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自信心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预定目标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个体获得成功的基本保障。根据普通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对影响中学生自信心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对策,以期中学生能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中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提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满足他们动手的欲望;运用多媒体教学,补充物理演示实验的不足;在实验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鼓励学生自信心;开展兴趣小组,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验需求。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真正担起新历史的重任。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努力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谓自信心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体力、有智谋取得成功的一种心理素质。充满自信的人,往往对自己所探索的领域有一种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对英语教师持有依赖心理,因此综合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能力,保持学生学习的可持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学中年段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激发其习作兴趣的重要阶段。教师在中年段习作教学中应巧妙运用评价语言,引导学生更准确、具体、生动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了解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与状态-特质焦虑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方法:采用青年学生自信心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287名青年学生施测,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青年学生自信心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自信心能显著地负向预测状态-特质焦虑。研究结论:青年学生自信心与状态-特质焦虑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赢得学生的支持与尊重,而学生的支持与尊重又如何获得呢?辅导员要对学生充满爱与包容;具备合理化解班级矛盾,促进班级团结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成长,促使自卑的学生树立"我能行、我可以"的自信心;积极与学生沟通,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朋友,用自己的言行争做学生可听、可信、又可敬的人。  相似文献   

9.
沙盘游戏疗法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高职学生可以在沙盘游戏中把看不见的心理展现在自己面前,为自己带来启迪、感悟。它能帮助高职学生完善自我、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和自信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日本爱知大学 84名选修中国武术、太极拳学生关于对学习动机、兴趣、自信心及学习前后对此项目及具体动作难度的调查 ,发现日本大学生对中国武术、太极拳有较大的兴趣 ,但对自己能否学好此项目普遍缺乏信心 ;学生在学习前后 ,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 ,大学生越来越感到学习的难度加大 ;学生认为最难领会掌握的是武术动作中的圆活连贯、动作平衡和动作衔接 3类动作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秀娟 《阅读》2014,(8):33-35
<正>创造性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是以学生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学生能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而现实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之下处于"被学习"状态,思维依赖性强,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为了做好体育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对体育院校学生中存在的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新生的自卑与自尊交织的心理、从众心理、渲泄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引导学生适应“角色转换”,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建立起自信心;辅导员、班主任要多接触他们,要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3.
论自信心的时代意义及其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一种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存品质之一。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做作业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馈教师教学状况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对于提高教学效益、完善教学管理、创设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一、规范书写,练好基本功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而体育教育在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品质中有着独特作用。依托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具有充沛而稳定的情绪,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果断和“应激”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目前的学生评价机制和教学体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阻碍了其成长成才。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是可以挖掘的,高校应该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成功以激发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词汇教学尤其是对低分段学生的英语词汇教学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研究者通过实施一系列与传统方式不同的互动教学单元活动,旨在调动这些低分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尤其是词汇积累。调查结果表明:这些活动对低分段学生的词汇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他们更喜欢这种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学生的自信心都有所提高。研究者还发现,活动越贴近学生生活或接近学生水平,学生的喜欢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110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偏爱的数学题型,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查,并作了相应的差异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较高,但在不同学校、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2)学生喜欢解答一些可以自己选择方式回答的问题,更愿意自己选择要做的数学题型,但在不同学校、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3)学生喜欢在学习数学时,向老师寻求帮助,但在不同年级、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喜欢模仿老师所教方法来解数学题,喜欢和同学们在小组中一起解数学题,但在不同教师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能否获得成功,其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青年的自信心,而青年自信心的培养又与其儿童时期所处的家庭及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深入探讨自信心对个体成长的作用,家庭在儿童自信心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确认家庭对儿童自信心培养的地位和作用便显得尤为迫切。一、自信心在人生发展中的意义何在?自信心究竟来源于何处?对一个人一生中诸如智力、体力、处世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而言,自信心起着基石般的支持作用,他将使人变得果敢而坚毅,勇往直前;同时,它还将调动人的一切潜能,并使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进而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允许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时间达到同等的数学水平。数学这一门基础学科系统性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学生之间学习数学的能力差异也比较大,这给老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与以前老师只用作业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是一种挑战。下面,我就对如何用评价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