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多次有益的改革尝试。实际上,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价值的重新审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一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为传承知识,提升文化水平;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转变为训练技能,形成职业意识;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职教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为发展能力,培育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课程则在这一变革中担负着核心的角色,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多种驱动因素:从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因着手,分析其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提出改革的两点要略:课程的多元化策略与课程的模块情境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仍然是技术理性主导下的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并且这种改革还是自上而下的,表现出强大的行政权力和监控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文化的价值不断被发现,并被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工具存在的特征更为明显,还原其文化主体性地位,建构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才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课程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方向,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问题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焦点。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已有文献,梳理出主要研究观点,思考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仍然是技术理性主导下的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并且这种改革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表现出比较强大的行政权力和监控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文化价值不断被发现,并被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工具存在的特征更为明显,还原其文化主体性地位,建构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才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无不与技术革命有关。当今技术发展呈现的信息化、人性化、智能化、综合化等特征将对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价值取向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克服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种种错位取向,坚持人文引领的个体综合能力协调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能力发展核心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推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存在课程价值取向模糊与个体价值缺失、课程改革理念繁杂与生搬硬套、课程开发过程封闭与课程开发主体单一,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等问题.基于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视角,高职课程改革应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课程目标,采取开放式、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模式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以工学结合、能力发展为导向开展课程实施与评价,并构建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职业教育隐型课程进行文化解读,重点要关注三个方面内容: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中的学校文化;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中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大众文化与职业教育隐型课程的功能。而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个体发展过程中需求多样化的体现;教师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由多元价值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改革活动,课程改革最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就业与成长、教师的理念与技术、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社会的变革与需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以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教育,有利于每位教师在发展中取得长足的进步,有利于每所学校在改革中形成鲜明的特色,有利于构建满足终身教育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最终价值取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南京职业教育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确立了以下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社会需要和促进学习者职业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个人需要为课程改革基本出发点,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为课程改革基本价值取向,以"德育为先、知识够用、技能过硬、终身发展"为课程改革基本原则,以培养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为课程改革基本目标。对其中的核心理念进行思考和解析,厘清相关概念,有利于职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应用人才的短缺对我国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推进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关乎职业教育的整体改革。作为县(市)级职教教研机构应该也必须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架坚实“桥梁”,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新技术应用人才的短缺对我国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推进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关乎职业教育的整体改革.作为县(市)级职教教研机构应该也必须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架坚实"桥梁",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隐型文化是相对于显型文化而言,课程作为文化主体的存在,也可分为隐型课程和显型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隐型课程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其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隐型课程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与学校文化、教师与学生文化、大众文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乐晓蓉 《职教论坛》2007,(22):10-12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以学科知识取向为主导,这一价值取向将学科知识作为客观的工具,体现了课程价值取向的静态性、绝对性、客观性、工具性、物性等特点,割裂了知识客体和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体现主体性、实践性、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人性,以工作知识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符合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有不同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及价值诉求,本文基于不同的价值诉求论述了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一般过程,最后以过程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课程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要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基于这两个维度的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确立三个核心价值取向,即课程目标要定位于复杂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方法要以标准与规范为纽带。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从"移植"国外到本土探索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变化.每一次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和更替都有着价值取向在引导.自从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的诞生起,人本主义思潮就已渗透到教育领域,到20世纪70年代后,人本主义思潮在全世界重新盛行,就成为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种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中也总会体现着人本价值取向的影子,并且这种人本价值取向会反作用于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8.
隐型文化是相对于显型文化而言,课程作为文化主体的存在,也可分为隐型课程和显型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隐型课程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其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隐型课程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与学校文化、教师与学生文化、大众文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过度市场化的危机,不利于职业教育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技术人才。解决危机需要系统性的变革,即对整体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理念和价值取向进行调整,以适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幼儿园学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生命价值缺失,表现为对课程内容的挖掘游离于幼儿生活、对幼儿发展价值的单一化倾向以及幼儿生命的物化等。而“发展一互动”课程对幼儿生命个体的发展价值集中体现在课程目标追求幼儿生命个体的完整性、课程设置追求幼儿生命个体发展的连续性、课程内容体现幼儿生命的个性化等方面。鉴于此,幼儿园学科课程应体现幼儿生命发展的完整性,反映幼儿真实生活,体现幼儿生命发展的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