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职业体能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环节。实施符合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职业体能教学,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身体健康素质,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体能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阐述职业体能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分析高职院校创新职业体能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结合体育教学的工作实践,提出创新职业体能教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在我国单独设立的时间较短,体育课程的教学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雷同,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还没有形成。该研究以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岗位实践操作性目标和体育教育的身体活动性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职业身体能力锻炼必修课。在高职体育课程整体设计时,把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为体育运动专项技能课、体育运动专项技能选修课和职业实用身体能力必修课三大类。在职业实用身体能力体育必修课程设置中,综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操作技能、身体体能素质和身体形态素养的要求,将各类似岗位群高职学生的职业实用身体能力进行分类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锻炼。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在培养未来从事生产、服务、建筑以及管理等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空白、教学内容,手段落后以及对实用性体育和职业能力培养认识不到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其根据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分类的特点、不同运动项目的职业价值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对高职生体育素质的要求。该模式的构建策略主要有转变教学理念与目标、"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学习模式构建、"三位一体"课程评价的建立以及教学内容面向职业能力与综合运用方向发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既是满足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根本职责。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既是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办有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一要明确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能力目标,二要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三要立足职业岗位要求,突出能力目标,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职业体能导向型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有了新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从社会职业需求和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在新时期职业体能导向下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理解高职办学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高职体育教育不应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应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针对学生专业特点,有效培养学生顺利从业所需的职业体能,将高职体育教育与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改革体育教学体系,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各行各业对其相关职业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反映在体能方面,不同职业也有着各具行业特色的专业化体能需求。因此,围绕当前社会的职业体能需求开展高职体育教学,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在体育领域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方向。文章首先明确了高职体育教学以职业体能需求为导向的现实意义,进而针对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提出了职业体能需求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职院校体能基础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阐述了职业体能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体能基础课程的设计原则及课程模块,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顾莉 《职大学报》2012,(6):119-121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是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体育教学的使命。根据高职院校的各专业特色、职业分类进行分班选项体育教学,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和校内外体育一体化建设,可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探讨高职体育选项课的教学现状,发现现在选项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完善教育体系的方法,有助于通过改进高职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丰富选项课的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科学选课,为高职体育教学良性发展的打好基础。围绕高职不同职业特征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今后工作服务,是特色高职体育教学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