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这一文本,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在活动中学会观察、思考、想象、积累、表达。由此看出,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习作的原动力。一.亲身实践,丰富习作储备语文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习作能力也是从实践中锻炼形成的。语文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阅读、识字、口语等教学密不可分,共同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因此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习作思路,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学生乐于口头表达却不喜欢动笔写作,这种现象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并根据学生的表达心理、表达能力和表达需要等,引导学生描述插图、自由补白、模仿再现、角色扮演、续写故事等,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说到习作课,教师怕教,常常在指导时感到无计可施;学生怕写,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疼,甚至有人还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与孩子一同感受习作世界的美妙?笔者在实践中有几点感触,在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 学生升入三年级,开始接触习作。如何理解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怎样引导学生认识习作,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从而爱上习作?这些,都是摆在三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为了引导全校三年级语文教师共同探究如何教好起步期的习作,我们开展了这次观课议课活动,旨在借助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思考,通过交流产生智慧碰撞,使大家对三年级习作教学有准确的认识,对新课标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巧借文本,寻求练笔的切入点,进行有效练笔。教学中应巧用例文,指导习作;活用习题,有效练笔;模仿课文,同步训练。教师多给学生练笔的机会,让学生勤写多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小学是重要的基础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习作教学对于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重点,很长一段时间小学习作教学面临内容过于封闭、指导教学模式化的问题。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不同习作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林英 《教学随笔》2012,(8):105-106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谈了四种习作指导策略,即素描训练、夯实功底;对比鉴别、辩证思维;创设情境、积累感受;形象潜移、授之以渔。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取一种或几种策略综合运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使学生从习作中学会表达和交流,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获得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习作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编排上呈现出序列化的特征,注重习作能力的螺旋上升。习作单元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传统的单元教学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在教学上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立足教材,把握文本教学目标,明确编排意图;掌握课文表达技巧,内化写作技能;巧妙运用例文板块,打好习作表达基础,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新,打好习作基础,有效开展精准教学,让语文要素切实落地。  相似文献   

11.
郑铱林 《辽宁教育》2023,(13):50-53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习作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同时让学生在习作活动中感受习作的快乐,树立习作的信心。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课“国宝大熊猫”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习活动为主线,通过创设多个渐进式的学习活动,推进整合信息类习作的教学实施,促进学生习作思维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正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难点。我在习作教学中,从如下几点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使他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习作与兴趣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年级的作文阶段目标要求中,分别强调了乐于写、自由写、学会写。其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强调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内在动机,强调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要从低年级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3.
高莹莎 《教师》2011,(8):37-37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说到习作课,教师怕教,常常在指导时感到无计可施;学生怕写,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疼,甚至有人还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与孩子一同感受习作世界的美妙?笔者在实践中有几点感触,在此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习作方面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作文教学活动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启蒙教育。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阅读的体验比较有限,文字表达能力也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因而需要模仿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在作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一、模仿的教学方法对语文习作教学的意义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其中  相似文献   

15.
熊晓琴 《教师》2022,(6):21-23
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阅读和习作作为课程教学的两个关键分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阅读和习作的引导作用,在读写结合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文章以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为探究课...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是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与练习,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习作兴趣,使其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易于动笔写真事,乐于动笔表真情。作文是语文基本功中集中的体现,也是衡量和体现学生其他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发写作欲望,培养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到快乐。多少年来,令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0,(68):35-36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生活,善于让学生在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提取习作素材,让学生的写作散发生活的芬芳。语文教师要激趣学生习作,有效开展写作教学,教会学生语言组织的技巧,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促使学生发现写作的魅力并主动习作。  相似文献   

19.
林芬香 《教师》2023,(35):15-17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保护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热情,有效发展学生的习作能力。文章运用经验总结法,指出支架式教学理论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在简要介绍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案例分享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提出教师可以通过提纲范例支架、生活情境支架、语言示范支架、生生互评支架等不同类型的支架,辅助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有效获取习作知识,最后指出教师在运用支架教学理论期间,要注意明确自身定位,及时撤离支架,以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推动学生内化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内蒙古教育》2012,(14):56-57
习作是学生灵活运用语文能力的体现。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自己对事物的思想以及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习作却成了学生发愁、老师头痛的大问题。常见学生翻开作文本,嘴咬笔头,愁眉苦脸下不了笔;老师翻开内容空洞、语句不通的学生习作长吁短叹。要想摆脱上述习作教学的困境,教师需要提高习作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生在写作方面取长补短,各种习作技巧逐步形成,作文质量也随之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