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教材中,最具美育功能的内容要教诗歌,它最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诗歌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主要应从诗歌的"三美"——音乐美、思想美、意境美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内心已有追求美、欣赏美的欲望与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达到必要的语文教学应用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外,还必  相似文献   

5.
<正>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从教师专业角度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一方面需要老师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更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打通语文学习的"点"与"面"的各个方面,即要在课堂中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参与到语文课堂中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实现语文的情感教育功能,就需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由此可见,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对发挥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两年,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积极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应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课堂之余,组建校园文学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社社团活动,能让学生充分而深刻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更好地培养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康华 《快乐阅读》2011,(20):113-114
新课标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笔者以《滕王阁序》这一千古名篇为例,在教学中认真落实新课标理念,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挖掘文本"美"的"因子",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提高审美能力,净化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9.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那么,语文老师该如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呢?该如何“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积极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课堂上应积极挖掘美、展现美,为学生追求美创造美提供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领略美、感受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科学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荷塘月色》教学中,让学生发现朱自清文章的美,固然简单。然而,怎样才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责任。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  相似文献   

13.
杨敏 《学子》2015,(3):50-51
一、美,在单一的教学现实中遁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诗歌集音乐美、绘画美、意蕴美于一身,自然要承担起美育功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如下:1.以讲代读,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依然走传统教学的老路,根据教学参考书,把诗歌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内心已有追求美、欣赏美的欲望与意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达到必要的语文教学应用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外,还必须鲜明地设置审美性目标,笔者认为,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的独特任务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语言基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本文从创造美、感悟美、体会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厉晓红 《现代语文》2013,(6):123-124
语文是一门关乎智慧与美的学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中有明确的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智慧多于碰撞中产生,美多于静默中领受。基于此,语文教学就必须格外注意动静结合。"动"和"静"首先体现在诵读。诵读可以声震屋瓦,铁绰板铜琵琶,大江东去,那是豪迈,是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7.
刘莉 《语文天地》2014,(9):50-51
高中语文新课标有云: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学科与美学的联系可以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看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诗歌都是文质兼美,凸显诗人情感。根据教学目标的指示,教师进行诗歌的美育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养成审美的习惯,从而最终形成审美的能力,达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大部分教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高考的指挥棒上时,高中语文教学就变得功利而平庸,并因此削弱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和德育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要高声呼吁:莫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上缺失!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具体的美育要求.然而当前的高考模式令师生唯"高分"是求,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已经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20.
姚佳 《成才之路》2012,(18):29-30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穿美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