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图时代”引发的视觉疲劳,让人们开始回归最初的信息传播方式——“口耳相传”,这里解释为“读”和“听”,而读报节目恰恰满足了受众放松眼球,获取信息的强烈需求。与电视读报节目相比,广播读报节目因广播媒体超强的“伴随性”而具备了彻底放松眼球,调动耳朵的可能。那么,广播读报节目如何长足稳健地发展,不妨侧重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类型化音乐广播是从传统综合广播中分离出来的,它改变了分时段固定播出的形式,不再将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节目集中在一个频率里,而是围绕音乐艺术,以音乐主题贯穿广播的全过程.类型化音乐广播有针对性地选择受众类型,因而能有效锁定受众需求,提高受众忠诚度.类型化音乐广播定位传播价值,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引导广播媒体应对新媒体竞争,实现由传统广播向类型化广播转型.河北张家口品味音乐广播是地方音乐频道的一个品牌栏目,作为典型的类型化电台,它凭借三个第一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同,包括第一家“节目减法,广告加法”电台、第一家“完全公司化运作”电台和第一家“19小时音乐不间断”电台,在类型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国际互联网于上世纪90年代崛起,被视为是新兴的第四媒介,不但造成信息及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对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宽带通信系统(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建立,融声音、图像、资料于一体,并具有储存及交互功能,媒体的在宽带系统下的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被称为是媒介的“大汇流”。这诱使其他传统媒介争相投入此一新的领域,广播也因此迈入了数字技术时代,在新兴媒介冲击下,广播经营策略因听众的需求也起了极大变化。跨媒体竞争的“大汇流”现象也成为台湾传播新的课题,不同媒介间的市场定位及传播特质,使得阅听人有更多的媒体使用选择,得以更宽广的角度衡量各种信息来源,产生复合式的媒体使用习惯,形成多元化的传播环境,另一方面也因为受众对媒体的个别依赖,而产生阅听人的“市场区隔”。究竟广播事业加入“大汇流”行列后,阅听人对广播的接收选择有何改变,本文将以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就此主题进行初探研究,除了关注台湾广播事业在跨媒体竞争下,新旧媒体受众是否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并以“市场区隔”的角度审视阅听人的分众市场现象,归纳市场区隔化经营的广播事业共同特色。  相似文献   

4.
邵宝钢 《视听界》2009,(1):101-101
广播媒体要在新一轮的竞争态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观点含量是其在“窄”中做“宽”,在“薄”中做“厚”,在“泛”中做“强”的关键,是广播让受众要听、好听、耐听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王玲 《新闻采编》2005,(6):34-35
近几年来,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和耳朵。作为我国广播大家庭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市一级广播,节目改革与创新一直备受关注。广播新闻性节目是地市电台的龙头,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此类节目如何“揪”住听众耳朵,已经成为广播人不断探索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09,(5):F0003-F0003
江西音乐广播是江西省内最早开办的专业广播,拥有众多精通音乐的专业主持人才。策划播出的节目个性独特、影象鲜明,广受都市人群、中高端听众的喜爱。江西音乐广播擅长用高品质的音晌来伴随、丰富人们多彩的生活,被听众和业内誉为“听得见的色彩”。江西音乐广播在南昌的频点是FM103.4。“听见色彩,听见103.4——江西音乐广播!”“好音乐,好心情,江西音乐广播!”等彰显个性的宣传语,既是江西音乐广播人的最高追求,也是无数听友的温馨感受。  相似文献   

7.
对广播音乐节目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这三点与广播媒体的基本特征是相通的。有人说,音乐主要是给人听的,听可以更好地引发听众的联想和想像。因此,音乐声源与广播传媒的结合会获得极富魅力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报纸上的文章是写给人看的,广播里的稿件是播给人听的。一个用眼睛看,一个用耳朵听,这在语言的运用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广播稿写出来,不符合“听”的要求,听众听不懂,就会削弱广播宣传的效果。因此,要  相似文献   

9.
广播是一种作用于听觉的媒体。特德·怀特、埃德里安·默本、史蒂夫·杨格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一书中发出“为耳朵而写”的呼吁。他们指出:“广播记者在准备稿子时就必须始终考虑到耳朵。”广播新闻要为“听”而写,必须注意做到“上口”和“入耳”,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广播是通过电波靠声音进行传播的现代化传媒工具,它的特点是只可耳闻,不能目睹,而且稍纵即逝。因此,广播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广播语言必须做到口语化和规范化。广播与电视、报纸、杂志不同。广播是靠耳朵听的,用耳朵听比起用眼睛看,在接受上有些困难。人们在看书或看报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一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句子,可以多看几遍,直到弄懂为止。听广播就不同了,听众没有听懂,播音员还是要继续往下播,不会停下来,听众一句话听不懂或者是一个字没有听清楚,就会影响到对整篇稿件内容的理解,甚至还可能发生误解。同时,广播听众比起…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的广播阵地,日渐被大量成人广播内容及广告挤掉。广播节目的“去儿童化”过程,折射出中国受众接收信息的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而相关的拯救政策,能否帮助电台抢占少年儿童的耳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定时播报、线性传播——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这种“我播你听”的方式是媒体“传一受”时代的典型广播方式。随着受众对个性化要求的提升,媒体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嬗变,广播在突围中走向“窄播”。频率专业化的浪潮之后,打破线性传播的“我播你听”变为“你要听我才播”,是由“传一受”向“受一传”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而在这其中,广播媒体与时新媒体的两个联姻最为引人关注:一是与网络的联姻,一是与电话(包括移动电话)的联姻。与网络的联姻从最初的电台将文字资料上网到在线直播、点播的出现,再到如今网络电台的初起;与电话的联姻从最初的热线电话到手机短信互动,再到今天的电话拨打特服号听广播。本期的特别策划,我们就撷取广播与网络、电话最新的动向——网络电台和电话听广播,聚焦广播界这两个鲜嫩的“小荷尖角”。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文艺占据广播的半壁江山,广播人不能不经常考量广播文艺怎样才能繁荣的问题。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理解“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的教诲,联系河南广播文艺发展的实际,我们感到十分亲切。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把耳朵贴在人民的胸脯上,听一听他们的声音。”广播文艺工作者才能把握正确方向,创作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一、心里装着人民,才会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广播文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14.
广播是惟一非视觉性的伴随式传播媒体.如今受众的眼睛太累了.而堪称“绿色”媒体的广播有着得天独厚的非视觉性及伴随性优点,受众可以利用广播这方面的特长,把耳朵“竖”起来,既可发挥广播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及音乐欣赏功能,又能解放不堪重负的眼球,还可伴随着强身健体等活动,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应当为受众广为共识和充分运用.解放受众眼睛,为受众眼睛减负,广播媒体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并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5.
当今媒体惟有广播只靠声音传播,被受众称为"耳朵媒体"。怎样把广播办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型媒体?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策划各种新闻活动,才能让受众真正参与进来,以耳闻目睹感受体验型广播。本文提出地方广播应从四个方面寻求突破:加强广播民生服务、观照社会特殊群体、打造广播品牌、强化广播突发性报道。  相似文献   

16.
广播广告是一门听的艺术。单一依赖声音,诉诸听觉来传播信息既是广播广告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是其自身的局限所在。这种局限对广告音乐的运用同样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作为广播广告的三大要素之一,广告音乐可以起到深化创意思想、塑造环境氛围以及配合广告表达广告内容等功效。广告音乐运用得当,可以充分调动受众的审美愉悦情绪,带动其展开丰富的联想,增加广告本身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7.
黎佳 《中国广播》2006,(2):69-72
本文试从受众、节目、市场三方面通过比较北京电台音乐广播与中央电台音乐之声这两个国内代表性音乐广播的定位,结合广播发展史、传播学理论及调查统计资料来分析二者突破同质化、寻求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从而对我国音乐广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星 《新闻窗》2007,(4):100-100,107
我国的广播电台自20世纪20年代创办以来,就以传播快捷,受众广泛,感染力强,功能多样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但是近年来随着报纸、电视行业的壮大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与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广播也因此而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主持人的灵魂作用,让广播锁住更多人的耳朵,成了当今广播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播广告制作是把广播广告文案转化为声音的一个过程。它考验了制作人对文案的理解及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将广告音乐、音响与广告词合理配合?如何展现广播广告独特的声音魅力并产生视觉上的丰富联想?我们以为在广播广告制作中应该重视“三要”标准,即:广播广告制作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广播广告制作要激发受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徐蓉 《声屏世界》2006,(3):56-57
省级广播传媒面对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农民,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的互动,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两者互动的主、次关系,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互动的频度加大,互动的过程加快,两者的互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省级广播传媒与农村受众互动关系、形式、内容的变化互动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过去省级广播传媒是单向传播,我播你听,我播什么,你听什么,省级广播传媒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是互动的主要方面,农村受众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是互动的次要方面。而现在,频率专业化之后,广播由“广”播到“窄”播,由“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