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个案:"天才少年"的"天才情结"? 她是一位知识女性,平时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现孩子近来情绪波动厉害,成绩骤然下降.  相似文献   

2.
刘阳 《中华家教》2014,(Z1):120-121
人人都把胡铃心称作"天才",年少时叫他"天才少年",步入青年唤他作"航天天才"。在中学阶段他就有3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大学期间,他研制出我国第一架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奇奇"新概念无人直升机、"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等,6次荣获国家级、国际级竞赛最高奖。他组建的创业团队将"微波快速修复技术"推向市场,得到海外投资者青睐。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十佳青年"、江苏省"十佳青年",他是"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然而,在母亲林燕玉、福州八中的老校长郭福濂眼中,胡铃心不过是一个普通孩子。他与其他孩子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区别是——其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难得一见的"放纵式"家庭教育创造了"天才少年"。  相似文献   

3.
"他们比我们小时候聪明多了!"他们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这是成人常常对今天的孩子发出的感叹!那么今天的孩子他们缺乏什么呢?或者说教育要给予他们什么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桂钿先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他认为今天的孩子要敬老、要勤奋。  相似文献   

4.
林枫 《母婴世界》2010,(8):74-75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但心理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如何培养他们快乐的性格,让他们成为开朗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跟着跑在运动场上。孩子:"爸爸,这些人为什么拼命地跑呢?"爸爸:"他们在赛跑,第一名有奖。"孩子:"第一名有奖,其余没有奖的为什么也跟着跑呢?"  相似文献   

6.
时常会有家长来问我关于孩子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他们说: "我的孩子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成绩怎么就是不见长呢?" "我的孩子,读了不少书,作文水平怎么上不去呢?" "我的孩子只要见到作文就头痛,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当前,家长们都愿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好的……"他们给"最好的"赋予多种含义:有些家长把孩子进入教学等条件优越的托儿所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把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服、玩具及经验等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则认为"最好的"意味着"我的孩子应拥有我不曾拥有的一切".总之,不管家长们如何理解"最好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某些将影响他们为孩子们所确立的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因素,那么,在当今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中,家长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们如何受其父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所影响呢?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实在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绘画"似乎有着神奇的魔法,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如痴如醉。从他们开始学会拿笔那一刻开始,不少孩子就开始了他的"涂鸦"时代。小学低年级孩子亦是如此,他们对画画特别感兴趣,在绘画时不少孩子还会自言自语,时常会画好后讲述自己的作品,这样孩子的话自然而然地就多了起来,他们就有话可说,也就有东西可写了。那么,我们的语文写作是不是就可以借助于"绘画"的力量,调动起孩子写作的欲望呢?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最近几年出现了一批少年作者,也有人称他们是"天才少年",我读他们的作品,发现了他们的作品,发现了他们对学校教育、对社会、对人生都充满了调侃,从中透露出看透了一切的冷漠。我猛然警悟到在我们的大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一名教师,经常看见家长护送孩子走进学校,他们肩上背着书包,手里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一直送到教学楼门口,有的甚至送进了教室。家访时,我还了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爸爸,这道题怎么做呢?""妈妈,我的衣服哪里去了呢?""妈妈,给我倒杯水!"……孩子上学迟到,作业本上有很多空题,忘记带学习用品,忘记穿校服……当我询问原因时,他们总是振振有词:家长没有及时叫他们起床,没有告诉他们答案,没有收拾好书包,没有提醒他们穿……可想而知,家长对待孩子一定是呵护备至,细致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低年级孩子因识字量少,读题能力较差,影响了孩子解题的效果。那该怎样指导低年级孩子养成自己读题的习惯,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本文论述采用"点"读、"趣"读、"疑"读、"议"读、"情"读几种读题方式,让孩子们快乐地在读数学中逐渐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他们能行     
"老师,我们要玩捉迷藏!"(孩子) "不行,你们怎么玩呢?"(老师) "……" 这个古老的游戏是那么有吸引力,我孩提时代就钟爱,若是其他的孩子提出这个要求我都同意,可是惟独他们,我不能答应.因为他们是一群失明的孩子,决不行!  相似文献   

13.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班里比较落后的孩子以及中等生往往缺乏自信,如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换位思考——对于暂时比较落后的孩子,"宽恕过失,善于给予学生机会改正错误";对于暂时不够优秀的孩子,"提供舞台,善于给予学生机会展示才华"。  相似文献   

14.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是他们最为期盼的日子。但不同的孩子在这一天会有不同的体验,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则闷闷不乐,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走近孩子,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解读他们的童真。  相似文献   

15.
俞佳 《考试周刊》2014,(81):193-193
<正>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愿望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孩子们都愿意,甚至无意识地用"涂鸦"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这几乎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然而,小班孩子虽然很喜欢绘画,但由于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因此画了不一会儿就开始厌倦了。怎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作画积极性呢?让他们在一节绘画活动中自始至终都保持兴趣呢?通过实践发现,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画内容,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孩子就会感到绘画活动本  相似文献   

16.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老师更多地担当起照看他们的任务。当有一天老师告诉你孩子在幼儿园出"问题"了,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我只考了87分,回到家,爸爸妈妈又开始唠叨个不停,总是围着我嚷嚷着分、分、分,好像我不是他们的孩子,"分"才是他们的孩子呢!每次我考得不好,就要挨大人的责备,做孩子真不好!做小孩子真不好。每天上学出门,大人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午饭要吃饱,否  相似文献   

18.
"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持久,要让他们坚持一节课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课是很困难的。但是,若能够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效果反而会好得多。在课堂上我们该怎样让孩子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9.
和朋友聊天时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把题目读给他听,立刻就明白了。怎么自己做就不对了呢?""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孩子每次做数学作业都不认真看题目(要求)。"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呢?他们都期望我能指点迷津,说说家庭教育的良方。而这些困惑,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习惯问题,更涉及到孩子解读文本,教师解读文本与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心灵,如初绽的花儿,纯洁、稚嫩,经不起狂风暴雨。然而,有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离异、家庭经济问题……这些都会强烈地刺激幼儿稚嫩的心灵,甚至给他们造成心理创伤。当孩子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时,父母该如何为他们撑起一把心灵的小伞,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困难,增强抵御"风雨"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