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享受价值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价值 从哲学的角度看,价值体现的是一种关系范畴,即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所谓的教育价值,便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主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慧 《现代教育科学》2015,(2):44-45,58
中小学的生命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从理念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在理念层面上让学生了解生命、感知生命;其次,在实践活动层面上注重学生的体验,设置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展开生命教育的学科和管理渗透、开展相关生命实践主题活动以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个角度促进生命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学校中的信任之于治理共同体的诞生以及学校治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因为研究者的忽视以及信任本身的复杂,学校中的信任很少被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探索,有关信任的定位、基础、形式、功能等基本问题也经常陷入"概念沼泽".学校中的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产生于学校场域中社会关系的互动;作为一种关系性的社会现象,信任渗透于学校的不同层面.信任关系主要发生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是学校中的一种角色期望.这种期望可能来源于"先赋",也可能是情境"获致".学校限定了期望形成的情境,也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信任形式,即在学校相互依赖的角色关系中建立特殊的"关系信任".信任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在调整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在创立和维护学校团结以及整合多种力量等方面,发挥了其作为"粘合剂"和"润滑剂"的重要功用.  相似文献   

4.
工作流技术作为业务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热点。如何从正确的角度对工作流可信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成为重要理论研究课题。借助可信软件相关研究方法,在综合比较分析多个软件可信属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流自身特点,建立工作流可信属性模型,从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可测试性和工作流过程模型结构合理性5个方面对工作流可信性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以工作流可信属性中的可用性为例,从活动级、过程级、环境级3个层级对工作流可信属性分析方法进行说明,为解决工作流领域的可信性建模与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需要虽然具有不同的属性,但它们统一于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之中,它们不仅服从和服务于人的生活,而且它们的价值目标直接指向人的生活。道德是一种价值取向,道德生活本身是一种价值生活,而价值蕴涵着需要,需要是对价值的追求。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必须关注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机遇是一种具有重大价值的客观存在,对这种客观存在我们有必要从哲学的角度加以研究,从哲学的角度看,机遇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却能促使事物向着有利于特定主体方向发展的事物或条件。作为客观事件或条件的机遇具客观性,偶然性,价值性,时效性等特征。机遇的价值属性表明,无论在科学研究和发现中,还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机遇都起着重大作用。因此,我们要及时捕捉和利用好机遇。  相似文献   

7.
从类哲学看心理学的分裂与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分裂的根源在于对人性认识的分歧,科学主义心理学将人性视为物性,强调人的自在性和自然属性;人文主义心理学将人性区别于物性,强调人的自为性和精神属性。对人性的不同认识,促使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上尖锐对立。从类哲学的角度看,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没有上升到类哲学的高度。类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对人性的认识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所以心理学的统一应该以类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实践为研究的原则,以提升人的类本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新主题。从美学的角度看,和谐便是一种美;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对称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便是辩证的统一;从政治和管理的角度看,这便是一种公正和稳定,所反映的是社会组织的控制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试从"和谐"的历史认识与现实价值目标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国外各种现代教学理论,从所持的哲学观点看是各不相同的。从研究的重点和角度看也是各异的。但只要加以分析和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和共同发展趋势的。其主要表现是:一)注意应用心理学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研究成果,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一个比较广阔的科学基础之上。早期的教学理论,多偏重于从哲学观点和历史资料中去进行理论的概括,忽视应用其他科学研究的成果。其理论基础一般都比较抽象和单一,视野也比较狭窄,因而论述也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文本解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文本的历史原貌,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文本的内在实质,在此基础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文本解读的中国语境,使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文本研究成果有益于当前中国社会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文本解读不应力求建构一种文本哲学,而应力图从实际生活层面重读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文本,确认其实践旨趣及其时代精神,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信托既是以无形财产权为对象的新型信托类型,也是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进行的探索。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信托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也为其融资增添了新途径。本文分析了知识产权作为信托财产的可行性,以及如何通过信托帮助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筹集资金,并对知识产权信托公示进行探讨,以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托管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供给、推广和需求三个主体的共同参与,社会资本的缺失阻碍了转化主体间的协同合作,进而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交互式社会关系网络、协同合作的信任机制及完善共享式的社会规范,强化转化主体问协同合作深度,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增强国际社会对本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方面。当前,中国已经认识到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存在不少挑战。主要表现在:文化霸权对文化价值观的消解和多元文化的冲突。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认为,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既要确保传统民族文化在现时代的理性成长,又要努力全面展现当代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4.
构建信任指数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历来重视信任,社会信任度也较高,然而,一些研究显示,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的信任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鉴于信任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必须警惕社会信任的下降,并努力提高社会信任度,这就需要对社会的信任现状有清晰的了解,而现有研究由于样本、信任对象等的局限性并不足以完整反映中国社会的信任状况,这就成为构建中国社会信任指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在。要构建中国社会的信任指数,需要对中国社会的信任进行全面考察,并考虑到社会上存在不同类型的信任、信任有不同的交往对象、信任的程度和模式是动态变化的等,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政府行为等对信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军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门类。然而从研究实际来看,历代对此关注程度均不够。近30年以来,随着研究领域的深化与细化,军旅诗开始走入研究者的视野,并且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军旅诗评注、鉴赏作品集相继出版;个人研究论著陆续问世;军旅诗研究的单篇成绩显著。同时,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从多维度信任角度出发,分析了因对能力需要的不同,中国家族企业多维度信任的差序格局变异。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技术性和服务性企业的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技术性企业高于服务性企业;第二,技术性和服务性企业的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认知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技术性企业高于服务性企业;第三,技术性企业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和认知性信任没有显著的差异;第四,服务性企业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和认知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情感性信任低于其认知性信任。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系统地研究客家民间信仰。本文讨论的是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及其课题。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客家地区从事民间信仰研究的"微观经验主义";二是研究典型客家民间信仰的"宏观实体主义"。本文通过证实这两个研究观点,用人类学的"空间—场所"理论来提出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第三观点。  相似文献   

18.
Despite increased attention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building communities of teachers,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in these communities. This paper presents issues related to trust in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The project aimed for school-based elementary teachers and university-based mathematics educators to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at the school by developing a mathematics education community of learners, where learners were conceived of as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mathematics educator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 factors in the project sup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among mathematics educators and teachers as the community was formed? More specifically, the paper is about one aspect of trust, namely, building school-based elementary teachers’ trust in the university-based mathematics educators. We point to three factors that helped the development of trust and we use care theory to further understand and discuss these f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起步较晚,并强调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强调行政主体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坚持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对于行政信赖保护原则不够重视。我国法学界对信赖保护原则的研究不多,立法中也少有明确规定,实践中运用得更少。分析我国适用行政信赖保护原则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此原则的建议,以助其发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塑造诚信政府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知网""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对苏轼研究情况分析,无论是纵向进行历史梳理,还是横向与历史文化名人、名著比较,苏轼研究已经与红学、鲁学以及孔子、老子研究一样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有成为显学的趋势。之所以出现这一可喜局面,与重要研究机构的支撑、大批学者勤奋耕耘、学术刊物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