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什么叫音韵学?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内部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音韵学共分三个部类:一、今音学;二、古音学;三、等韵学。  相似文献   

2.
学点音韵学     
音韵学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专门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经前人不断补充,修正,至今业已建成了一套完整的传统音韵学体系。 传统音韵学由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三大部分组成。“古音学”主要研究先秦两汉时代的音韵系统;“今音学”(又名“中古音学”)则以研究隋唐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汉语音韵学向来分为三科: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古音学”以研究先秦古音为内容,也可称为上古汉语语音学。“今音学”以研究《切韵》、《广韵》一系韵书为主要内容,因为这些韵书基本上代表着中古音的原貌,所以又可称之为中古汉语语音学。“等韵学”则对《切韵》、《广韵》一系韵书所用的反切加以排比,从中归纳出音韵体系,并从音理上加以说明,亦可目之为中古音系的声韵配合图表。比较起来,三音  相似文献   

4.
《汉语音韵学常识》是唐作藩先生一本普及音韵学常识的著作。这本书虽然只有86页,但为我们介绍了许多音韵学的基本问题,内容涵盖了音韵的基本概念、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普通话语音系统来源等等。此书不仅在国内多次再版,而且还在日本出版了日文译本。可见,在普及音韵学常识方面这本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此书有显著的四个特点值得关注,本文将围绕着这四个特点对《汉语音韵学常识》作一个简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5.
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辨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汉诗《东门行》的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发音音调的不同、演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概括,并运用音韵学中的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知识,论证了在古代这首汉诗《东门行》是一首押韵很得体的长短句古诗。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系潘文国教授出版《韵图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十六开精装,35万字)。在传统音韵学三大部门(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中,等韵学一向视为最为艰深的部门,对等韵学的核心韵图,尤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潘文国此书可说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有人戏说此书可与清代戴震的《声韵考》(以古音研究为主)、陈澧的《切韵考》(以今音研究为主),合称为“韵学三考”,可见此书的  相似文献   

8.
方中履的代表作为《古今释疑》,其中“音韵学”部分涉及到等韵学、古音学、今音学等。较有价值。通过对《古今释疑》“音韵学”部分全面研读,以恰当地估定其价值。  相似文献   

9.
类推机制,简称类推,又叫类比,其在语言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汉语语瞢史研究方面,类推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探求中古音类、分析上古声母及归纳上古韵部、构拟《切韵》音系、探讨语音史具体语音问题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杨树达曾发表过《古音对转疏》一文,就黄侃古音廿八部着重从阴声韵,入声韵跟阳声韵的对转进行疏证,至于阴声韵与入声韵的对转则不曾提及。古音入声配阴声、是清初音韵学家顾炎武首创的,后来得到王念孙、章太炎等人的拥护,随着古音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阴阳入互相对转之说已成定论,许多音韵学家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王力在《上古汉语入声和阴声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其广阔的学术天地里,于音韵学专深博通,成果卓著,蔚为大观。自古音学论,他率先创造运用金文考证古音二十二部,论古声母研究法、古音声调五声说,并能创例发凡,昭示来学。自今音学论,他于六朝韵书的分部、敦煌唐写本《切韵》、唐诸家《切韵》、唐代其他韵书、唐代韵书派系、宋《广韵》、《诗韵》等均有精到考证,种种创获,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至明代的汉语史料中数音韵学史料最丰富也最有影响。草创于魏晋时期的汉语音韵学自南北朝起开始走向繁荣——这固然符合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跟南北朝为文讲究音律美、唐诗宋词元明戏曲讲究平仄、谐韵有关。繁荣的标志是产生了《切韵》、《广韵》、《集韵》、《中原音韵》等大量的韵书,出现了《韵镜》、《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等等韵学专著以及《韵补》、《毛诗古音考》等早期研究古韵的著作。  相似文献   

13.
黄侃派古音研究者提出的上古韵分28或29部,其每部之内均列有所辖《广韵》韵部及离析表,这是继承清人和该派学者自身研究后提出的成果,是上古音构拟和研究上古至中古语音演变的重要依据。黄永镇1934年著《古韵学源流》一书,系统总结和展示了黄侃派学者古韵28部或29部说的离析成果,是当代汉语上古音研究的重要基础,应加以继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古音类表》是傅寿彤的古音学著作。王力的《汉语音韵学》在附录“汉语音韵学参考书”中列了傅寿彤的《古音类表》。李新魁先生的《汉语音韵学》“上古音”部分也提到了“傅寿彤的《古音类表》分为十五部”。但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对傅寿彤的古音学说进行研究。傅寿彤,原名昶,字青徐,贵筑(今贵州省贵阳市)人,清咸丰癸丑进士。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所著除《古音类表》外,还有《澹勤室诗》六卷、《古易殊文记》一卷、《易原》二卷、《周官源流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佛教东传的语言障碍的需要,等韵应时而生。宋郑樵《七音略》说:“七音之韵,起于西域,流入诸夏。梵僧欲以其教传之天下,故为此书。”等韵不是无本,而是源于悉昙章;等韵不是机械摹仿,而是别立新意。韵图,作为等韵的成品,已是地道的国货了。释家没有垄断自己的专利,而与儒家、道家相唱和,使等韵之学蔚然大观。时至今日,摆脱经学附庸地位的等韵学已是汉语音韵学的一门。其历史较古音学、今音学久远,其体系也较二者完备。对今天的语言研究,等韵学理,韵图和前辈研究论著仍提供语料和方法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中古时期是我国汉语音韵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本文就古音声母清浊方面,就汉语的声调及其发展演变,对中古语音的声调、近代语音的声调以及现代语音的声调作些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7.
元明时期,音韵学开启了新的篇章,以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代表,产生了一批以研究当时实际语音为任务的韵书;《韵法直图》、《等韵图经》的出现,标志着等韵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古音学方面,陈第、焦弦等人的研究成就也是超越前人的,明代的古音学思想从杨慎修正“叶音说”,到焦兹主张“古诗无叶音”,再到陈第彻底破除“叶音说”和提出“音有转移”,标志着科学的古音学思想的确立,为清代古音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了汉学在明代的日渐复兴及焦虼、陈第等一批从事考据的学者取得的成就的同时,纠正了前人以为有明一代经学著述“无非窃盗”之观点的偏颇。  相似文献   

18.
方氏《通雅》对语音有正确的认识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古音、今音的研究成绩斐然,在音韵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学界对此重视不够,这与其价值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9.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志成《汉语音韵学研究导论———传统语言学研究导论卷一》日前由巴蜀书社出版。此书原本是作者给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上课的讲义 ,使用过十年 ,又历经三年修改 ,方成书。全书共十章 ,分别是绪论、反切、等韵 (上 )、等韵 (下 )、《切韵》与中古音、《中原音韵》和北音、上古音、古代汉语方言研究、音韵学的应用、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展望。书后附有作者上古汉语方言论文三篇。此书与已经出版的一些音韵学著作相比 ,有如下特点。 (一 )论述全面 ,涉及了音韵学的各个领域。该书不只对反切、等韵、上古音、《切韵》等知…  相似文献   

20.
日藏清初抄本《五音通韵》,韵图与韵书密切配合,韵书是体,韵图为用,互为表里。该书齐开合撮四呼已经定型,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全浊上声变读去声,就韵图韵书来看,还保留有入声,但是[-p]、[-t]、[-k]只配阴声韵,与中古时期已不相同。它反映了当时汉语官话的语音面貌,具有一定的语音史、音韵学史价值,是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演变历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