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有无运动响应的T2DM患者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粪代谢物特征,探究患者运动响应与肠道菌群代谢间的关系,推断其影响机制。方法 随机招募16名T2DM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进行为期6周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提前3周收集受试者HOMA-IR数据并计算典型误差,基于此将受试者分为运动响应组(R组,n=9)与运动不响应组(NR组,n=7),对比2组受试者的肠道菌群特征与粪代谢差异。结果 (1)干预后R组α多样性出现升高,显著高于NR组。(2)R组菌群关系更复杂、稳定,其关系网络特征在干预后进一步增强。(3)2组优势菌群差异显著,R组主要包含克里斯滕森菌、青春双歧杆菌等,NR组主要包含韦荣氏球菌、大芬戈尔德菌等;组内的显著差异仅在R组中出现,主要包含瘤胃球菌、芽孢杆菌等。(4)R组优势菌群的关联代谢物主要包含花生四烯酸、正缬氨酸等;NR组优势菌群的关联代谢物主要包含L-谷氨酸、2-乙基乙酸等。结论 T2DM患者的运动响应与其肠道微生态联系密切。运动响应者肠道微生态更为稳定,包含更多与糖脂代谢、胰岛素代谢、肠道炎症改善正相关的优势菌群,这些菌群的丰度变化可能是运动响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了解早期大负荷量专项训练对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机能状况的影响,为青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的早期专项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对国家跳水队和北京跳水队6名少年女子运动员(12~14岁)与7名青年女子运动员(16~22岁)冬训期间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测试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结果:少年组运动员冬训期间每周平均专项训练总量略高于青年组运动员,冬训期间除了红细胞数显著高于青年组运动员(P<0.01),血尿素显著低于青年组运动员(P<0.05)外,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和血皮质醇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负荷量跳水专项训练不会对少年女子跳水运动员身体机能带来明显异常影响,因而对运动员的生长发育也不会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跳水运动员可以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但应根据运动素质发展规律和运动员个体发育水平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在青春期阶段尤其应注重发展爆发力素质,适当发展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测试了8名男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2个月冬训期间训练前、中、后血液中Hb、BUN、血睾酮和铁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一个月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的HB和血睾酮均明显低于冬训前(P<0.05);BUN明显升高(P<0.05);铁蛋白明显下降(P<0.05)。冬训两个月后,除铁蛋白外,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表明训练负荷的安排是适宜的。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在奥运会实现了零的突破。但是,男子场地自行车训练水平依然很低,同国际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为摸索场地自行车训练规律,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本试验测试了8名男子自行车场地运动员冬训期间不同阶段Hb、BUN、血睾酮等指标并分析了其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竞走速度是所有关于竞走运动技术和特征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所有竞速项目最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2运会男子、女子20km前8名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探求中国竞走运动员速度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竞走运动员参加2015世界田径锦标赛和2016里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速摄影机定点拍摄了2000年全国竞走锦标赛女子20 km竞走比赛前7名运动员的技术影片,并采用"TYF-2"型影片分析系统对影片进行解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程(10 km)的一个单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当今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共性技术特征.结论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腾空时间为(48.8±9.8) ms;重心上下起伏距离为(6.0±1.3) cm,7名运动员身体重心的最高点均出现在支撑腿脚尖离地时,身体重心的最低点出现在垂直支撑时;前腿在触地瞬时的膝角为181.0°±2.0°,垂直支撑时膝角为185.7°±3.4°, 并保持157.0 ms的膝关节完全伸直状态,直至过渡到身体重心垂直面;优秀运动员均采用"足踵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着地技术,以及后蹬腿脚尖离地技术,符合当今世界竞走运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竞走     
G821.19 20023297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A study on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female walkingracer in China[刊,中,A]/张德荣,赵志玲//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4).-34-36,70表1参6(XG)女子//竞走//全国锦标赛//技术分析//重心//腾空时间//角度采用高速摄影机定点拍摄了2000年全国竞走锦标赛女子20km 竞走比赛前7名运动员的技术影片,并采用“TYF-2”型影片分析系统对影片进行解析,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程(10km)的一个单步的各个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20 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结构及训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决定我国女子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功能的心理训练结构及心理训练实施进行研究,认为女子20 km心理训练结构包括基础训练要素(训练依据与准备要素)、核心训练要素(训练操作要素)及支持训练要素(训练保障要素),求出核心训练要素各心理变量与竞走成绩相关关系、数量关系;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实施及实施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田径优势项目竞争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IAAF公布的各项目世界最好成绩,筛选在中国田径优势项目中,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中国田径优秀运动员在2003年至2007年之间比赛成绩,运用Excel 2003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趋势分析和指数平滑等方法,对中国运动员竞争实力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中国运动员在男子110 m栏的竞争中有一定优势;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获得奖牌的可能性较大;男子20 km竞走运动员在该项竞争中,占有较明显的集团优势;男子50 km竞走和女子20 km竞走有望冲击奖牌;女子链球运动员获得奖牌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的冠军运动员和10名一级运动员的一般和专项灵敏素质进行为期6周冬训,并对6项技战术指标进行冬训前、后对比测试分析,结果发现,经过灵敏素质的专项训练,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的一般灵敏性和专项灵敏性具有显著提高;大级别运动员灵敏性的提高强于小级别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增强促使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次数增多;一级运动员技战术的运用次数高于健将级运动员,大级别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次数高于小级别运动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灵敏素质训练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备战十三运会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控冬训前后各项生理指标,探讨和评价冬训引起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能力及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探寻科学化训练的有效性.方法:在冬训前后,对自行车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无氧功、体成分进行监测分析,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系数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冬训前后自行车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几乎没有变化;(2)女子运动员最大无氧功、30s平均无氧功和体成分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而30s平均无氧功呈现显著性差异,但有较为明显的变化.结论:(1)有氧代谢能力的优劣并不是影响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但对无氧训练后乳酸的消除起到积极的作用;(2)无氧代谢供能是影响场地自行车短距离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峰值功率和30s平均功率评价运动员冬训训练效果是科学的;(3)体脂百分比下降,而瘦体重增加,对提高运动员专项成绩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竞走技术的10个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统计学的方法、对1995年国际田联/锐步世界杯竞走赛女子10km、男子20km和男子50km3个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技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归纳出符合竞走规则新定义的当今世界竞走技术的10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上海女足在冬训期间周训练以及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中的内部负荷进行监测分析,探讨提高女足运动员训练效果方法。方法:用心率表(PolarRS400,芬兰)实时记录12名上海市健将级现役女子足球运动员冬训期间一周训练和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10场比赛的心率(HR)变化,采用Stagno算法计算训练冲量(TRIMP)。结果:(1)周一的TRIMP显著高于周二、周五、周六(P<0.01)和周三(P<0.05),与周四[显著高于周二(P<0.05)、周五、周六(P<0.01)]无显著性差异(P>0.05);周五的TRIMP显著低于周一、周二、周三、周四(P<0.01);(2)比赛的平均TRIMP值为316.59±22.80,显著高于大负荷训练课(P<0.05),比赛中80.2%的负荷刺激集中在高强度区间85%最大心率(HRmax)以上,显著高于大负荷训练课(P<0.01)。结论:(1)在女足准备期的周训练负荷安排中,赛前3~4天适合安排较大的负荷量和强度以提升训练效果;(2)女足联赛的内部负荷主要集中于高强度区间(>85%HR  相似文献   

13.
采用RSscan足底压力鞋垫测试系统,对山东省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技术周期足底压力进行采集,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竞走技术周期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女子竞走运动员着地阶段足跟外侧压强峰值最大,压力中心由外侧过渡到前脚掌,离地阶段前脚掌压强峰值最大,90%的受试者腾空时间都在模糊腾空时间以下,符合国际竞走技术要求.但大脚趾扒地力量太小,不利于后摆腿充分蹬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女子足球运动员剥夺睡眠前、睡眠剥夺后以及休息一定时间,部分运动表现能力的变化,希望可以通过研究睡眠剥夺后和睡眠剥夺正常休息后运动能力的变化,给予女子足球运动员出发外地赛场时间选择上的一些建议。方法:随机选取11名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11名受试者作为实验组进行睡眠剥夺实验。在剥夺睡眠实验前均进行30m冲刺跑测试。结果:实验组睡眠剥夺后,30m冲刺跑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女子足球运动员睡眠剥夺后,速度能力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全国竞走锦标赛成年女子20km竞走全程速度节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节奏是影响体能类竞速项目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访问调查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全国竞走锦标赛成年女子20km竞走全程速度节奏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此次比赛前六名选手呈现出的速度节奏是加速—调整—再加速—降速—冲刺;②年轻选手的战术选择存在较大问题,缺乏对个体竞技能力和竞赛环境的正确认识和把握;③与2007年相比,目前我国成年女子20km竞走项目处于全面落后状态,集团竞争力差,次最大速度下的耐力水平急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帕累托分析、比较研究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女子20km竞走实力格局,剖析中国女子在四届世锦赛中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女子20km竞走项目实力提升策略。研究结果:(1)从参赛规模和地理分布上看,世界女子20km竞走世锦赛发展规模陷入停滞阶段,参赛国家/地区、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欧洲参赛人数位居第一,但波动大并有下降趋势,南美、北美和亚洲参赛人数相近,变化幅度较小;中、乌、意、西和澳5国占参赛国家/地区总数量的十分之一,但参赛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前八名主要集中于亚欧地区,竞技实力格局呈现中国、意大利、巴西、日本鼎立局面;前八名和获奖牌国家/地区范围不断增加,竞争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从年龄上看,世界女子20km竞走项目参赛运动员的总体年龄分布比例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山峰”特点;前八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在27-28岁之间;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年龄跨度为:其余运动员大于前八名、前八名大于前三名,我国女子20km竞走项目存在老将和后备人才尚未交接成功、老将有运动损伤、年轻选手有参赛经验不足等问题。(3)从比赛相关特征上看,与当年最好成绩相比有一定下降...  相似文献   

17.
依据近几年国际竞走赛事中的统计可以发现,1996年新的竞走规则的实施,对我国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造成了巨大冲击,国际竞走界对“小步幅、高步频”竞走技术风格已经从有争议转变为不接受,国际赛场上不断有我国运动员被判罚出场的现象。针对我国运动员比赛中容易出现的技术犯规应重点研究髋关节运动技术,首次应用立体定点定机摄像方法对2003年全国竞走冠军赛女子10km比赛进行拍摄,选取前8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髋关节运动技术进行研究,剖析运动员髋关节运动技术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对髋关节运动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以24名国家射箭集训队优秀射箭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引入脑电非线性分析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运用脑波诱导技术探讨国家射箭集训队运动员备战第17届亚运会不同训练阶段中枢机能变化的规律。对24名被试运动员亚运会选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的脑电实时测试表明:亚运会选拔赛前的3个训练阶段测试中,冬训中期的顶枕区α频段功率值较冬训开始和亚运会选拔赛前2个训练阶段显著降低(P<0.05);冬训中期运动员5-HT水平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DA水平则有所下降(P<0.05);冬训中期及亚运会选拔赛前阶段,被试运动员脑电非线性参数均出现下降趋势,并且上述2阶段Lempel-Ziv复杂度均显著低于冬训开始阶段(P<0.05)。对最终参赛的8名运动员脑波诱导训练后脑电测试结果显示:8名参赛运动员综合放松度测试值始终呈上升趋势;脑内DA平均值有所提高,5-HT平均值则出现下降,脑电Lempel-Ziv复杂度平均值上升;8名运动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SAS得分和SCL-90总分在30天的脑波诱导训练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1)国家射箭集训队在亚运会选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中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变化与其训练负荷强度及负荷量的变化有关;(2)国家射箭集训队运动员大脑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在亚运会选拔赛前的变化最为明显;(3)脑波诱导训练在改善备战亚运会的8名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大脑中枢机能与大脑高级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优秀竞走运动员比赛全程的时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和3届世界杯竞走赛的男、女20 km和男50 km竞走运动员比赛分段时间的研究,分析我国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差距,影响成绩的主要时间指标.这对于了解我国运动员的比赛状况,以及和主要对手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等,为运动员改进技术,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对策,掌控训练强度,检验训练效果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保障;也可对继续构建和完善竞走的高水平训练平台以及今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7年初我国优秀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120名在秦皇岛国家篮球训练基地冬训前、后的下肢力量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我国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现状和本年度冬训的效果.并与2002年、2005年相关成绩进行比较,发现训练中存在教练员、运动员认识不足,训练方法单一,忽视专项力量训练等问题.建议学习先进训练理论,合理安排力量训练,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