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诗词各有不同的风格,赏析诗词就能领略到各不相同的风貌,真是众采纷呈,琳琅满目。诗词的思想内容既是那样精深博大,丰富多彩,艺术形象又是那样瑰丽奇伟,千姿百态,赏析诗词给学生增添了许多知识,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又让学生明确了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一、赏析不同风格的诗词,给了学生不同的色彩赏析诗词的第一步是初读诗词的节奏、韵律和内容。初读诗词,可见诗词明晰的节奏感;初读诗词,可见诗词动情的韵律感;初读诗词,可见诗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大者如时代风云变幻,人民疾苦,阶级对立,民族矛盾;小者如士卒征戌,边塞风  相似文献   

2.
辽与高丽朝贡关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多,从辽太祖开始就为征服高丽做试探,直到圣宗期才用武力将高丽拉入朝贡关系之中。其中可以分为寻求建立朝贡关系阶段,朝贡关系开始建立阶段,维护朝贡关系阶段及朝贡关系最终形成阶段。研究辽与高丽朝贡关系的建立对研究东北亚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胡丹 《阅读》2023,(71):20-21
以实践的方式,通过行走体验诗词里的山水旅程,通过探寻触摸诗词里的草木情深,通过编演感悟诗词里的活泼故事,让儿童在经历中遇见诗词的美好,在诗词学习中实现情感的真实体验、思维的深度拓展、素养的层叠式提升、意志的自我形塑。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诗名、词名并盛,她诗词并举,诗词是她的心灵寄托,她用诗词记载了自身不凡的人生历程。其诗词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对丈夫的志笃深情和对祖国的赤子忠心。  相似文献   

5.
欣赏诗词书法作品可以欣赏书法艺术,也可以识读诗词内容,接受过程中表现出语图关系的变化。大多数接受者对苏轼诗词书法作品的欣赏分为三个过程:首先被书法书像所吸引,进入图像欣赏中,沉醉于视觉效果;其次对所书诗词内容进行识读,了解所写诗词的内容;再次将两者放在一起去欣赏,书法与诗歌在迭代中达到更高的融合,欣赏者获得双重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6.
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用诗词描述历史事件和史实,使历史课堂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用诗词概括历史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加深学生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印象;用诗词创造情感氛围,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等,论述了历史教学引入诗词,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文学情趣等。历史教师应利用诗词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文证史,借文释史、开辟历史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营造诗画的美学意境,旋律之美深化诗词的美学意蕴,和声之美深化诗词的美学意蕴三方面来分析黄自声乐作品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的文学体式之一,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应作不同层次的定位。本文就如何理解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小学古典诗词全息教学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前后的延伸与拓展,积极调动各种学习资源,创设有利情境,实现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的充分互动及多元探究,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词是智慧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考察、思考、总结中创作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蕴涵着大量的优美的地理景观以及地理信息。本文对古典诗词中蕴涵的地理知识及古典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分析后,对运用古典诗词进行地理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