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国际上最早由美国学哈钦斯于1968年提出,并专《学习化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后记二中,就以“学习化的社会:现在和未来”为标题,第三部分提出“向学习化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于1972年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未来教育的两块基石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它使人们第一次透过传统教育的窗口呼吸到未来教育的新鲜气息,它向人类庄严宣告:未来的教育或学习“包括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一、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逐步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与社  相似文献   

3.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教育世纪、知识经济和学习化社会。在21世纪,学习成为维系个人生存最基本的手段。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就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及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1996年,由雅克·德洛尼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4.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认为,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文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  相似文献   

5.
蓝增明 《继续教育》2007,21(8):36-37
一、终身学习观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深刻分析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为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该报告出版后的两年内就相继被译成33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  相似文献   

6.
赵静  康飞宇 《继续教育》2003,17(3):35-36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报告中,就提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理念。24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更鲜明地提出: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到1996年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都喊出了培养“完人”的口号。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协调发展的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最重要的基地,因此管理班级更应体现出这一新的理念。笔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习化的实质和意义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三步走的规划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在我国提出“学习化”这样一个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学习化中国”,或者说:“学习化中国,迈向新世纪”,这无疑是可取的连美国学习论坛主席、国际学习协会前主席鲍比·德波特也说:祝贺中国教育家们在“学习”问题上引人瞩目的成就和进展。“学习化中国”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提法,它把学习型组织,教育变革、家庭教育中的学习革命,终身教育等结合在一起,对各国而言是一个创举。(《光明日报》1999年4月9日)  相似文献   

9.
李建斌 《继续教育》2005,19(12):56-58
一、引言 1968年,哈钦斯在《学习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使用了哈钦斯的概念,并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知识经济背景下,飞速变革的社会潮流更是使得个体和组织的持续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发展的必需。因此,教育与培训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巨大的拓展,教育培训市场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学习型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教育化社会,是关于未来的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构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的思想,是由法国著名的教育家保罗·朗格让在1965年提出的。1970年的“国际教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集中讨论了终身教育问题;1972年该组织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书,其中首先就是“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年内制订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此后的10多年间,终身教育思想在全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在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既是教育的历史任务和光荣使命,又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一目标标志着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的新境界,这就是向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转型。一、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学习社会”是一种教育哲学范畴的概念。它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哈钦斯(RHHutchins)于1968年出版的《学习社会》一书中提出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方法的系统  “学习方法”从未有像今天这样得到重视。 2 0世纪下半叶的教育理论非常鲜明而且有力地指出教育研究已从探讨怎样教的重点转移到怎样学的重点 ,美国科勒斯涅克在《学习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一书中说 ,人们应当把教学看作是引导、指导或促进别人学习的过程。 1972年 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学习生存》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两个基本观念 :“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因此 ,“学习”成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词。科勒斯涅克说过 :学习就是变化 ,变化就是生活 ,学习…  相似文献   

14.
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前校长赫钦斯出版了名为《学习社会》的专著。其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经典文献《学会生存》中,把“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并列认定为“国际教育委员会特别强调的两个基本观念”;1973年,在美国卡耐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的《迈向学习社会》一书中,出现了构建学习社会的具体设想。时至今日,“创建学习社会”日益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被写入十六大报告。有学者慨言,社会的实际需要已远远走到了教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以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报告(简称“德洛尔报告”),这份报告在我国出版时曾翻译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对照英文名称可以发现,该报告的题目并非“Education”(教育),而是“Learning”(学习)。 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可以理解为,知识经济时代是教育的时代,知识经济将与学习社会伴生伴长。由此看来,21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着基奉学习能力重新设计和  相似文献   

16.
围绕“21世纪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中心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发表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经过三年工作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亦称德洛尔报告)。该报告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即教育应使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且人应终身学习,得到终身教育。可以说这个报告是在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特点,以最深刻的理性认知表达了人类适应现代社会的客观规律性。在21世…  相似文献   

17.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把建设“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并列为“国际教育委员会特别强调的两个基本观念“。学习型组织作为学习化社会的组织基础,是构建学习化社会,实现终身教育的基础结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也必须投入到这一教育大趋势中去,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化社会,推行终身教育。那么,中国的学校教育改革应如何根据自己的国情,构建学习型组织,朝着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目标迈进呢?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由稚克&;#183;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的研究报告.引起了人们对“学习”的关注。该报告中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观点是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21世纪的学习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终身教育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首先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提出,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成为一种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教育报告《学会生存》认为“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培育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而作为教育大国的中国也不例外。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入世,教育也将面对学习化社会的挑战。学习化社会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刚刚出现的概念。早在1972年富尔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活》中就已经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但是那时的概念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从英文和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原来“经常性教育”到“伴随生命的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三个根本特征。第一是更加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第二是提出了学习的全民化。1996年1月,经合组织教育部长共同提出,要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现实。就是说人人都应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遇,都应有大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