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认知风格对篮球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认知方式是西方心理学确认的一个重要人格维度。不同认知方式教练员在教学中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同认知方式的师生喜欢采取不同的教与学方法。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教练在训练中偏爱以运动员为中心,善于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和结构严谨的教学方法。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教练常强调自己的标准,喜欢结构不严谨的教学方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思维处于发展阶段,篮球技能水平较低,大部分处于基本功练习阶段。同时篮球是开放型运动,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肌肉感觉的模糊性和视觉观察的局限性给运动员的学带来困难。在篮球少儿洲练中.认知风格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教学效果是否存在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现代篮球比赛日益激烈,场上进攻队员都是在快速的移动和摆脱中获得进攻机会完成技术动作的。控制球的队员如何在机会出现的瞬间及时将球传到同伴手中进行最有效的攻击?运球中的传球将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一、动作方法:进攻队员在运球中,发现同伴出现进攻机会,在球弹起时根据接球人的位置、距离与角度调整运球手触球的部位和方向,并随球的弹性向所需的方向和位置移动,达到所需的高度和角度时,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增强体质诸因素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影响女大学生体质的诸多因素中,如果能够找出影响她们体质增强的主要因素,无疑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158名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测试结果,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优势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将科学控制体重和增强下肢爆发力作为女大学生实施体育教学和健身指导首要目标的观点.并通过3个自然班的教学对比实验验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对影响武术套路记忆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包括:武术基础差,缺乏相关知识,学习内容多,无意识的记忆和教法不当.最后,运用记忆规律,提出增强学生对武术套路记忆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投掷标枪是一项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田径运动项目。必须牢固地,熟练地掌握投掷技术,才能创造优异成绩。标枪器械重量不大(男子800克、女子600克),是速度力量性项目。要求具备很好的速度,很强的爆发力,高度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目前世界大赛的前八名选手,速度力量水平非常高。女子动作速度可由6—7米/秒增加到25—26米/秒;男子动作速度可由7—8米/秒增加到32—34米/秒;由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和体育情感水平均处于良好状态,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自我锻炼能力较差,体育锻炼意识尚待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重要举措,是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如何使青少年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总目标下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宝贵而最富有特色时期,也是提高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而体育教育在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品质中有着独特作用。依托体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具有充沛而稳定的情绪,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果断和“应激”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体育之特性育学生之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而体育在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品质中有着独特作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持久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果断和“应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