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一种可以实现液力变矩器零速加载的试验系统。为完成液力变矩器的性能试验,特别是液力变矩器零速工况试验,应用液体黏性传动技术设计了液黏零速加载试验系统。试验系统由动力及其控制系统、液黏测功加载及其辅助系统和测控系统组成。试验系统利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实现液黏测功机加载转矩控制,应用虚拟仪器思想实现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液黏零速加载试验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设计开发了一种适合不同环境下受弯构件的持续加载装置,克服了传统螺杆加载装置荷载不稳定的缺点。通过二次杠杆作用实现加载端荷载放大,采用自平衡体系对试件施加持续荷载,不需特殊的反力装置,杠杆放大倍数可达72~90倍,通过调整吊载大小和放大倍数控制加载端力。逐级增大吊载,采用压力传感器测试加载端力的实际值,获取吊载-力标定曲线。标定曲线呈线性,其实测杠杆放大倍数与理论值一致。采用四套加载装置对18根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施加17%、33%和50%的极限荷载,长期试验运行良好。该装置组装方便、适用性强、加载性能稳定,可方便地应用于受弯构件长期性能试验和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下受弯构件耐久性试验。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前流行的气囊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梁构件的气囊均布加载拟静力试验装置。基于ABAQUS软件平台fluid cavity功能,建立了该实验装置的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气囊的均布加载效果和传力特性,并将分析结果与传统四点弯加载和理想均布加载进行比较,验证了气囊均布加载的可行性。通过数值模型试验讨论了影响气囊加载试验方法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针对钢筋混凝土梁等非弹性构件进行全过程加载试验,传统四点弯加载方法误差较大,量测结果也不能通过简单的挠度修正系数进行修正。气囊加载技术能够较好地模拟构件全过程均布加载,但应通过数值试验确定适宜的气囊材料参数和约束边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为进行混凝土受弯构件在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研究而制作的混凝土劣化加载装置进行分类,分为杠杆类加载装置、螺母类加载装置、弹簧类加载装置及机械自动化类加载装置。对每种加载设备在使用中对试件尺寸和加载空间的要求,对试件截面的损伤程度、施力的精准程度、持力的稳定程度、系统耐久程度、再次利用程度以及适用范围、性价比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每种加载装置的优缺点,认为弹簧类加载装置的综合性能较优于其他三类加载装置,可为在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受弯构件耐久性方面研究的学者就荷载的施加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分别对实验室现有的反力墙和自平衡加载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使其满足空间复杂节点加载试验的需求。通过对两种改进装置加载试验效果的对比分析,评价两者的优缺点。反力墙加载装置对平面杆件体系组成节点弹性阶段受力状态的验证效果较好,自平衡加载装置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节点的实际受力状况,可用于复杂钢节点,特别是多支管钢节点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改进设计能满足空间复杂节点试验的需求,拓展了结构实验教学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多功能预应力测试实验平台,包括预应力加载装置和数据采集测试系统,介绍了该实验平台的设计思想、功能及主要特点等.目前,该系统已很好地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预应力教学实验中.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挖掘机在偏载条件下的铰点受力并对关键结构件进行疲劳寿命试验,设计了一种加载系统实验装置。装置选取斗杆举升工况下的挖掘姿态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被试件进行了合理的二力杆简化,基于AEMSim对液压加载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研究,得到了加载系统的阶跃响应特性和20Hz正弦激励信号下的响应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挖掘机被试件姿态选择具有代表性,液压加载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加载频率下的系统响应需求,可用于性能试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民用飞机控制律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控制律设计和飞行员在环评估飞行品质的试验方案。阐述了评估工具——工程模拟器,详细介绍了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和控制律优化流程,并通过评估试验实例表明该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试验方案为应用工程模拟器开展其他飞行员在环评估试验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制成的薄壁圆管试样的多轴循环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在MTS809-250 kN/2000 Nm电液伺服拉-扭低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采用恒幅总应变控制,对称加载,轴向应变与扭转应变的加载采用三种不同相位(0°、45°和90°),其加载频率分别为0.1 Hz和0.2 Hz,试验温度为650℃.通过对薄壁圆管高温多轴比例和非比例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该材料在多轴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和循环相关特性。试验结果表明,GH4169合金在试验温度下不通加载路径下均呈现为循环软化现象,其循环软化程度与等效应变和轴向与剪切方向之间的相位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实验上验证当前界面裂纹扩展的有关理论,本文详细给出了一种用于全息光弹实验的新形纯剪加载装置的设计与验证,本装置构思独特,使用方便,可与国内常用的加载实验架配套使用,对不同大小、不同材料的试件都可进行实验,并能满足全息干涉测量的要求,本文还给出了用全息干涉对其进行全场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loading system for heavy-duty nodes test based on a large-scale multi-directional in-plane loading device, which has been used in a full-scale heavy-duty support node test. Test loads of the support reached 6 567 kN with multi-directional loading requirements, which outrange the capacity of the available loading devices. Through the reinforcement of a large-scale multi-directional inplane loading device,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a self-balanced load transferring device, and other arrangement considerations of the loading system, the test was implemented and the loading capacity of the ring was considerably enlarged. Due to the heavy loading requirements, some checking computations of the ring and the load transferring device outranged the limi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de "Code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B 50017—2003)", thus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two devices, and also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on the whole loading systems during experiments to ensure test safety. FE analysis an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ading system worked elastically during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The initiating explosive device is a component or device filled with powder, which releases abundant energy in burning or exploding upon a small environmental strike and is applied to igniting, detonating or special application device. It is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 motor, mining or weapon systems, etc. The powder is the energy source of initiating explosive device, which includes detonating powder, high explosive black powder, etc. Powder compa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  相似文献   

13.
提出基于西门子S7-200系列PLC和WinCC软件在水槽装置实验室构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思路,使水槽装置实验室改变了用研华采集板采集数据的传统试验模式。介绍水槽装置的运行原理,阐述了S7-200PLC和WinCC软件在水槽装置上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实验证明,西门子S7-200系列PLC和WinCC软件能很好地实现对水槽装置的控制,是学生学习并掌握PLC应用技术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套模拟打磨工艺的自动打磨机器人实验装置。装置整体为笛卡尔坐标系龙门架结构,执行机构包括三轴直线导轨、夹持固定机构和二轴打磨机械臂,由步进电动机、舵机和直流电动机驱动,采用西门子PLC和Arduino单片机进行分散控制,以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实现对实验装置的操作。该实验装置基于学科交叉和课程融合理念设计,涉及了PLC、单片机、微型电机、工业总线、运动控制等技术,开发了配套实验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够满足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动静载荷耦合作用下岩石破坏过程研究是深部开采等相关岩土工程的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本文对动静载荷耦合作用下岩石破坏过程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激光加工实践教学中的操作安全问题,研发了一种可用于激光打标机的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它主要由升降机构、摆动机构和物料抓放机构组成,并采用PLC实现控制。对该机械手的机械本体、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以及工作流程和动作规划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械手抓、放料准确可靠,可以很好地完成激光打标操作过程中的自动上下料任务,保证了激光加工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操作安全,在提高激光打标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扼要叙述自制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介绍系统的构成和设计原理,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实用的教学实验装置对提高课程教学具有实际意义;以一种常见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为对象,设计了分析模型,建立了其数学模型,给出了pid控制原理;进行了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利用Malab软件进行了该双容水箱系统的仿真,进行了单闭环控制系统和串级控制系统的比较,使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对实际条件下的双容水箱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海上作业时母船或平台受到海浪影响会产生大幅升沉运动,影响作业安全与工作效率,升沉补偿装置可以极大地改善海上工作环境。针对升沉补偿装置的研究和学生实验的教学需要,该文设计了一种升沉补偿系统实验平台,采用六自由度平台模拟真实的海上船只升沉运动,采用液压系统模拟负载在海上的受力情况,从而可以真实地反映海上工作情况。将主动控制系统、被动控制系统、半主动控制系统集成到升沉补偿系统中,可以清楚地对比不同控制方式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升沉补偿装置的控制机理,尝试更加复杂的控制算法来实现更优秀的补偿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