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问题,从五个方面给予了解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纲领性构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权利性构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回到文化的精神建设和精神创造。  相似文献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建设一直是困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着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期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如何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财政支撑、群众自发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事关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成败。2012年6月25日至7月1日,笔者随湖北省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宣传文化班第三调研组到大冶调研,经与市有关部门座谈,并实地走访大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金牛镇、灵乡镇、陈贵镇文化站馆及村文化中心,与有关负责人进行交谈,对大冶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情况进行了系统了解。充分认识了大冶在此方面创造的有益经验,以及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隐忧。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新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一些设想,以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和指导我国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在对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诠释、解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涵盖需求、供给、保障和评价体系的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体系,并对框架体系内的各组成要素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框架是一个涉及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产生、形成、实现和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对我国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框架的构建,不仅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理论支撑,进而推动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吉林省的志愿服务发展进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文旅志愿服务体系迫在眉睫,首先,应充分认清文旅志愿服务在公共文旅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解读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紧跟公共文旅事业发展新形势,从思想上认同完善文旅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其次,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支撑,建立具有"吉林特色"的文旅志愿服务体系制度.工作重点应放在以往并不受重视的环节.过程中要切实增强制度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为体系的形成打牢制度基础.最后,以"吉林特色"为切入点,充分发掘吉林省的优势和特点,在完善原有体系的基础上,敢于创新,健全各类机制.搭建具备整体统筹管理能力的联盟平台,实现全省文旅志愿服务事业的资源共享,让文旅志愿服务助力吉林省公共文旅事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民权的赋予与实现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本内容,民众不仅是文化服务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服务提供的参与者.将文化民权定义为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的同时也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不只是一项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对基本民权的尊重与保障.通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社区参与实践,使公民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确保城市向民众提供充足的文化空间,正是文化民权实现的一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围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阐释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及目标任务,并从明确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构建非均衡的公共财政政策、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主体多元协同互动的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格局、制定“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国家标准”、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夯实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基础、健全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评估和监管、监督机制等七个方面构思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行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起着基础决定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力,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在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内在要求是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原来的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对建立我国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理论支持。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要构建有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探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公民的体育权利是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理论基点和终极目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则是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方式和有效途径。公民参与是实现民主和维护公民体育利益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有助于公民表达自己的体育需求,而且也是公民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公民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阐释公共体育服务、公民参与的涵义以及公民参与的可行性、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公民体育权利与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法律保障问题,提出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公民参与的宏观条件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