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这就需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既有所"需",也有所"困"。必须构建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包括建立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合作机制、大学选拔人才的多元机制和大学高中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2.
思维教育活动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课标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由此,思维教育,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教育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其价值以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基础教育,是培育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完成阶段。基础教育的第一基本属性是"公共性",第二属性是"基础性"。作为基础教育范畴的高中教育的使命在于奠定每一个学生人格发展与学力发展的基础,"学会做人"。20世纪的《学习权宣言》(1985年)标志着世界基础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高中"时代进入"大众高中"时代。"大众高中"强调所有学生"共同的基础教养"绝不是"平庸教育",而是"卓越教育"。国际上对"卓越教育"的解释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保障每一个学生能够达到他所能达到的发展高度,就是"卓越",这也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定位和培育创新人才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提倡发展创新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就体育而言,传统的体育教学单纯强调让学生掌握"双基"。这种教育的结果只能培养出一批"机械模仿"或"盲目练习"的劳动力。培养创新能力不但要求学生完成"模仿性"的练习,而且还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开展并推进创新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前高中体育迫  相似文献   

5.
一、"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 "创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创造新事物(产品)"或"开辟新天地(境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创新"与"创造"等同使用.而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 创新教育的归宿是创新人才.一般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无法回避的一道艰深命题。破解这道难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融通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是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确立的关键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高中与大学如何能更好融通,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清华论坛上,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抛出议题。"清华论坛"是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走进大学"的首场活动。论坛上,清华大学校长、教授和北京市知名高中校的校长们,围绕高中与大学如何联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各抒己见,提出了一些融通之道。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就是指创造性地运用艺术性、科学性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的教学方法.高中体育课的教学也必须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全面素质教学,抛弃传统的"应试"教学,只有创新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高中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参考》2011,(4):15-15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李燕斌 《家教世界》2012,(12):65-66
本文从当前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开始着重论述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指出培养人才最重要是培养创造力",为培养创造力而教"已成为教育的倾向。揭示与传统"应试教育"相比,创新教育是以开发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于波 《考试周刊》2008,(10):200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  相似文献   

12.
谢维和 《辽宁教育》2013,(8X):28-29
<正>高等教育与大学的改革发展是一件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它不能仅仅"往上看",瞄准国际前沿与世界一流,追求更高层次的标准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知识创新;它也应该而且必须"往下看",切实了解、尊重和紧密联系中等教育的实际,特别是高中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中教育从终结性教育到预备性教育的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与高中教育关系的变化,已经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随着高中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大,高等教育或大学与中等教育或高中教育的关系,已经逐步从过去的"选拔性模式"转变为一种"共生性模  相似文献   

13.
民族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改变对"创新"一词的认识一谈起"创新",人们就会认为这是科学家的事,不是学生们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高中课改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龚玲 《教书育人》2012,(8):34-35
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来说,中学创新教育所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应该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养成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二是应该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能够  相似文献   

16.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是未来十年北京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此,首师大附中成立了"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我校"高中创新教育实验班"具体目标有三点:一是培养具有远大的胸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科学严谨治学态度的高素养人才;二是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求真求实的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关系到能否切实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平等意义上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互尊互爱",是一种平等、民主、双向信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五章对高中阶段教育明确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能  相似文献   

19.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已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世界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而创新作为时代的主流,国家与社会在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以及创业人才的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方面越来越重视。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为主要目标,建立更加实用的教育体系与更加专业的学科系统,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通过构建创业文化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的创业方向,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简单地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义为单独的"工具型人才的培养",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其相关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这不能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融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因此,文章从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培养平台等四个方面探究高职教育中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