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来,“补妆门”、“哈欠门”、“口误门”等一系列大错小错接连出现在央视直播节目中,给央视挑刺儿几乎已经成了眼尖的网友们百做不厌的乐事。前不久,又有网友贴出一段6月30日央视一套晚间23:34播出的《奥运进行时》节目的视频,其中竟然出现了女主播照镜子梳头发的画面,而且短时间内闪现两次。  相似文献   

2.
“露腿”、“补妆”、“哈欠”、“白字”……央视主播最近风波不断,在5月3日央视电影频道18时许播出的《中国电影报道》中,又有网友指出,主持人涂经纬在节目中凸点出镜,颠覆一向端庄的主播形象。对此,央视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的制片人张卫称自己并不知情,要等看过当天这条节目以后才能回应。(《华商报》5月5日)  相似文献   

3.
近来,"补妆门"、"哈欠门"、"口误门"等一系列大错小错接连出现在央视直播节目中,给央视挑刺儿几乎已经成了眼尖的网友们百做不厌的乐事.前不久,又有网友贴出-段6月50日央视一套晚间25:54播出的<奥运进行时>节目的视频,其中竟然出现了女主播照镜子梳头发的画面,而且短时间内闪现两次.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在直播过程中出现技术性失误。随后,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出致歉声明,并解释了出错的原因。由于诚恳的态度,大多数网友在微博吐槽表示理解,并称是人都会犯错,应给予宽容  相似文献   

5.
博客     
《视听界》2008,(3):5-6
据报道,5月19日晚,网友爆料称央视《晚间新闻》节目出现重大失误,在一段国际快讯没有播完的时候,导播就将画面切回了主持人,而主持人贺红梅正低头擦脸补妆的画面在新闻中赫然出现了,整个失误时间大约两秒。在众多网友跟帖中,除了指责导播失误外,也有指出中央台的直播节目经常犯这犯那的错误,不是主持人念错稿就是导播接错信号,更有甚者,对2008奥运直播提出了一丝担忧。  相似文献   

6.
王婧妮 《青年记者》2009,(18):48-49
2008年11月26日,署名为“魑魅魍魉2009”的网友在国内某知名论坛发表了题为《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是为“出国考察门事件”。①紧接着,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以及央视新闻频道、《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信息时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从本事件可以看出,公民新闻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带来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2,(3):8-9
央视主播来了“实习哥”4月17日起.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问》接连出现了7位新鲜面孔的实习主播,其中不乏相貌出众的英俊小生.受到诸多女性网友的追捧。这样大规模的实习新兵涌入央视新闻主播行列,  相似文献   

8.
李沁 《网络传播》2006,(4):32-33
央视国际今年“两会”报道的一大亮点,是与央视“两会”特别节目《两会之窗》的积极互动。每天征集一期网友关注的“两会”话题,由央视国际“网络主持人”将精选的网友贴文带进《两会之窗》直播演播室,与电视主持人搭档,播报网友精彩贴文。  相似文献   

9.
徐平 《新闻窗》2009,(3):63-65
2009年3月29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套(CCTV-3)直播黄帝故里拜袒大典时,字幕出现两个错字:标题“己丑年皇帝故里拜祖大殿加紧筹备”中,“皇帝”该为“黄帝”,“大殿”该为“大典”,由是,央视再一次陷入了错字门,引来网上一片哗然之声。  相似文献   

10.
6月7日的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当天高考的新闻,街头画面中出现了一年前的过期资料画面,被广大观众和网友质疑为“高考假画面”。下午,《新闻联播》在央视网贴出公告称.该画面为江西电视台提供,因制作时间紧未能审出其为资料画面。央视就误编画面向观众致歉。  相似文献   

11.
任陇婵 《视听界》2014,(2):14-15
央视春晚(以下简称“春晚”)办了30多年,一直是举国瞩目的电视节目。今年换了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担纲总导演,使春晚系列又多了一个“冯氏春晚”。央视这一回的“开门办春晚”,“门”算开得够大了。连冯导都被请过来,本身就是一大看点,央视的预热宣传也算到位,原以为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能够一举创下收视新高,结果却是10年来收视率最低,网络上的吐槽也创近几年之最。  相似文献   

12.
刘欣雅 《新闻世界》2012,(5):99-100
网络春晚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央视网络春晚中体现出来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也值得人们关注。央视网络春晚强化了“草根”话语权表达的实践,尝试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抵抗加以融合,体现了青年的身份认同和多元表达。同时,央视网络春晚本身也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并将青年亚文化从幕后推向台前。  相似文献   

13.
邓葳 《新闻传播》2009,(9):103-103,105
自央视“解说门”以来,大众似乎越发的关注主持人的一些小瑕疵,这种苛刻近乎“鸡蛋里挑骨头”。“白字门”、“打嗝门”、“口误门”、“补妆门”、“家父门”、“哈欠门”等等。历数央视这两年被揭的纰漏还真是不少,大众的眼光变得如此挑剔,每一个“事件”之后,都会引来热切关注。作为国家级媒体,代表的是国人的形象,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央视成为“众矢之的”,被大众所监督.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对工作是一种促进。在过去一些主持人的小错误被无端的放大,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或许这就是大众对公众媒体在特殊时期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刘颖 《新闻天地》2011,(2):53-54
这是一位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众多浙商“粉丝”的政府官员,因为一段50多分钟的视频被网友疯转热捧,甚至有网民称其为“最给力”的政府官员。他就是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2011年1月3日凌晨00:42,网友“真老顽童”在新浪微博上传视频《浙江工商局长郑宇民“斗智”央视主持人董倩》,截至1月4日晚上11点,已被转发13861次,评论3767条。  相似文献   

15.
人物     
《网络传播》2010,(4):11-11
央视知名制片人、主持人王利芬3月16日以一封书信的形式宣布了她离职创业的消息。目前她已离开央视,创办了网络电视平台“优米网”(umiwi.com)。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3,(1):5-6
央视1套开年节目改版受关注 2013年新年刚过,央视1套的多档节目成了全国媒体及观众、网友热议的话题。“豆饼大叔”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大力度改版.《梦想合唱团》第二季人气爆棚,《星光大道》豪华升级,《开讲啦》第二季再次奉上”思想盛宴”等,节目不仅开年表现“很给力”,收视率也名列前茅。有观众评论:“新闻接地气.综艺有新意。”  相似文献   

17.
在网上,要是你称漂亮姑娘为“美女”,会让网友们喷饭的——太俗了!网友之间,“美女”通称“美眉”(或“MM”),已经约定俗成了。当然,还有一大堆处在萌芽状态的网络语言,正在从网民的“小众群体”冲击我们大众的普通话.随手举几个例子:中文型的:“美眉”算是一个成功例子(女人美在眉毛上),此外,尚有说不上成功与否的一大堆,像“稀饭”=喜欢;“果酱”=过奖,等等;字母型的:“BC”代表“白痴”、CU(see you),表示“再见”;数字型的:“019425”意为“你依旧是爱我”、“7456”则为“气死我了!”  相似文献   

18.
赖黎捷 《新闻界》2007,(1):129-129,134
网络“通缉”是2006年网络流行的重要关键词之一。影响较大的网络“通缉”事件有虐猫视频事件、铜须门事件、流氓外教事件、牙疼妹妹事件等等。在虐猫视频事件中,某女郎残忍虐杀小猫的视频短片在网上迅速流传并引起网友极度愤怒。随后,网友在网上发出“追杀令”,并在短短十数天里将虐杀小猫的主角身份查出;而在牙疼妹妹事件中,两网友口诛笔伐,各揭身世之谜,引来众网友观阵助威,结果错牵无辜,将湖南一居民推上“网上审判席”,严重破坏了该居民的平静生活。  相似文献   

19.
Door“门”,这个原本并不起眼的名词,这几年来却成了一个网络热词,并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网友们喜欢将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或超强娱乐性的事件,统统取名为“XX门”。这几年来,在中国网络上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门”事,如艳照门、踩猫门、献身门、普惠门等等。  相似文献   

20.
杨涛 《今传媒》2006,(12X):35-35
自8月份几名网友在网上成立“抓色狼联盟”以来。万余名网友成为该联盟会员。其间,网友上传了十几张“色狼”照片。连日来,各大论坛纷纷转载此事。并引起了上传图片行为是否得当的讨论。(《京华时报》10月23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