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中医药学人才需要。生物化学教学模式需要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变。该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自主学习理论、教学策略理论和教育目标分区理论,在前期教学改革探索基础上,结合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袁月 《海外英语》2014,(18):53-54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已逐渐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也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写作教学转为学生体验式英语写作教学。高职英语写作体验式教学法有利于促进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3S中心"英语教学模式,即"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主题为中心"模式,着重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由外延扩张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如何在转型中提高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内在的迫切需求。但是这些院校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师资缺乏、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等问题,而在MOOCs趋势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将成为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并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促使教师树立"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运用"翻转课堂"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管理部门完善教学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的举措来适应MOOCs教育模式,以推进通识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蕴含着人才培养理念及其相应行为方式、组织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矫正与优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程.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理念的主体,并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但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彻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存在着一定困难,如何解决困难并有效地实施此种教学法成为了高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对当今社会高职教学改革做出了简要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杜威是近现代西方(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从经验主义出发在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点.他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以学生为中心(主体)"及"从做中学"的教育观念对现代社会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仍然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图分析杜威的教育观与艺术类学生对待公共基础课学习心理上的共通之处,以强调在艺术类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育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教育模式对于艺术类学生成长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基本格局。在高校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长期以来我国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地方教育特色,积极探索地州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而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体现、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和综合、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进的一盏明灯。笔者以"以人为本"理念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为基点,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高职院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周月友  刘东风 《考试周刊》2010,(26):192-193
高职院校的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积极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本文对此模式进行了初步探析,旨在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宋君玲 《教师》2014,(29):5-5
本文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中国梦"教育实践,探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影响因素,以及在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国梦"教育实践方法,旨在探索"中国梦"教育实践的新路径以及培养青年政治素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界的共识,在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观是对传统人才培养观的反思。"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观应从教育本质的发展出发,以"人"本身为目的,遵循高职学生发展特点,构建服务和成就学生的育人体系,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留学来华师资培训中心中医药学部于2012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设立,这是教育部唯一在中医药类院校设立的培训中心,以提高来华留学中医药专业教师的专业和英语授课能力,提升留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教育管理服务水平为目的,多年来为中医药国际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本文主要以2016年度培训为背景,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素养三方面谈了教育部留学来华项目对中医药国际化教育的启发。笔者认为,中医药国际化教育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基本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背景,有的放矢,以中国文化为载体,更好地进行国际化中医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围绕"素质"与"能力"两个中心,提出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通过对我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与分析,并结合学生特点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设计与实践,力图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梳理中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主要内容和关键部分基础上,对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认知及培养期望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现行职业素养教育不足,提出四位一体的中医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旨在不断探索既能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特征,又能充分体现中医药专业主体思想的院校职业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主要是以"仁"来引领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以"和"来引领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活动改革创新、以"精"来引领中医药院校学生日常管理改革创新、以"诚"来引领中医药院校网络空间建设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54):6-8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推进和职场需求的变化,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应更加突出实用性与专业性。本文针对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增强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目标,对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188-190
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整体构架、实训教学定位不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相应措施难以深入实施所导致学生存在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在研究与实践中,构建了"一主体、三环节、五保障、一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创建了高等中医药院校"2+3"五位一体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新的体系系统完整、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模式要求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为本。作者结合对合训院校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从教师角色定位、教学活动设计和关注学生情感需求三方面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66-170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根据学校办教学应用型大学,以产学研协同教育模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转型,以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硬"技能为特色,形成了地方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管理制度,创新了人才硬技能培养体系。一是按照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本着服务地区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思想,对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渗透"硬"技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为强化培养学生专业人才"硬"技能,体现地方院校立足地方经济的宗旨,采用以产学研教育模式为创新点制定了培养学生"硬"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各学科要求,在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和会计学三个专业中分别构建了多个专业"硬"技能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