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报道中,平衡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门艺术。新闻传播实践也表明,受众想要了解全面的信息、多方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真正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公正。从这个意义上讲。平衡又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理念。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树立平衡的意识。运用好平衡的原则和艺术,避  相似文献   

2.
平衡报道不仅是一种报道理念和原则、一种报道方式和技巧,更是新闻报道的专业理想.本文旨在梳理和明晰平衡报道理念的演变历程,正确而深刻理解当代的新闻平衡性理念,推进平衡报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贯彻.  相似文献   

3.
自平衡报道提出后,一直是新闻实践中致力遵循的原则和新闻报道追求的目标。平衡报道不仅是一种报道理念和原则、一种报道方式和技巧,更是新闻报道的:号业理想.无论是传媒人还是新闻传播学者都应该怀抱这种理想,推进平衡报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贯彻。在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平衡报道更加突现其多面性、复杂性与矛盾性,梳理和明晰平衡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4.
正如诸多社会学家的思想精华所描述:人类有着本能追溯和回归社会平衡的能力,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舆论视为人类追溯和回归社会平衡的一种常用手段。其实,有时不得不考察舆论存在的目的。显然,仅仅用追溯社会平衡来理解太过于宏观。应该说,人类的这种平衡追溯是理念、信念甚至是信仰,而具体的则是希望改变生存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现行的而公众认为不平衡的制度。直接地说:具体的舆论在促使具体的社会制度不断在讨论中达到平衡,这一过程又显然表达为调节保护与驱动再生的"双核"运动,成为构成社会制度染色体的"端粒酶"。  相似文献   

5.
卢毅刚 《新闻传播》2010,(6):158-159
正如诸多社会学家的思想精华所描述:人类有着本能追溯和回归社会平衡的能力,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新闻传媒视为人类追溯和回归社会平衡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是.仅仅用追溯社会平衡来理解太过于宏观。应该说.人类的这种平衡追溯是理念、信念甚至是信仰,而具体的则是希望改变生存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现行的而公众认为不平衡的制度。直接的说:现实的新闻传媒在促使具体的社会制度不断在讨论中达到平衡.这一过程又显然表达为调节与驱动的“双核”运动。  相似文献   

6.
王国栋 《青年记者》2007,(12):25-26
平衡报道的内涵 “平衡报道”理念最初源于西方,是西方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之一。美国报业发行人协会为“具有特殊成就的报纸”所定的四项标准中有一项就是“这一报纸的新闻报道,必须顾及各种性质新闻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宰飞 《新闻世界》2013,(12):61-63
新闻报道的平衡是西方新闻界普遍遵守的职业规范之一。甚至有西方学者提出用"平衡"、"公正"代替曾经被称为"不死之神"的"客观"。在我国新闻实践领域,新闻报道的平衡手法也逐渐被运用。新闻报道的平衡是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主导性因素和意见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和意见的理性表现。笔者对新闻报道的平衡的界定包含了"操作"和"理念"两个层面的内涵:它既是新闻工作者道德上的自律,又是新闻写作与版面编排的一种技巧。  相似文献   

8.
韩鑫 《传媒观察》2015,(2):44-45
从概念消解与建构的流变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以平衡方式达到专业新闻传播者理念与新闻生产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妥协共存的新闻价值理念。但网络时代新媒介的传播特质加剧了新闻在生产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是造成"悬疑新闻"等不实信息大量泛起的主因。网络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再建构"需要着重强调以新闻客观性为核心的新闻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9.
涂露芳 《新闻界》2000,(1):63-64
平衡(balance)是西方新闻报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孙旭培先生一九九一年在《论新闻报道的平衡》一文中,结合我国国内报道的实践对平衡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① 如果要对平衡下定义,似乎可以这样表述:平衡意味着在新闻报道中尽可能公平地呈现事件或问题的全貌,既突出主要因素和意见,又顾及其它的尤其是相反的因素和意见。这个定义强…  相似文献   

10.
李玲娟 《新闻界》2013,(9):70-74
新闻平衡报道理念是新闻界追求新闻客观公正的具体体现。本文从新闻平衡报道理念出发,探讨半岛电视台在新闻平衡报道上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对半岛电视台收购美国潮流有线电视频道后,如何实践新闻平衡报道理念,从而以美国传媒市场为基点,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世界性的影响力媒体进行探讨,同时本文还试图通过半岛电视台的成功,给中国传媒一点启示和思考,从而探讨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国际化拓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建设性新闻正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新闻理念与实践。本文以对欧美建设性新闻及其相关理念的考察为起点,从公共服务、参与、平衡三个维度探寻其结构及变迁的传播思想基础,最后回到中国的新闻实践来梳理中国正面报道原则的发展及特征,提出建设性新闻理念贯穿于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中国建设性新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连茂芬 《大观周刊》2012,(13):42-42
平衡是著作权法的理念,也是其精神实质,它贯穿于著作权法发展的全过程。面对新技术条件下著作权法领域的新挑战,我们应以平衡精神为指导,解决最前沿、最棘手的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问题,以形成新的条件下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3.
梅明丽 《视听界》2006,(4):37-42
数字技术颠覆的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传输模式,而且是对整个电视行业传统观念和管理理念的一种革新。资本壁垒、行业壁垒、地域壁垒在数字电视的艰难推进中逐步放开,将不可避免地改变中国广电产业原有的面貌。在从模式创新到结构平衡的转换中,全国性网络运营商成为产业启动的核心,政府角色、竞争机制、用户观念必须重新定位,多种利益博弈之后,最终在市场之手作用之下,再次实现电视产业竞争格局的结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现代出版产业已经由稀缺经济时代迈入丰饶经济时代.目前,出版产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更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与出版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总体表现为产能与需求的不平衡,即消费者对更高品质、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出版产业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产能之间的错配.这一不平衡不充分又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两个效益的不平衡、两个市场的不平衡、两种业态的不平衡和两种动能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5.
浅谈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与保护的平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素娟 《兰台世界》2012,(23):68-69
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中使用的共享与保护,提出了基于数字资源平衡机制理念的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将区域数字共享和网络服务结合起来,从理论规范、法律保障、图书馆管理等方面提出构建两者利益平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平衡计分卡(BSC)是一种战略性业绩评价框架,在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框架的提出理由入手,阐述了平衡计分卡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绩效评价中的整合,并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将平衡记分卡的评估理念和技术引入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构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平衡记分卡框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社会统计方法,结合实际,构建了体现新的文化发展观要求、符合新时期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事业发展实际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数字图书馆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计分卡是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采用平衡计分卡来评价数字图书馆是站在从战略和系统工程的视野上来评价数字图书馆运营状况。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来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头脑风暴法与层次分析法来确立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9.
刘延芳 《大观周刊》2011,(46):26-26
著作权法同时承担着两项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职能,一是对权利的保护,二是对权利的限制,从而达到一种利益的平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的冲击破坏了旧有的利益平衡机制,出现了作者利益缩小,公众利益扩张的不平衡局面。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对现行著作权法进行修改,对旧有的著作权限制制度予以反限制,以重塑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20.
所谓平衡,就是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突出报道一种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点出其他意见,特别是相反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