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残疾人托养机构员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残疾人托养机构员工在工作上有95.3%的人遇到过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主要有自慰和裸露身体部位等;员工对智障人士性教育培训需求强烈;(2)参与培训的员工性教育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及行为指导变化明显:对智障人士性教育持有更为正向的态度,也能更为积极、正确地去引导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3)性教育问卷的知识水平、态度情感、行为指导具有一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福利机构的不断完善,中重度智障类学生开始被吸纳到托养机构、培智学校等进行生活能力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然而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尝试起步较晚,对应的制度和资源供应并不完备,考虑到中重度智障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远低于正常人,因此建议我国托养机构在不断优化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技能培训方式的过程中适度增加中重度智障学生行为、价值观、态度、思想等的科学干预,循序渐进地推动中重度智障学生生存技能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3.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各种原因限制了其人格的发展,而人格发展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其学习和生活。托养机构的智障儿童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以致其人格发展方面更欠缺。但研究表明,智障儿童也能通过后天的适当的环境支持和教育手段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标。所以,托养机构给智障儿童开展人格教育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龙婉君 《学周刊C版》2014,(11):234-235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各种原因限制了其人格的发展,而人格发展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到其学习和生活.托养机构的智障儿童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以致其人格发展方面更欠缺.但研究表明,智障儿童也能通过后天的适当的环境支持和教育手段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标.所以,托养机构给智障儿童开展人格教育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残疾人中的弱势群体的智障人士,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照顾与支持,作为社会成员,他们同样也需要融入社会和参与社会。本文以青海省H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为例,拟对智障人士社区化服务模式的困境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有利于当前智障人士社区化服务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124名阳光之家工作人员,27名成年智障人士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目前上海市阳光之家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状况,结果发现:成年智障人士存在较强烈的性教育需求;家长和工作人员对性教育在认识上持肯定态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所回避;目前机构中,教学材料缺乏、工作人员教学能力不足是性教育教学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社区安置机构中开展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教学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智力正常儿童通过广泛地接触人和社会能增加生活体验,并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思维能力正常有助于他们运用自我保护的各种方法来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但是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身心发育的迟缓,造成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同时智障学生的思考能力明显不足(思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显然自我保护方法存在问题。此外,弱智学生的行为多半是片段性而不是一贯性,欲望越强,越少考虑手段与方法,而企图直  相似文献   

8.
对以瑞典为代表对北欧各国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介绍了由机构安置向社会安置的转变过程,详细阐述了北欧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法律政策,并从生活安置和就业安置两方面说明了现行社会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阳光之家"智障人士生活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进入阳光之家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采用Cummins(1997)编制的<生活质量综合量表-智力/认知障碍第5版>(ComQol-I5量表),结合访谈,从物质、健康、成就、人际关系、安全感、社区参与、情感等方面对阳光之家的40名全日制智障人士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然后将此样本的结果与澳大利亚居家生活的成年智障人士样本(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阳光之家智障人士在ComQol-I5的七个方面的客观评价和满意度评价得分均高于理论均分;除了社区参与以外,其它六个方面的重要性和"重要性×满意度"加权评价得分高于理论均分;除了社区参与,阳光之家的成年智障人士在生活质量的许多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居家生活的成年智障人士.结论:阳光之家对智障人士生活质量改善有积极作用,但有必要进一步促进智障人士参与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成年智障人士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充分认识对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工作意义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背景,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概念、工作思路、基本工作方法及主要服务模式。展望了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发展趋势与实施可能性分析并提出建议做出试点工作,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推动关注理解,支持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社会上对智障人士的教育目标有不同的看法,相对来说受到重视的是学龄期智障儿童在校教育,而成人期的就业服务相对滞后.如今智能障碍者的支持性就业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并且在不断地进行扩大和深入的研究.因此,对智障人士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中轻度智障学生职业枝能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家庭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理解家庭需求有助于促进成年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研究采用自编的智障人士家庭调查表,调查了上海市1412个成年智障人士家庭需求。结果发现:(1)成年智障人士大多赋闲在家,只有少数接受过职业训练和康复训练。(2)智障人士的现状与家庭的期望不一致,而许多家长将现状归因于家庭努力不够和智障者能力的限制。(3)有半数家长认为子女不能工作,但事实上他们还是可能从事许多工作。(4)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是智障人士自身能力的限制和社会接纳不力,家庭为此作了很多努力,也表示需要政府更多的帮助。(5)智障人士可以从事多种运动,包括特奥运动。  相似文献   

13.
智障人士社会接纳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自编“智障人士社会接纳度调查问卷”,调查了上海市4个区2270名社区居民,旨在了解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的认识和行为倾向的接纳度。结果表明:在认识上,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具有较高的接纳度;在行为倾向上,社区居民社会行为倾向的接纳度高于个体行为倾向的接纳度。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与智障人士的接触频率等都会影响他们对智障人士的接纳。最后,作者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助残志愿服务、丰富社区活动等措施促进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的接纳。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托养机构的特殊学生因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欠缺更多。因此,在全日制托养机构的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探究有效而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以使全日制托养机构的特殊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智障群体的生存状况分析,对促进智障人士的教育公平、提高智障人士的社会接纳度、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和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几个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论特奥运动对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特奥运动宗旨及其所设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特奥运动在促进智障人士身心健康的同时,还发挥着促进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社会性功能;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美国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智障人士安置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现状,介绍了与智障人士融合安置有关的法规政策,呈现了智障人士安置由隔离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同时,分别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置为线索,阐述了智障人士安置的基本模式,并着重介绍了支持性就业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把"组织1万名智障人士参与培训、康复、简易劳动、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智障人士阳光行动"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具体是在街道、乡镇建立"阳光之家",组织智障人士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家庭、融入社会。"阳光之家"是智障人士康复、学习、活动的场所。在这里,他们尽情享受社会的关怀,沐浴"阳光"的温暖。"阳光之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智障人士开展教育培训、特奥活动、康复训练和简单劳动等,充分发掘智障人士的潜能,培养智障人士的生活技能,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目前,上海市共建有"阳光之家"240所,注册智障人士近11500名,服务人员近1200名。建立智障人士"阳光之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为迎接2007年世界特殊奥运会在上海举办、向世界展示上海智障人士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举措。"阳光之家"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广大的志愿者。目前,活跃在"阳光之家"的志愿者有近2000人,他们中有大学生、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等。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智障人士上课,有的与智障人士共同参加活动,有的为"阳光之家"组织募捐和作品义卖等。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曙光志愿者服务队就是利用暑期深入"阳光之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智障人士服务。"阳光之家"的志愿春们说:"‘阳光之家’的学员们就像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与他们的接触,不仅是我们在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同时,我们也要感谢他们,是他们把我们带入一个纯净、天真的世界,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和净化。"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勤工助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其合法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侵害。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大学生勤工助学者与用人单位在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二是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三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勤工助学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四是高校勤工助学管理还存在盲区。加强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保护,必须强化高校勤工助学服务机构的职能,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明确大学生勤工助学协议中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学生勤工助学者自身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已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学校为骨干、其他形式为补充的智障儿童教育格局;民办智障儿童教育将托养、教育、康复相结合,弥补了公办教育的不足;师资培训持续、有序,教师学历和职称有所提高,但其专业能力仍需加强,培训方式亟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