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辽宁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的现状与社会关注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辽宁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秧歌锻炼群体的性别年龄结构为中老年型,女性多于男性;职业以离退休为主,文化程度较低,个人收入不高;秧歌锻炼群体参与健身活动的形式以独自锻炼为主;影响秧歌锻炼群体的主要因素是缺少与居民生活小区相配套的活动场地、参加健身俱乐部的人数少、社会对秧歌健身群体关注程度较低;社会支持机制应从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服务机制、控制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秧歌锻炼群体的现状与社会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质的研究、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秧歌文化、秧歌锻炼群体及其社会控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原生态秧歌面临“类发展困境”,需要实现现代化;秧歌锻炼群体属于“普通获益者群体”或“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秧歌锻炼群体的社会稳定状况介于一般和比较稳定之间,尽管秧歌锻炼群体面临着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但他们对社会不安定因素所倾向采取的解决方式是理智的;对秧歌锻炼群体应采取必要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杭州、上海、济南、武汉、宁波等五个城市的276名健身健美的妇女的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部分城市妇女参与健身健美的动机主要有:健康动机、审美与自我完善动机、社交动机、尊重与能力显示动机。同时,在健身健美运动行列中,不同层次的城市妇女在动机水平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当前,影响我国城市妇女健身健美行为的主要因素是:项目的吸引力及锻炼价值、健康状况、闲暇时间、有无指导、有无场所等,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妇女健身健美运动的几点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储亚娟  张惠春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6):103-105,120
为了探讨健身秧歌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影响,研究选取了60名大学生进行16周的健身秧歌锻炼,对锻炼前后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身秧歌锻炼能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其中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更为明显。健身秧歌锻炼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社区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健身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文化学理论为基础,论述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健身需求,全面分析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锻炼时间、项目选择、锻炼方法等现状,进而提出现阶段在社区体育文化健身需求建设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不同职业人群的体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58  
运用社会学和现代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职业人群的体育现状进行多阶、多次分层抽样调查,获得了他们的职业、经济收入、体育消费、活动程度、参与者结构、锻炼时间、场所、形式、项目、体育动机以及体育健身要求等方面的数据,并进一步做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发展我国不同职业人群体育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为中年女性进行健身秧歌锻炼减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实验法对60名参加健身秧歌锻炼的肥胖中年女性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锻炼,中年女性的BMI、WHR、FAT%均有显著程度的减少,显示健身秧歌对该人群体形及体成分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健身秧歌是一项科学的理想的减肥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哈尔滨市秧歌活动人群中的女性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一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从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和经济收入来看,社会阶层不高。但她们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秧歌活动的参与热情高涨,具有较好的持久性。但目前存在政府、社会关注度不高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能够激起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对哈尔滨秧歌健身女性的关爱,为她们提供更好的健身环境和经济支持,真正为哈尔滨市女性营造良好的健身平台,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常州市部分社区健身路径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常州市部分社区的健身路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锻炼者的锻炼动机、锻炼的频次、持续时间,以及影响他们锻炼动机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社区健身路径设施进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重要社会因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不同群体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梳理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个体身体活动参与的作用路径,发现:(1)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身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青少年、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身体活动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2)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社区环境(体育活动设施、社区学校条件)、家庭因素(家庭物质环境、家庭成员身体活动行为)、久坐行为、超重或肥胖、锻炼动机(锻炼意图、自我效能)等因素对个体身体活动产生影响。(3)当前关于社会经济地位与身体活动关系的研究存在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测量混乱、社会经济地位影响身体活动的理论构建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城镇居民体育行为调查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城镇居民体育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具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和行为,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较高,锻炼时间较长;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提高运动能力,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调节情绪;喜爱参加的运动项目是步行、健身操(舞)和秧歌、跑步、球类运动;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和家务忙,缺少活动场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体育活动的频度、时间、项目、健身目的等方面具有异同性。  相似文献   

12.
滑冰课一直以来都是东北地区普通高校冬季必修课之一。对东北地区普通高校滑冰课程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东北地区高校滑冰课程开设的不利因素,阐述东北地区高校开展滑冰课程的优势所在,旨在构建东北地区特色的高校滑冰课程,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琦 《体育科学研究》2010,14(4):107-111
为了更好地鼓励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学科类别、体育运动兴趣和体育运动计划性对学生体育运动强度有显著的影响;年级、经济条件、参与体育活动年限、体育设施满意度、体育工作重视度、平时体育活动人数对学生体育运动强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宁 《体育学刊》2012,(1):31-34
对1996、2001和2007年我国3次群众体育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多;有职业的与已婚者参加锻炼的增多,无职业的与未婚者减少;每周参加2~3次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上升;"健身走"、"跑步"是主要锻炼的项目,以"单位或住宅小区体育场所"为主要锻炼场所的人数比例呈增长趋势;影响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性因素所占比例下降,客观方面因素呈现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参与体育的认知、动机、消费水平、行为内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体育参与情况,同时也分析出影响他们参与余暇体育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独立学院大学生余暇体育投入改革和发展提出经验与借鉴,也可为独立学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省天水市的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问。了解了城镇化后的失地农民在对于体育的看法、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现状以及影响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因素等。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占到了22.3%,并且有92.8%的失地农民是喜欢体育运动;有89.2%的失地农民认为需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而体育参与的动机有60.7%是强身健体;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组织大部分是属于个人组织占到了74.1%;失地农民一般参加体育活动的地点在公园绿地与公路边;影响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因素主要有场地设施的缺乏、无人指导、活动环境差、无人组织等。  相似文献   

17.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我国城镇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对策,为我国城镇农民工体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诱因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诱因,采用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量统计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训练诱因分为4个公因子,即学业状况因子、内在倾向因子、身份转化因子和外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回族集中地昌吉州、伊犁州及焉耆县各年龄段的回族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回族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状况不容乐观;回族女性总体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且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广西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对体育锻炼的意义的认识、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以及阻碍因素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