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习作要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把你的发现写下来。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习作配图。拓展思路处处留心皆学问。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来自于生活,源于大自然赋予的启发。飞机的发明是莱特兄弟想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而发明创造的,直升飞机是受蜻蜓飞翔的启发而发明制  相似文献   

2.
<正>一、巧思,以"本"为本什么是"本"?课本?文本?生本?在作文教学上,我认为这几个方面都囊括其中。1.课本是基础教师是离不开课本的。以苏教版中年级习作内容来说,它是一个反复、重整、创新的过程。三年级下册对习作3的描述是这样的:"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当时学生们像中了"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小蜗牛吃食     
第六册习作三要求:刘常宁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请看他写的作文(文略)。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3》的要求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新的发现?请写下来。上课前一周———师: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睁开你的慧眼,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一些你原来没有发现的现象。从今天开始,每个人留心观察,家里、路上、教室里、操场上、公交车上……只要你留心观察了,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下周习作课交流,比比谁的发现更新奇、更有趣!上课———师:大家有发现了吗?想不想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分享?(生积极举手)师:大家先四人一组交流,把你的发现清清楚楚地告诉别人,让别人听明白。然后再写下来告诉我,让我一饱  相似文献   

5.
习作内容 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可以把生活中一些看起来没有用的东西,变成精美的艺术品。你会做哪些小制作?将你的制作过程和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写下来。如果别人一看到你的习作,就清楚知道怎么做,你的习作就成功了。  相似文献   

6.
第六册习作三要求:刘常宁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现了许多让他喜欢的东西,请看他写的作(略)。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配图。[编按]  相似文献   

7.
说起习作,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或许从你学习汉字开始,你就注定与习作绑定在一起了,再早一点的话,就是从你开口说话的那一刻起,你学着连字成句,学着理解句子的含义,慢慢的,你能将要说的话写下来了,也就是学会习作了。习作并不难,但是基础很重要,小学打基础,初中、高中的写作水平就会好一点,小学的习作课其实就是在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基础,以小见大,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其实是很重要的。"习作",顾名思义就是练习写作的意思,所以,重点也就来了,就是一个"练"字,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能生巧,令人头疼的写作问题只能通过"练"来解决了——练听、练看、练读、练写。  相似文献   

8.
北国之春     
习作要求:春天到了,大家对春天的景物,又有了新的发现,新的体会。请你把这些发现、体会写下来。  相似文献   

9.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次习作要求是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从习作要求中我们不难得知,首先明确"读"的内容,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那"感"从何而来?同学们在读书看报中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一些事情会让你受到触动,有时文中讲述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把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相似文献   

10.
[第十册习作训练一] (同五年制第八册习作训练一、第六册习作训练二) 春天来到了,大家对春天的景物又有了新的发现,新的体会,请你把这些发现、体会写下来,要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1.
豆子发芽记     
习作内容:植物王国里有无穷的奥妙,请选择一两种植物,仔细观察,认真研究,然后把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写下来。习作指导:1.本次习作要按一定顺序认真观察植物,学会观察植物的干、叶、花及颜色,真实而准确地描写植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相似文献   

14.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为作文配图。  相似文献   

15.
习作导引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你是怎么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观察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仔细回忆一下,把你的观察和发现写下来,可以写成日记,也可以写成记叙文,题目自拟。写作指导1.学会观察,用心观察,才会有新的发现。把这种发现的乐趣写下来,文章也一定会给读者带来惊喜! 2.注意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把你的发现讲述清楚。(可配合苏教版6册3单元、8册3单元;人教大纲版11册6单元;人教课标版7册2单元、5册4单元)  相似文献   

16.
正习作要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四":在科学课上,我们已经做过不少有趣的实验了。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将实验经过写下来。你可以边实验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写这样的作文,不是挺有意思吗?拓展思路同学们爱做实验吗?科学课上,你们一定做过不少有趣的实验:土壤成分的实验、浮力的实验、杠杆原理的实验……其实生活中,科学小实验也有很多,只要你留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定会有许多发现。比如:用樟脑球阻断蚂蚁道路、神奇的牙签、带电的报纸、提取面筋等等。仔细回想,把你曾经做过或亲眼看到的实验写成一篇文章,看看谁的实验最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烦恼,老师经常会在你的习作后面写下类似"语句通顺,但还不够具体生动"的一类评语。"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往往通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交流1.看到自己的习作了吗?发现了什么?2.知道标注波浪线是什么意思吗?那标注三角是什么意思?标注括号又是什么意思呢?3.还有的地方,我没有标注任何符号,那是请你自己去标注。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以后,你在读书时,打算怎样用好符号呢?二、提出目标,明确任务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生米粒和熟米粒。同学们具体地写下了自己的发现、感受,还写出了很多有新鲜感的句子。倘若再开动脑筋,就会写得更具体,表达也会更准确。今天,我们就来评改习作《小米粒》。(板书:小米粒———习作评改)2.一起来回忆一下,这次习作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板书:…  相似文献   

19.
习作要求 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最感兴趣的发现写下来,看谁的发现新。题目可以根据观察的内容来自拟。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语言写通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作文欢乐行】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一定很多。这次习作就围绕"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写一篇作文。【写作斑马线】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也可以谈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