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乐府》不仅反映了汉代的诗歌艺术成就,也是汉代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上至贵族下到平民的生活均有反映,这为研究汉代的物质文化提供宝贵的资料,诗中丰富的服饰词语反映了当时丝织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服饰工艺的高超程度,具有汉代特定的文化内涵。《陌上桑》是《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陌上桑》中涉及到的汉代女子服饰词的考释,可以了解东汉女性服饰原料、形制、礼制等古代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呈现两汉社会生活的画像石、画像砖以及墓葬壁画等汉画中,射艺文化形态是其中描绘最为直接和全面的形象史料之一,并为广大射箭史研究学者所关注。论文通过对汉画描绘的射艺活动题材分类与分布的梳理,就其体现的汉代射艺类型、器材形制与特点以及文化意蕴进行了全面研究。本文认为,反映在不同汉画体裁中的射箭形态,由其呈现的内容形式而言,主要分为狩猎之射、战争之射、历史故事之射以及武艺健身与教育为主的习射等不同的类型;而由其展现的射艺方式来说,包括了步射、骑射和跪射三种。在此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汉代射箭器械形制,主要为弓矢、矰弋和弓弩三种。汉画中所反映的汉代射艺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继承先秦时期射艺形式与技术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逐渐走向了弱化礼射形式化的道路,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实用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的中国古代射箭技术与文化内涵的基本格局即奠基于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3.
武山水帘洞石窟壁画艺术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陇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丰富多彩的壁画遗存体现了我国古代石窟壁画艺术的发展进程,其绘塑结合的艺术形式极具可资借鉴的艺术价值。对于它的研究,可从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石窟壁画艺术进行的比照性研究入手,结合水帘洞石窟壁画艺术所处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以及当地的民情风俗进行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是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时期,民族融合、文化融合是总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晋南地区战国秦汉墓的分群研究,探讨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生活习俗各有差异,因此,反映在其文化上也是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一点在晋南地区的战国墓葬中有着非常直接的反映。秦汉大一统后,由于全国各地实行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人们在生活习俗上也逐步趋于一致,到了汉武帝晚期,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墓葬上的反映就是随葬器物等方面日趋一致。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审美等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徽州壁画是徽州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徽州文化艺术的核心,也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徽州壁画的历史成因与历史价值,并从造型特点、艺术风格与内容寓意三方面探讨了徽州壁画创作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论乾陵文化     
乾陵文化包括乾陵的建筑、17座陪葬墓、乾陵石刻艺术、唐墓壁画等内容,是中国古代陵墓文化的典范之一、盛唐文化的辉煌体现、各民族友好关系的生动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7.
周秦汉唐是华夏民族奠基和重要而辉煌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广阔的疆域、共同的文化(即“汉文化”)以及使中国具有广泛国际性影响的文明古国的地位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具有巨大历史魅力的周秦汉唐文化是以古长安为中心的,对于身处其地的文史工作者来说,深化周秦汉唐史研究是历史赋予的任务。如何深化周秦汉唐史研究?愚以为应该突破以往政治史、事件史、农民革命史等固有模式而转向重视文化史,并且力求把历史与文化的研究统一起来,从文化视野来透视历史,在历史的具体过程中来展现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拓宽视野,更新方法以深化研究。在这方面,西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文化历史主义方法是应该予以重视和借鉴的。文化历史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瑞士文化史家布克哈特曾说:“在通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先秦及秦汉时期的射术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考古学文化角度,借助考古实物和文献史料,研讨我国先秦及秦汉时期,射术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9.
从贵州汉墓为代表的汉墓里所反映的汉代文化思想,有儒家的孝道思想,它反映在汉代的厚葬风俗里。但是,把墓葬出土材料和文献记载结合来分析,可以看到汉代的墓葬不完全折射出儒家思想,还有对汉代世俗主义价值观的表现。这是观察中国文化的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10.
要加强对墓葬壁画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有必要从一个学科的高度,对墓葬壁画的研究进行一些方法论规定性的思索。对某一时期墓葬壁画的研究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或层次:一、利用传统考古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对壁画墓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二、结合文献史料,对墓葬壁画的文化背景、源流及艺术风格等问题的探讨;三、对壁画功能和意义进行解读,从而复原图像与墓葬本身的关系,以及图像与丧葬意识和行为过程的关系;四、将对墓葬壁画的研究扩展到整个文化史范围,努力达到复原古代社会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中国文化格局,可以深刻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结构、走向;研究秦汉时期中国文化格局之形成,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秦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历史作用。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的结构与格局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这是误解。试看《庄子·天下篇》、《苟子·非十二子》、《吕氏春秋·不二》等文献只对中国早期文化从观念形态进行概括、评述,但未形成稳定的格局。还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格局是在唐代形成的,因为在唐代真正形成了儒、道、佛三家文化的鼎足之势。这只有一部分道理,因为佛教文化传入之前中国文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结构与格局,而佛教在中国扎根以后,对中国文化结构与格局有所冲击,有所改变。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比较稳定的结构与格局是经过秦汉时期三次大的文化冲突之后形成的。这三次大的文化冲突是:第一次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打击儒家文化,重用法家文化。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对于法家  相似文献   

12.
秦汉大移民和湖广填四川是西南巴蜀地区历史上重要的移民活动。移民不仅对巴蜀文化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巴蜀武术以及巴蜀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较大影响。借助相关史料,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对巴蜀地区民族发源与形成以及移民活动与武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认为巴蜀民族自古就有着浓厚的武风遗习,历史上重大移民活动对于巴蜀武术的拳种形成时代、地理分布和技法特点均有一定的影响,巴蜀武术体系形成以及成熟的历史时期与历史移民活动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巴蜀武术文化的发展实质是巴蜀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文化涵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举重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的考察发现,敦煌壁画和嶓画中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古代举重活动,如举象、举钟、举车、举铁等.敦煌壁画中的举重运动是我国所见较为珍贵的举重形象资料,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汉代史料中多是人物传记性文献,其中对一些人物的武术活动有所记载,但是未做详细描述.近年来出土的汉画像石资料中有很多关于武术的图像资料,是解开汉代武术具体细节的重要文物资料.但是,通过汉画像石对汉代武术的研究还处于提及阶段.运用历史资料收集法及实地考察法对于有关武术的汉画像石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有关武术汉画像石的数量、种类、在各省的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信依据,同时也为中国武术界和亚洲及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查阅大量有关汉代历史资料,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汉代岁时节日中的元日、元宵、立春、上巳、五月五日、九月九日和腊日进行了翔实的考证。指出: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的汉代,是中国古代岁时文化实现重大转型的历史时期,在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了汉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潮,同时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相对稳定的汉代岁时节日,给我国民间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相似文献   

16.
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饰部分,通过建筑与绘画的相互适应,达到建筑的实用性与绘画的感染力的和谐统一.壁画既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功能,又具有建筑的装饰与美化功能.是构成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设计除了研究壁画自身元素之外,更多的是应当探索人与壁画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和人的接受状况,使公众真正接受与喜欢壁画,使壁画真正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离石汉代画像石题材涉及仙人世界和现实生活两个领域,内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艺术特色。与山东、苏北、河南等地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相比,离石汉代画像石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上的神仙世界,反映的是墓主人渴望死后的生活图景;一类是人间的现实情景,表现的是墓主人对生前享乐生活的留恋。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对秦汉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的评估普遍偏低。如此评估秦汉文化的历史成就及地位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从态度上讲,不公允;从事实上讲,不准确;从客体上讲,也不全面。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秦汉—罗马文明展》中折射的中西体育文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秦汉、罗马不同文明中的体育文化有相似之处,但在体育思想和活动内容上却各自独立、和而不同,共同推动了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在世界日益融合发展的今天,加强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对增进相互了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的麦积山石窟壁画,学术界对其艺术性和史学价值研究较多,但在壁画修复方面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在以前图像修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麦积山石窟壁画构图特点和破损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石窟壁画和塑像颜料矿物组成而制作颜料试块,并将制作的颜料试块用于壁画数字化修复。该方法较好地利用了现有的壁画研究成果,并将几种离散的壁画研究技术融合在一起,可以解决壁画修复过程中很难找到匹配样本块的瓶颈,从而实现对破损壁画的数字化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