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网球是一项需要兼顾击球速度与准确性的项目,在网球的基本技术中,正手被视为发球后最重要的一项技术。运用文献资料、测量等研究方法,针对国内12名男子网球球员正手击球拍头速度与击球落点准确性关系的展开研究,旨在揭示不同水平球员之间的差异,并进一步了解拍头速度与击球落点准确性的关系。结论:正手击球过程中的拍头速度可成为区分高水平球员与一般水平球员的关键。与一般水平球员相比,高水平球员正手击球拍头速度更快,击球落点准确性方面两组球员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无论球员的技术水平还是击球的线路,都不能从拍头速度预测其击球落点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摘要:乒乓球比赛中先变线是技战术变化的重要体现,目前对于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接抢段、发抢段、相持段等三段式相关指标上,尚未发现先变线的系统研究。应用北京体育大学蒋家珍博士研究的《乒乓球比赛数字编码技术与技战术统计分析系统》,对李晓霞、丁宁、刘诗雯在2009年-2012年间共30场比赛进行录像观察分析,在所获得的135470项有关击球站位、击球技术、击球落点、击球效果、击球线路等技术数据的基础上,从先变线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刘诗雯在接抢与发抢阶段、台内球与近台反手位的先变线但在相持阶段、中区的球先变线的效果相对较差;李晓霞在三名选手中先变线比率最低,先变线效果也最差,她的先变线主要在发抢阶段;丁宁倾向于接抢阶段先变线,在接抢与发抢阶段先变线的得分效果比刘诗雯略差。  相似文献   

3.
非赛璐珞乒乓球又称无缝乒乓球,它的兴起使原有的赛璐珞乒乓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介绍了乒乓球球体的演进,对比了赛璐珞与非赛璐珞两种球的检测指标。根据不同打法运动员的试打体会分析了非赛璐珞乒乓球对各种打法运动员的影响,展望了非赛璐珞乒兵球应用后的发展前景,并对运动员在非赛璐珞乒乓球应用后的适应和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直拍四面攻打法的可行及其技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直拍四面攻技术的击球速度、旋转、力量作了实验研究 ,并对其主要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以了解直拍四面攻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特点。研究表明 :1.直拍四面攻可以用正手正、反面和反手正、反面的四个面击球进攻 ,各个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击球速度、旋转、力量以及主要技术在比赛综合运用上没有技术死角。 2 .在击球速度上正手反面攻球不如正手正面攻球 ,正手正面更适合于扣杀。3.在拉球的旋转上正手正面不如正手反面 ,并且正手反面拉球带有明显的侧旋。4.正手正面攻球与反面攻球在力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5 .在发球技术上占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要加强发抢意识 ,提高发抢命中率。6 .在相持能力上必须解决好正、反面的拉打转换 ,充分发挥反手能用两个面拉打的威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击球瞬间挥拍速度与被击出的球飞出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挥拍速度与球的飞出距离两变量间存在强相关关系。在使用38 mm乒乓球的情况下,相关系数男子为0. 898,女子为0.922;在使用40 mm乒乓球的情况下,相关系数男子为0. 881,女子为0. 898。用测量扣杀时球飞出距离来推算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作为一种简便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战术训练的落点监控与效果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规则背景下,探索出乒乓球战术训练的落点监控方法,即将球台划分为三个大区、15个小区,并做出标志,使学生根据不同的战术要求,将球击到相应的区域内,并进行了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乒乓球战术训练的落点监控法便于直观教学及击球动作的动力定型,在提高战术训练质量、实战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教法。  相似文献   

7.
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实践中 ,探索出乒乓球 1 2区落点训练法 ,并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乒乓球 1 2区落点训练法在提高学生乒乓球的基本技术、落点的准确性、实战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教法 ,且该训练方法设计简单、新颖实用  相似文献   

8.
在乒乓球教学、训练实践中,探索出乒乓球12区落点训练法,并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乒乓球12区落点训练法在提高乒乓球的基本技术、落点的准确性、实战能力等方面常规教法,且该训练方法设计简单、新颖实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物理分析法进行研究,指出乒乓球运动中影响击球弧线的因素有:击球点位置高度、击球时间、击球拍形、击球前瞬间球拍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重力、球和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光滑度、空气的湿度和密度。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录像观察法、三段评估法等对2013、2014年世界杯和2013、2015年世锦赛单打前八名男、女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新材料球前、后的使用率、得分率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乒乓球运动员使用新材料球后的主观感受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优秀运动员在打法上新材料球与赛璐珞并没有明显差异,仍然以旋转、速度、力量相结合的进攻型打法为主;男、女运动员在使用新材料球后回合球并没有集中于相持段,总体显示出男、女运动员主要得分仍然较多的集中在"前三板";新材料球由于形状、重量以及空气阻力等影响,对来球速度、旋转及弹起高度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对未来如何适应新材料球的技战术训练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乒乓球回接旋转球技术的特点,通过对判断、移动、回接等方面的分析,讨论了乒乓球运动中回接旋转球技术的对策,解决如何提高回接旋转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与中国乒乓球国际竞技长盛不衰的辉煌和作为扎根于民众心中的“国球”相比,533篇以“乒乓球运动”为篇名中文核心概念的论文(截止2017-02-09)反差巨大。以文献研究为主,回顾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研究进展,肯定了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并指出论文数量偏少,质量不高,学术争鸣尚属空白,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研究处于弱势,现状调查的问卷法运用错漏较大等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国球”人口知多少;逆转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研究的弱势;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提倡个案研究的应用;加强探索与争鸣,深化理论研究等几点思考替代了结语。  相似文献   

13.
提高网球击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基本的力学原理对一些容易使人迷惑、误解的现象作了通俗简明的分析,得出了若干对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的结论。特别是,提出了变向击球的概念,明确指出了击球方向与球的实际运行方向之间差异(即“偏差角”)的存在以及影响这一差异(偏差角)的诸因素,对打好变向球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就旋转球产生的机制提出了与“磨擦力说”不同的看法,对打好旋转球尤其是强力上旋球也会有所帮助;对流传甚广的认为右上旋球与右下旋球落地后偏离方向相反的说法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定点拍摄三名乒乓球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正手攻上旋球技术动作,并分别对运动员攻球技术动作的拍摄结果进行采样,然后对其进行解析,从中取得每个运动员技术动作各个阶段和各个技术环节的定量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运动员正手攻上旋球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乒乓球正手攻球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体育系网球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将"领会教学法"在师范院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网球必修课中试验应用。结果表明:"领会教学法"在促进学生掌握网球技能,提高战术意识,增强其比赛中运用技术的能力等方面收效甚佳,其推广应用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在师范院校体育系网球必修课中积极采用"领会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网球落地反弹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掌握网球落地反弹的规律并利用反弹规律合理采用击球方法,是网球运动员打好球的关键.采用摄像和多媒体技术以及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网球击球的入射角一般在12°~30°之间,中等速度飞行的上旋球和平击球落地反弹后反弹角小于入射角,下旋球的反弹角大于入射角.网球的落地反弹形式有二种,一种是一般的反弹,球与地面没有滑动.另一种是球与地面有滑动的滑动反弹.滑动反弹的球,角度小、速度快更具攻击性.场地与球的摩擦系数越小,入射角越小,入射速度越快,越容易产生滑动反弹.  相似文献   

17.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网球球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天津体育学院网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球速实验进行测试,用以评价核心力量训练对专项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专项训练中的发球球速和正手击球球速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乒乓球选项课中正手攻球技术教学效果的原因进行探讨,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正手攻球内容多、难度大,乒乓球选项课中人数多、正手攻球教学时间短,学生基础差,所需器材、场地条件达不到要求和教师思想不重视等。对此提出了如下对策:充分做好正手攻球前的准备工作,注重陪练员的职责,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注重教学质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