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众传媒是意识形态交锋、冲突的场所.霍尔通过葛兰西霸权理论对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行了考察,一方面认识到媒体中暗藏的意识形态压制力量,从而将媒介置于怀疑和批判的框架;另一方面也看到媒体中包含着颠覆霸权的力量,可以成为反对霸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从媒体诞生之日起,"媒介审判"作为舆论监督司法的一个副产品,便引起了新闻界和司法界的争论.媒体利用自己舆论监督的职能对司法案件进行先入为主的审判,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司法独立,影响了案件的正常审判,不利于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但是,造成"媒介审判"的责任不仅仅应该由媒体一方来承担,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司法机关职责的缺位、司法机关本身的封闭性、法官独立人格的缺失、舆论的非理性以及舆论监督方面制度与法律的不健全等,都是导致"媒介审判"的原因.因此,要防止"媒介审判",需要司法部门、媒体、大众以及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泛媒化"不仅造成了舆论生态的改变,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革新.作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性要素,"媒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和使命.本文从"媒体"角度切入,分别以"媒介化""再媒介化""去媒介化"来探析媒体融合的技术逻辑、内容逻辑和认知逻辑.研究认为,媒体融合是以"媒介化"为其前导和基础的,没有"媒介化"作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鸿 《新闻前哨》2014,(11):87-88
媒介公信力是媒介因报道事实和进行评论从而获得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媒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无形资产,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尺.学者喻国明认为,社会关怀、新闻专业素质、媒介操守是媒介公信力的评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黄进 《视听界》2006,(5):69-7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体实现了巨大变革,从单一的“宣传本位”向“媒介本位”回归,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型。中国媒介开始了自我积累、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化历程。在媒介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业外资本的导入是巨大的推动力量。一方面,业外资本看好媒介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媒介也需要业外资本来发展壮大自己。本文探讨了业外资本进入媒体的必然性、导入模式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国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由此催生的媒介帝国主义大行其道.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传媒的发展,也侵害我国媒介主权,更不利于国家对外形象的塑造.因此,我国传媒从媒介产品的重构人手,构建融合型的传播平台,营造多角度的传播内容,构建聚合性的传播力量,从而捍卫媒介主权.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组织发展和业务开拓方面,难以形成规模性的社会公共力量.汶川大地震后,国内许多非政府组织参与了抗震救灾,积极弥补了政府在工作开展中的部分缺陷.一直处于"媒体盲区"的国内非政府组织近年来开始进入媒体视野,扮演着"社会责任人"的重要角色.作为非政府组织,南京"绿色石头城"环保组织(下简称"绿石")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媒介素养.本文以之为切人口,分析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媒介素养现状,从而探讨其媒介素养提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在短时间内从原先熟悉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和媒介环境中被一种外来力量突然拉出,投入陌生的城市和由城市所创造的文化环境中.和他们原来完全不熟悉的"城里人"集中在一起,怎样互相认同、互相接受对方并完成思想、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这当中既有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问题,又有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融合与适应过程.农民和农村的媒介使用基本状况如何?传播资源如何重新分配?媒体本身是如何构建农民和农村形象的?构建这种形象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不断被城市挤压处境下的农民是如何解读媒介话语的?这种解读表现了怎样的自我认同方式?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关注媒介和"三农"关系的入手点.本文对其中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当前,媒介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促成媒介融合、媒体抱团现象的产生.媒介融合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媒介需求"为目的,来满足受众心理,从而创造出共同的利益.这种"各取所需"的媒介抱团,也在无形中为受众建起了"围城",形成了另一种媒介传播中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0.
作为在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全部媒介事件及其影响的总和,中国媒介传统是媒介制度变迁的一种隐形规制力量。媒介制度变迁不能割裂传统,也不能脱离传统的规制。从地域层面上看,中国媒介制度变迁受到三种传统的影响和规制:本土的官报传统、欧美自由主义媒介传统和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媒介传统。从时间层面看也形成了三种传统:"千年传统"、"百年传统"和"六十年传统"。媒介传统通过"路径依赖与锁定机制"、"意识形态复制机制"、"合法化机制"、"扩大选择集合机制"等发挥对媒介现实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丽  高波 《现代传播》2002,(6):77-80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中国媒介市场的开放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一场以“境外媒介商—国内媒介—政府管理机构”三边参与的博弈竞局即将出现。媒介市场作为政治经济力量的交汇之地 ,各博弈方将围绕意识形态与资本意志、投资与投机、控制与开放、集约与分化这些内容展开竞争。政府管理机构的“游戏规则化博弈”和外资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博弈”必将对中国的传媒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传媒如何运营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本文就媒介市场的博弈竞局、博弈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竞争策略及中国媒体的资本运营等问题进行善意的剖析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月,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四川广播电视台立足本土,全面整合政府和媒介及社会多方力量,推出了"5·12中国娇子·中国力量"大型主题活动及特别节目.借助此次活动,四川广电力图从多维角度建立媒体报道框架,以增强全社会对灾区重建的信心,汇聚成共同的社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四川广电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透视其在此次报道中如何进行媒介策划,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平台和影像手段,实现社会力量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经进入了WTO。毋庸质疑,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中国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将带来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届时,中国传媒业的竞争对手将不仅来自内部,更来自外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超级媒体联盟和超级报团,中国媒介业准备得怎么样了?面对公平合理原则中国媒介业将何去何从? 一、中国媒介业的对策:媒介重组 大量现象证明,国外媒体已进入中国或准备进入中国市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媒介业面对其势汹汹的西方媒介集团就没有办法了吗?不,办法有,其中最好的就是媒介重组。 根据有关权威资料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功能一体化态势。如今,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媒体的发展趋势,对媒体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媒体人是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者,也是决定媒介融合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媒体人在新的融合环境下不能很好地生存、发展,媒体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一、媒介融合下的新挑战1.媒介融合需要不同媒介之间协力合作,影响这一过程正常运行的僵化体制需要强力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以媒介公关塑造媒介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琳 《青年记者》2008,(17):102
媒介作为对社会发展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不可获缺的一分子,逐渐意识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媒体通过一些较成功的媒介公关活动取得了较理想的媒介形象塑造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美丽制造"与媒介的女性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霞 《当代传播》2004,(2):87-89
“人造美女“是2003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媒体的报道沸沸扬扬,通过对此的读解.可以透视出媒介的女性观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化的女性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媒介认同“美“对人视觉的冲击;媒介的社会性别意识也是男性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性别差异意识;媒介中的女性以时尚和魅惑为主色,女性意识在媒介传播活动中仍然处于缺席状态.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化媒体"和"大数据"的交相辉映带来了社会信息生活的变革.国内数据新闻的制作也逐渐成熟,2015年两会期间,除央视外,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也制作了数据新闻进行两会报道,数据新闻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数据新闻的应用将会给媒介议程设置的规律和影响模式带来一些改进:媒介议程设置中话题可以不再依靠编辑、记者的主观经验判断,而是基于客观的数据产生;筛选出受众最关心和社会需要的话题,增加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重合度;议题选择范围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补充媒介议程设置"和"媒介间的议程设置",从而增强媒体独立性和减少媒介内容的同质化,提高媒介议程的影响力,为公众更好地了解社会进行参政议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鹏飞 《传媒》2018,(4):89-90
当前绝大多数社区传播更多依赖新兴媒体,而忽视传统媒体的效用发挥.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传播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时间并存的场景下,强调两者的配合.本文以营销界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支撑,结合社区传播理论和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状况,提出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社区"整合传播"的观点,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整合传播"模型,以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特征采用不同传播模式或偏向于传统媒体的"重"传播模式,或偏向于新兴媒体的"轻"传播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文化的老年群体媒介诉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使得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应对白发浪潮一时成为焦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老年观的分析,探求中国文化对老年受众群体的影响,并结合典型古代老年媒介形象,分析处于当代复杂传播环境下中国老年受众的媒介诉求,研究新媒体在服务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在历史沿革中,老年人与媒介的关系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却不曾减淡,影响着从古至今以老年受众为对象的传播活动.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老年群体的媒介诉求,新媒体的介入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机遇.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媒体传播逐渐呈现出全民化、多元化、草根化、泛政治化等趋势,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主动参与传播,传播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政府和官员有关的议题更是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面对全新的媒体环境,我们的一些官员缺乏应有的媒介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应对媒体.提高媒介素养,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对于当代官员越来越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