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个人建构主义转向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今建构主义的发展趋势。社会建构主义主张,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同个人建构主义划清了界线。本文论述了社会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价值;探讨了知识建构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教学创新的意义,指出社会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学创新是值得我们追寻的。  相似文献   

2.
匡勇兵 《文教资料》2007,(8):145-146
知识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看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集体协商的结果。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学生、学习情境和知识四个要素。本文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重点分析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互动“对话”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范式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存在本质主义范式和社会建构主义范式的分野。前者试图探寻教学与科研之间内在的、确定的本质关系,后者则试图描述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社会建构性。我们应舍弃本质主义的研究范式,同时扬弃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4.
作为建构主义思潮的重要流派之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强调意义的社会建构,学习的社会情境、社会互动以及协作与交流等.这些主张与网络学习的策略设计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本文旨在通过阐述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揭示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网络学习策略设计原则,揭示社会建构主义在指导网络学习策略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集体协商的结果。学习者、情境和知识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情境之间以及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构主义把批判理论和知识社会学的立场应用到课程研究中,认为课程是经由社会建构而形成的,学校合法知识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经过不断的冲突、调和而形成的.但由于社会建构主义对课程本身的社会属性缺乏深入的研究,对社会结构如何影响课程这一课程社会学的本源问题上没有提出系统的解释框架,受到一系列的质疑和批判.课程社会学领域出现两种超越社会建构主义的尝试:一种为对现代性与课程内容之间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的现代性模式;一种为吸收涂尔干社会理论对结构与课程、课程的社会属性进行深度研究的新涂尔干主义.这两类研究超越了仅仅把课程认为是不同社会力量之间互动的结果的认识,对课程自身的社会属性和获得机制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课程社会学的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研究立场的转变,而是深层的知识论转变.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理解科学知识与其科学活动的新模式.从基本范畴看,建构主义强调的"自我-他者-物"的合理重建有可能整合主客二分(符合论)与主体间性原则(共识论)之间的对峙;从知识谱系看,建构主义强调的"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的解释循环有可能超越"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的对立;从学术策略看,建构主义强调的"包容他者"或"正题-反题-合题"的发现模式有可能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和"对称原则"的两难.也许,辩证的科学哲学并非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与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是具有不同思想倾向的建构主义,作为学习理论,他们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各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学习观上的分析,比较,希望能更好的将这两种不同侧重点的理论运用于教学、教育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修正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与知识建构之间的联系,将社会资本嵌入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指出重视学生的社会资本积累问题,对学生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主客关系代表了近现代西方哲学对人与世界及他人关系的认识,是现代心理学赖以建立的基础预设。来自社会建构主义的质疑使主客关系的合法性危机进一步显现。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对现代主客关系的超越不是证伪或颠覆,而是先将其存疑、悬置,后在认识论层面以建构主义取代符合论,在本体论层面以建构本体取代物质本体或精神本体,在对人认识上以关系主义取代本质主义。主客关系的超越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新课改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有六种核心范式: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控制论系统观、对待中介行为的社会文化观点。长期以来。我国学生习惯于接受式教学。由教师将知识完整而直接的呈现出来,学生是存储知识的仓库,教与学、学习与实践是分离的。建构主义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邀游。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主动建构者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师、情境创设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社会认知理论经常被广大学者误解为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延伸,属于新行为主义理论阵营,其原因是他们忽视或未理解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和研究范式。文章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来分析社会认知理论,发现其基本研究范式、关键性概念和心理的建构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一致,因而社会认知理论应该是属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阵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社会建构主义吸引了诸多中国学者的关注。然而,很少有研究将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与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相比,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能否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教学实验证明新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同时提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英语阅读教学应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它与中职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为中职英语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审视中职英语教学理念的全新视角,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一、社会建构主义及其学习论所谓“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在这里指的是,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和理解是认识主体建构的。这种知识建构的活动是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作为个人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形成的。这样,在心理学中传统的以个人为单位来把握的知识与能力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如前所述的维果茨基开创的社会建构主义。我们的认知受到  相似文献   

16.
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一股重要思潮,其形成和发展对当今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积极的影响。本文在全面分析了社会建构主义四种主要教学模式(情景式、抛锚式、问题解决、交互式)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成人教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管理"并非一个独立学科,而是对社会内各个组织、各个人之间的利益和关系的调节,因此,社会管理的研究既需要具体学科提供策略和技巧,也需要伦理学做出普遍性价值指导。社会管理的伦理审视应采取规范论立场,确立建构主义方法、寻求基本社会共识,并在贯彻社会责任中推进。  相似文献   

18.
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与笔者在教学上的切身体会,本文分析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与建构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系统论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与学中的应用,及该理论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终身习惯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本质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人格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具有本质主义的特点。社会建构主义站在后现代的立场主,对本质主义的人格预设提出质疑、认为现有的人格概念只是一种假定,一种用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假设。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格是“关系”的反映,是社会身份的体现,是一种“过程性存在”。对这一新的人格理念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笔者做了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20.
外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包括动机、态度、归属、自我认同等,是语言学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视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英语教学实习为切入口,分析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实习经历对自我认同建构的影响,并探索研究对象对课堂人际关系的认识的变化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