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现代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从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前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理解“创新”等相关概念,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前提 目前,人们对于创新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一般而言,创新大致包括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它指的是个体发现或创造出能为社会、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二是具有个人价值的创新。它是个体发现或创造…  相似文献   

2.
宋建华 《教育艺术》2006,(9):28-28,27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即有无创新是就个人而言的,而不是与别人去比。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看,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从未发现过的东西,与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过的东西是等值的,虽然二者的社会价值可能相差很大。所以,每个学生只要在他们知识层面上有所发现,有所变革,就是创新。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的问题,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学的意义就是肩负着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双重功能;也应该肩负着个体“渴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期待着个体成为有创造价值”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创新”、“素质”有一个界定,否则很难弄懂“创新素质”的内涵。什么是“创新”?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我比较同意如下说法:创新是指个体发现或创造出来的相对于个体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创新”具有个体性、独创性、相对性等特点。“个体性”指发现、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是属于个人的,而非他人占有;“独创性”指在自身努力下,在“外界”(包括教师、同学等)影响下,自己发现、创造出来的与他人不同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相对性”指自己发现、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相对于以前的自己来说是没有的,再往后说,现在发现、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是新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这些新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又可能会变成旧的,  相似文献   

5.
创新就是用新方法做出新东西,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实践。基础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培养具有创新造欲和创能力的劳动为目标,以发掘人创造潜  相似文献   

6.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纵观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卷,出现了一些内容立意深,情境设置新、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那么 ,什么是创新精神 ?我认为 ,所谓创新精神 ,是指敢于打破常规去产生出某种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精神。也就是说 ,创新必须具有三个要件 :一是敢于打破常规 ,不打破常规 ,无所谓“创”。二是“新” ,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纵向比较 ,也就是相对历史而言 ,主要指不墨守成规、前所未有 ;一种是横向比较 ,也就是相对他人而言 ,主要指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三是产生出的东西具有现实意义 ,也就是指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或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 ,只能…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它对教育者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笔者认为 :第一 ,教师需要创新精神。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策划者 ,起主导作用。要教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必先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必须改变观念 ,勇于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 ,相信学生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 ,从而为学生独立研究 ,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与空间。第二 ,教师应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创新”是指个体发展或创造出来的相对于已有知识和经验而言的新…  相似文献   

9.
中学数学教学如何教学生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里指的创新,既不同于科学家的创新,也不同于艺术家的创新,而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创新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础是知识建构,在长期的知识建构基础上形成专长方能有所创造。就学生的“创造”或“创新”而言,主要应使用个体标准加以衡量,不可误用高端的社会标准。建构主义强调的恰恰是学生要在个体与环境或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知识,反对长久以来支配着教育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参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相应的师生观、教学观和评估观等,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诸方面基本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履行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者是决策集体。领导者承担着对重大问题的计划与决策,对各种活动的指挥与协调,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配等职责。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带领自己的部门(或企业)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具有创新素质。何为创新呢?当代国际知识管理专家艾米顿对创新的简单定义是:“新思想到行动(newidiatoaction)。”具体地说,创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下,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产生新成果的过程。它包括新理论的建立,新现象的发现,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发明,新的研究手段的设计和制造,新产品的创造…  相似文献   

12.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创新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础是知识建构,在长期的知识建构基础上形成专长方能有所创造。就学生的“创造”或“创新”而言,主要应使用个体标准加以衡量,不可误用高端的社会标准。建构主义强调的恰恰是学生要在个体与环境或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知识,反对长久以来支配着教育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参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相应的师生观、教学观和评估观等.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诸方面基本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现代创新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对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基本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或发明符合客观实际,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知识、新方法等。高中化学教学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提供创新知识、组织创新活动,以化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载体,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4.
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在加强双基的同时,着力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指的是能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体生活的新需要,引起某种创造动机,表现出创造的意向或愿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限于年龄、知识、经验等,小学生虽然很少像成人和科学家那样去创造发明,但是,小学生好奇、好问,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今天的发现创新,是明天发明创造的基础。试想,如果瓦特不是从小着迷观察和思考被水蒸汽推动的水壶盖,能发明后来的蒸汽机吗?年仅10岁的高斯在上小学二年级时就是有面对“1+2+3+……+9…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新趋势。那么,什么是创新素质呢?创新素质是具有创新的思想意识、精神和能力,能创造出与原有的或和别人不同的产品的素质能力,它包括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发现的操作能力及创造前所未有的产品的创造能力等。如何培养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6.
戴赟 《课外阅读》2011,(11):61-61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由此可见,创新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如今在我们的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在中专教学中,我们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式、方法还不是很完善,甚至有些匮乏。而在这一时期的孩子往往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素质、造就创新人才的高层次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造就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创新意识及其培养 创新意识即指创新观念、创新欲望和创新追求,它是创新活动的目标导向机制。创新即创造革新,不断创造新文明,开创新局面;创新是人类最高的本质性能,是人的生命活力和社会价值的最高体现,是推动个体成才创业的内在动力;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动力,是科技进步的生命、文明财富的源泉;创新是我们在国际上抢占科技制高点、掌握经济主动权,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18.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的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创新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对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基本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取粗去精、去伪存真,发现或发明符合客观实际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等.例如,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正确思路和解答都是各自的创新,独特的实验改进也是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一、创新和创新能力创新 ,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是从旧到新 ,创造是从无到有 ,二者制造出来的产品都是从未有过的东西 ,都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H·Maslow)把人的创造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类别 :狭义的创造———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少数杰出人才所具有的特殊才能 ,其创造成果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如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艺创作等。广义的创造———一般的个体或群体所从事的创新活动 ,对别人来说未必是新的 ,但就自身而言却是新颖的活动 ,即指一般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