发式的速度增长.如一个大V的微博就有数十万的粉丝,一个信息能通过转发、评论和关注等在瞬间传播至几十万人,呈现裂变状态.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也为谣言裂变传播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通过搜集和分析国内外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相关文献,以期了解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为网络谣言治理和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网络谣言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国内外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对比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从研究发展趋势看,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呈递增态势,国外研究主要围绕网络谣言的传播、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监测、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传播原因进行研究;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社交媒体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型、社交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不同类型社交媒体平台的网络谣言三个方面;从研究趋势看,未来研究会主要围绕区块链技术在社交媒体网络谣言中的治理、机器学习技术在社交媒体网络谣言中应用、老年群体社交媒体网络谣言治理等。  相似文献   

3.
朱贺 《新闻世界》2023,(1):20-23
网络谣言的传播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严重威胁着社会和谐以及民生安定,成为了一项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5G、光宽带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自媒体网络分享形式的兴起。在自媒体用户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网络谣言的传播形式和危害方式体现出新的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基于社交平台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谣言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从信息呈现方式、信息内容类别以及谣言发布源头的角度分析自媒体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揭示其对政治秩序、社会运行成本、群体矛盾等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的危害,提出了自媒体背景下的政府、个人、媒体以及社交平台相互联动的网络谣言协同治理的新方案,以期对谣言传播的遏制以及治理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多元传播格局下,积聚了海量信息的社交媒体、信息聚合平台、自媒体和群组中,谣言也大行其道。这一问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十分典型。当谣言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客观科学认识谣言、反思辟谣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疫情时期谣言的传播特点。2月15日,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特别表示,在对抗疫情的同时,国际社会还需要同虚假信息和谣言做斗争。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型社交媒体之一的微信,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微信中传播的大量谣言,误导受众的社会认知,也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环境.本文从谣言传播主体、谣言主题、谣言话语表述三个方面分析微信谣言的特点,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微信谣言,有效防范微信谣言的生成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邵慧 《传媒》2018,(9):73-75
当前,社交媒体因其开放性特征成为谣言的集散地.针对社交媒体中存在的谣言,辟谣手段虽然层出不穷,但收效甚微.治理网络谣言需要多主体联合共治,政府应宏微并重、软硬兼施,健全法律法规;社交平台要努力构建行为规范体系和辟谣机制;从业者要加强自我约束,内化新闻职业道德;网民要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从根本上阻击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唐春兰 《青年记者》2017,(23):22-2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强化着网络信息的传播功能,特别堤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为受众交流信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通道.而网络谣言作为互联网的顽疾之一,也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而野蛮生长.有些谣言甚至越辟越火,经过数次辟谣后,仍然在网上继续传播,大有野火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8.
当今我国互联网发展中,社交媒体已成燎原之势.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已形成了平台型、社群型、工具型和泛在型四种网络社交模式,并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交网络生态.展望未来,互联网将进入社会化传播时代,社交媒体也会改变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以新型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web2.0时代的到来,谣言的形态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借助社交媒体而传播的网络谣言利用各种网络传播渠道传播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进行阐述或诠释,一般而言缺乏真实性根据,由于"迷惑性"极高,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在新媒体时代,网民制造的谣言借助网络不仅扩大了传播范围,还加快了传播速度,增加了人们对谣言辨识的难度,使其危害性更大,后果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吕静 《出版广角》2016,(19):69-71
自媒体时代,全民新闻报道在增强新闻(信息)时效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谣言的传播概率.互联网朋友圈的强关系传播特征、封闭性和私密性空间属性、裂变式传播方式为谣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章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心理角度分析朋友圈谣言的传播机制,以期为谣言的消解和治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牛牛  潘强 《新闻世界》2014,(12):81-82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后来居上,改变了由原来传统的大众媒体所构建的媒体环境,这就给传播学的传统理论带来冲击。如今,微博在网络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也成为谣言滋生蔓延的平台。本文研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微博时代面临的新情况,利用该理论解读微博谣言传播过程,以期对微博谣言的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彭慧 《新闻世界》2021,(2):50-53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繁荣使得新闻生产的主体不断扩大,但也导致了假新闻的滋生和谣言的肆意传播。本文立足新闻传播领域,从传播机制角度出发,结合区块链的技术范式,为解决互联网中假新闻泛滥等问题提供治理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谣言传播是古已有之的现象,互联网不仅为谣言提供新的传播平台和管道,也构成了谣言传播新的生存环境.网络谣言可以分为现实参与型谣言和原发型网络谣言.文字介质和接受人群的多元化使网络谣言传播相对理性,但这种理性特征更多是一种潜能.防范谣言传播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两方面: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和培养网民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4.
社交化媒体经历了从中心化大众传播到去中心化群体传播再到再中心化的匿名传播阶段,为网络谣言的传播加速、影响扩大提供了基础条件,谣言机制也因此发生了把关缺失与匿名传播致使“公关危机”、新闻失实与群体感染催化“谣言风暴”以及线上线下联动与泛娱乐化现象加速“沉默螺旋”的群体传播嬗变。文章围绕谣言机制的网络舆情治理提出了集中公共话语权与重塑新闻伦理价值观、防治网络暴力与构建舆论和谐生态环境以及强化社会公信力与规避“塔西佗陷阱”等对策,试图从“防与治”角度瓦解和消融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机制,保障网络舆情的良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胡祎 《新闻前哨》2022,(5):33-35
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推动了社交媒体的出现与繁荣.舆论传播入口从"固态化"演变为"液态化",推动民间舆论场日趋中心化.在社交媒体时代,官方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正在被社交媒体所影响,舆论话语权正在被社交媒体分流.迫切需要官方主流媒体改变信息传播的表达方式,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全面提升主流舆论的影响力,从而重塑社会主流价值.在实践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尤其是社交类应用的发展,谣言依附新的媒介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从社交媒介的人际交往属性出发,援引传播学的研究范式,对网络谣言传播的新型媒介环境和特点进行探析,力图揭示出社交类网络的发展对网络谣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长月 《传媒》2015,(1):51-52
谣言自古有之,而现代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则使谣言增添了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捷径.如何对其甄别和消解,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谣言,微博谣言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微博谣言的特征 第一,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也是微博谣言有别于传统谣言的主要传播特征.微博是一种高效的自媒体媒介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和手机发布微博信息,这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能力.尤其是一个“大V”微博主,通常会拥有成百上千的受众“粉丝”,其发布的微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和连续转发,百而千,千而万,进而产生类似核裂变的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拼凑裁剪的片面事实、虚假新闻让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加大。2019年4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AI"谣言粉碎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遏制社交媒体和网络新闻中谣言的传播,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网络谣言传播现状出发,结合AI"谣言粉碎机"的原理和效能,探究其对网络谣言传播路径的影响,分析痛点并提出对策,助力网络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俊  董小玉 《当代传播》2021,(5):45-47,81
本文在民族文化视角、区域文化视角及性别文化视角的谣言研究基础之上,创设代际文化视角的谣言研究路径,开拓一个新的研究空间.中国社交媒体空间的谣言具有鲜明的代际文化特征.在厘清代际内涵及划分标准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网络空间谣言传播的代际现象做了分析,进而讨论谣言代际文化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为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审视与治理谣言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的传播随新媒体技术迭代升级呈现出巨大变革,打破了健康传播倚重传统媒体的格局,健康信息传播由以精英主导的单向度线性传播模式转向双向交互模式。传统媒体中健康传播日渐式微,社交媒体获知健康信息趋向常态化。社交媒体语境下,健康信息传播中数字代际鸿沟、健康信息谣言频发、严肃议题软化等现存问题不容忽视。规范社交媒体对健康信息的传播,无疑是亟须回应的重要现实议题。本文旨在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事件的梳理,找寻社交媒体在健康信息传播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更好利用社交媒体传递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