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才能获得发展和进步。因此,如何控制教学内容(材料)的难度便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模式对教学难度的阐释略有差异,但归纳起采都主张新知识应该难度适中,以便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能把它“同化”或“顺应”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从而促进自身潜能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
1.“生成性”教学简析  建构主义的学习心理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学习是学习从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它是一种生命实现的过程,是符合学生生理与心理实际特点的渐进的生成过程。根据这些理论,笔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学生的“生成性”发展研究,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从而提出了促进学生“生成性”发展的教学框架(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3.
以“读思达”教学法为导向的课堂,可让学生经历课堂教学过程后,掌握问题研究基本流程,有助于提升自学能力。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自主整合知识,构建知识脉络。由于高一学生初次学习有机,对有机学习有畏难心理,因此,基于“食品中的有机化学”为教学载体构建“读思达”理念指导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科知识和认知思路的结构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推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深度学习等核心素养方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义“教学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佑清 《学科教育》2002,(3):1-4,11
现行教学概念将教学理解为“知识教学”,由于知识教学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价值的有限性,致使它难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学不应只是“知识教学”,而应成为广义的教学,后将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资源的教学都列入“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5.
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难点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认识:必须基于学习方式的变革来探究学生自主学习面临的困难和教师导学的难度;从提升生物学素养的高度,挖掘“非教学难点”内涵;要充分重视教师素质对教学难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促进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参与等多元的学习活动进行了探索,认为生物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掌握网络教学的有关知识,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发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学中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实际,努力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科学民主地组织学生协作探讨,从而攻克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6.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可划分为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好的教育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维果茨基的这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生物教学的启示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搭建知识建构的“脚手架”;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采用问题解决教学;创建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探索的情境。提供“开放”的素材,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得到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强调“重新确立直接经验的价值,构建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课程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摈弃过去那种从概念到概念,就概念讲概念,直接将教科书的概念知识搬给学生,这种像蚂蚁搬家式的教法早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适合时代前进、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积累主动地积极地去认识概念、组织和重新组织数学概念,重点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认识过程中去优化组合,去再认识,去再建构,实现意义重构的目的。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体验情感,转换态度,激发好奇心,促进求知欲,逐步确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方曼华 《双语学习》2007,(7M):55-56
本文结合现阶段高中生的构成特点和教学现状,指出分层次教学“分层不分班”,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语言知识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备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根据学生各自心理特征,语言知识,接受能力,有区别地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庆运 《文教资料》2010,(10):65-67
赞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随着学生水平从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转换相应提高难度,引导学生逐步向更高目标前进。同时,把教学内容的重心转移到学科的知识结构上.就能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得的知识能融会贯通.也就加快了思维发展过程.促进心理机能的早日完善。文学教育、情感熏陶受到语文教育家们的重视。这与发展性教学理论中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是基本相通的。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它总是与学生自己的“体验”分不开的。本文作者就前苏联赞可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影响和启示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及其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说。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研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我们当今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施继明 《四川教育》2001,(12):29-29
学生的自我学习探究过程,是他们科学实践、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志趣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小,教师应采用学生自我学习的探究策略,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牛主动的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上动获取知识,促进自己的主动发展。 一、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源于课本,会读书就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帅在教学时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指导他们读书,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本内容,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每道例题的后面,都有“想…  相似文献   

13.
深入课堂发现,学生不经历探索,通过教师讲授轻松获得的知识,容易遗忘。为促进学习的发生,借鉴“有效失败”教学模式,在小学五年级Scratch教学中开展教学研究。围绕循环、移动、坐标控制等内容展开三轮教学,根据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适时做出调整。最后,通过作品分析了解学生作品多样性及有效性等,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态度,借助访谈考察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感知、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及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发现,学生的目标技能掌握与迁移情况较为理想,整体比较喜欢“有效失败”教学模式。根据课堂观察,教学中在探索时间、内容难度、先前知识、支架提供等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地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概念教学一直是重点与难点,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以阿伏加德罗命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学习难度大,可以通过大单元教学的合理安排与铺垫,在单元教学中突破该难点,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和落实课标的有效措施,是对传统的单元内容进行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有助于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如何”的问题。大观念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通过勾联各知识板块,重组调整教学难度和时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发展教育是第一要务。在新的教育观和质量观的指导下,对待具体的教学工作要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激发式教学法”则进一步解决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完成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因素,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学生重在自主学习与实践,最终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一次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毕业测查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其突破口之一是教学评价的改革,“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新形式的命题,要求学生根据卷面提供的数学情境,提出和解决若干数学问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教学,由传统地“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到更多地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探索、创造“做数学”,是现代数学教学观对数学教师的新要求。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下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走进新课程,贴近新《课标》,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牢固记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获得比较完全的认识。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本文拟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自己经历的教学案例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种“实践”,需要教育者具有“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然而,因其缄默性、动态性、情境性、个人性等特点,对这种知识进行研究有很大难度,因此也不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倡导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探求问题,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收获,确有所得。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