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作为一名北方农村出生的戏曲演员和地方戏曲剧团有关演出事务的负责人,十几年的农村演出使我对北方农村戏曲演出市场,特别是北方农村戏曲观众的欣赏心理等,有了一些比较深刻的认识、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演剧艺术-戏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观众的流失和演出市场的萎缩.随着戏曲观演双方的互动,戏曲原有的功能价值体系也在发生变化.经济因素的介入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面对新兴的观众阶层和观众心理的多维变化,戏曲艺术和戏曲演出应适应当下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适"度"地改变其演剧形式在基本保持民族演剧艺术特征的前提下,应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编、创、演的具体运作.民族传统演剧艺术产业化是摆脱"戏曲危机"的现实选择和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分析当前戏曲改革在校园戏曲教育中的得与失,在梳理当下戏曲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造成戏曲改革的现实原因:戏曲传承保护百家说、传统戏曲演出程式化的独特性、传统戏曲演出形式的多样性、戏曲改革失败的前车之鉴、对戏曲改革缺少必要的认识;提出了戏曲改革在校园的发展路径:多元共治理念引领高校校园戏剧发展、地方高校要建设大学生戏曲社团,拓展戏曲学生观众等,促进戏曲改革在校园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论戏曲的文化事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戏曲艺术社会属性的认识和定位,关系着戏曲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相关方针、政策的制定。戏曲艺术的社会功能、价值实现方式、艺术创作规律等,决定了它服务性、公益性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为此,在戏曲艺术的化事业和化产业双重社会属性中,化事业属性居于主导性、支配性、核心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窝班是进行戏曲教育、开展艺术演出活动的团体。南阳民间戏曲在清朝至民国年间之所以达到繁盛的峰巅,与供养戏曲窝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化现象分不开。民间戏曲窝班的供养既有官宦、商贾、乡绅,也有农民、孤儿院等其它社会角色。供养窝班的目的是自娱和娱人。戏曲的昌盛鼓舞了供养信心,窝班培养的名优效应又促进了戏曲的繁荣,二互为因果。在曲宴酬酢、张乐共听的过程中,窝班是推动戏曲臻于完美和催生新剧种的直接力量。但是由于受戏曲窝班班主、传戏师傅在化、学术、创新及市场经营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琐碎饾钉观念的影响和学艺人员较低素质的制约,地方戏曲未能器大道弘,限制了传统艺术经典剧目和艺术大师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云南戏曲谚语总结并保存了大量戏曲艺术经验,记录了观众的戏曲接受心理和戏曲观、反映了云南戏曲的演出习俗,具有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云南戏曲的内容主要由戏曲艺术经验总结、表演习俗、观众评论组成,特别在戏曲谚语中表现出以德为先、惩恶劝善、情为主导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是一部简化了的云南戏曲史,对研究中原主流戏曲文化对滇剧及云南少数民族剧种的形成演变、滇剧及云南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变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三门峡地区民间传统戏曲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笔者认为,三门峡地区之所以能创造出以扬高戏、道情皮影戏、蒲剧、眉户等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瑰宝——民间传统戏曲,这离不开使其生存发展的良好民间文化生态空间。探究能使其良好生存和发展的民间文化生态空间,揭示三门峡地区传统戏曲产生和传承与其人文的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也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戏曲是一种文化复合体,承载民间原生文化形态,也有文化精英的政治和道德诉求,是集大传统和小传统为一身的艺术种类。戏曲研究涉及到戏曲创作和演出、传播和接受以及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民俗等多学科门类的知识,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才有可能对戏曲发展和流变有一个大致清晰而准确的认识。这就是戏曲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后期戏曲演出查禁个案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是戏曲艺术发展的繁盛时期,也是戏曲文化管理较为严厉的历史时期之一。在考察明代中后期的戏曲艺术演出史时,发现明代中后期的执政者虽然没有颁布戏曲艺术的查禁法令,但一些朝廷重臣及地方官对于戏曲演出的管理依然严格。文章考辨戏曲演出史料,发现魏校、甘士价、刘宗周等曾经查禁戏曲演出,对于戏曲文化的发展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戏曲导演艺术把演员的台词、动作和其他多项舞台表现手法组织起来,使观众感受艺术熏陶。戏曲导演必须在戏曲艺术形式的框架内进行演出风格、情景意境的创新,处理好演员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广大观众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有剧种"延津二夹弦"要走出困境,应对市场的挑战,就必须开发与培养二夹弦戏曲艺术的演出市场,依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实现自我发展。文章论述了二夹弦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延津二夹弦作为戏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对延津二夹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等方面内容,探讨了延津二夹弦和旅游业联姻以求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以期为延津二夹弦戏曲艺术在文化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柳子戏传统剧目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广泛而多姿。类似电影蒙太奇的叫板式、相似式、平行、交叉、复现式等各种学蒙太奇技法的使用,使柳子戏成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特例。柳子戏蒙太奇与西方电影蒙太奇互不影响,各自独立发展的事实,为今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戏曲的学价值带来了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证券公司总是面临着市场风险。证券公司要发展,就必须控制风险,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也就是要实现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证券公司要充分运用风险值、压力测试等技术工具,了解市场风险程度,制定出严格的政策、程序和内控体系,从而保证公司业务得以平稳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雅谦  谢英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1):78-81,88
历史上制约闽南梨园戏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是来自于梨园戏班的内部"固守旧制"因素。几百年来,梨园戏班在演员的年龄、表演科步、戏曲内容的构造,特别是口授身传的师承关系上,执着地固守着从先辈那里留传下来的一些"遗规",较少变革。而潮剧和莆仙戏,则在发展中多有变革,指出这对于思考梨园戏发展的制约因素问题应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咏剧诗歌是中国戏曲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清代乾隆之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批化修养较高的知名人士和戏曲专家运用这种形式进行戏曲评论、戏曲研究和记录戏曲活动,提升了它的艺术品位和学术价值,这不仅丰富了传统诗歌创作,而且为戏曲史、戏曲批评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广东汉剧与京剧同源异派,曾是粤东地区盛开的一朵鲜艳奇葩。为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的进一步完善与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外江乐班是本戏种早期形态赖以生存的土壤,而粤东四大戏班为外江戏的生发、传播与演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交流探寻其本土化历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危机.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必须建立财务预誓系统,它能帮助企业正确地预测、防范财务危机.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服饰在这门艺术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戏曲这门艺术可以说是一门装扮角色的艺术。在演员和角色之间戏剧服饰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象征性、规定性、舞蹈性三方面来阐释戏剧服饰在整个戏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戏曲音乐中的器乐主要由吹奏类、弓弦类、弹拨类及打击乐类乐器组成,戏曲音乐中的器乐是为了剧本主题的体现、戏剧矛盾的开展,人物性格的塑造思想感情的抒发和舞台气氛的渲染而设,器乐伴奏对唱腔起到烘托作用,与唱腔、演唱紧密相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昆曲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新世纪的命运必须得到重视,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式虽有很多,但最可持续的是文化市场。苏州市兰芽昆曲艺术剧团努力培养观众、勇于走进演出市场的行动为昆曲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政府、剧团、市场与观众的关系值得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