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新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把《谏太宗十思疏》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注为:“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这注释不符合原意,应当修正。“怨不在大”语出《尚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孔颖达解释说:“人之怨不在事大,或由小事而起;虽由小事而起,亦不恒在事小,因小至大。”意思是说,凡是使臣民怨恨的事都不能做。《谏太宗十思疏》虽只引用了“怨不在大”,省去了“亦不在小”,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怨不在大”应注为:“(臣民的)怨恨不在(事情的)大(小),(凡是使他们怨…  相似文献   

2.
《诗序》释六义之“风”:“风,风也,教也。”风谓以“微加晓告”的方式加以规戒,教指教化。故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教训、风刺都是古代文学作品的功能之一,此既是《诗》的宗旨,也是风刺赋的宗旨。本文列举台湾赋作之风刺、教训之作品,区分为解嘲讽谕、诙谐刺谑、戏谑自短、箴警训示等四种形态,探讨其表现之特色。  相似文献   

3.
<正>士风:士人风尚,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东汉士风历来为古今学者所称道,从文献材料看,古人对东汉士风一般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士人的个体人格,称为“风格”,如《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膺)风格秀整,高目标持”;二是指士人的群体行为准则,称为“士行”、“士节”、“士则”,如称东汉名士陈寔“言为世范,行为士则”(《三国志·邓艾传》引《陈寔碑》);三是指士人学风,有时称“儒风”或“儒者之风”,如《后汉书·儒林列传》曰:桓灵之间“儒者之风盖衰矣”;四是指士人精神的社会效益,有时称“风化”,有时直接称为“风俗”,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对东汉士风的全面探讨是个复杂课题,不仅是个史学问题,还涉及社会心理学、文化社会学诸多内容,其中对东汉士人精神风貌流变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而“禄利”、“名节”之变,当是东汉士风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倾向。  相似文献   

4.
周君龙 《今日教育》2007,(7S):73-73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邶风.北门》).“大夫跋涉.我心则忧”(《都风·载驰》),“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秦风·晨风》),“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豳风·七月》)……《诗经》里信手拈来的诗行,或言离别之愁思.或写相思之愁怨.或发思乡之愁苦.或抒亡国之愁闷,无不感情真挚,动人心弦。[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经学,泛指中国古代诸“经”之学。如,。《道德经》、《南华经》、《易经》等。如所周知,《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易经》即《上经》和《下经》。《老子》:“不言之教。(笔者按:之,段玉云;“之:引伸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说文解字注·之》》”《庄子·知北游》:“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荀子·儒效》:“知之,圣人也。”《庄子·天地》:“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笔者按;1、神,见《庄子·大宗师》“以神为马。”《中华大字…  相似文献   

6.
殷都屡迁原因试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殷商历史上一个显著现象,是其都邑之频繁迁徙,殷人自称“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尚书·盘庚下》,以下《盘庚》篇均简注《上》《中》《下》),“不常厥邑”(《上》)。汉代张衡曾概括道:“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西京赋》)“前八”指成汤建国前之八迁,“后五”为成汤建国后之五迁。  相似文献   

7.
《诗经》二雅怨刺诗对屈原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二雅”怨刺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屈原生活的时代相似,其诗歌都有怨刺上政、斥责馋人、生不逢时之感和孤独无援之叹等主题内容的表达.在思维方式上,以现实主义为主的二雅怨刺诗已经有向浪漫主义进行思维跨越的尝试.浪漫主义在屈原作品中逐渐展开,成为其诗歌创作的主要方式.“二雅”怨刺诗在章法句式和抒情风格方面也向屈原作品过渡,两者具有明显的因革关系.这种因革关系的背后是巨大的思想史变革.  相似文献   

8.
《诗经·小雅·鼓钟》中“以雅以南”一语,过去说诗考据之家解说不一,迄无定论。作者的新见解是:“雅”是“夏”的假借字,“雅”即“雅乐”,指诸夏(周人)的音乐。《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周礼》写作“大胥”、“小胥”,原是周王朝的两个音乐机构,后来将其所演奏的雅乐中的诗篇,分别称“大雅”、“小雅”。“南”原是江汉、江淮之间长江中下游潮热卑湿地区的房屋之象形文,此处指荆舒地区的楚国南音、徐国南音,《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当是周初由周公旦、召公从荆舒地区带回北方的楚、徐南音。所以今之《诗经》不应只称风、雅、颂,而应正名为风、雅、颂、南。  相似文献   

9.
皇帝与黄帝     
“皇帝”本是我国古时对前代帝王的尊称。《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幸。”《诗·大雅·皇矣》:“黄矣上帝,临下有赫。”毛传:“皇,大。”“皇帝”就是“大帝”。“皇”由“大”引申指天,又进一步引申指君王、帝王。《诗·周颂·酌》:“于昭于天,皇以间之。”郑玄笺:“皇,君也。”我国古代传说中有三皇五帝.“皇帝”又可作为“三皇五帝”的简称。《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  相似文献   

10.
美刺     
儒家对诗歌社会职能的要求。语见《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美”,是指对统治者“盛德”的歌颂。“刺“,指对统治者政治失当的讽刺与批评。其间虽渗透着浓厚的封建主义倾向性,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但它要求诗人密切注意社会政治,用诗歌进行颂扬和批评;不少批评家、作家又强调以规讽为主,遂使后世很多诗人常以此为武器,勇敢地揭露封建社会现实的积  相似文献   

11.
道德     
在中国哲学史上,指“道”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这里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因儒家以仁义为道德的重要内容,故也以仁义道德并称。《老子》中的“道”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道”和“德”虽尊贵,却不是什么主宰(“…  相似文献   

12.
说“赋”     
在中国文学史上,“赋”既是诗的“六义”之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故特受学人重视。班团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毛诗笺》);刘勰则说:“赋者,铺也.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而朱熹又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凡此种种,释义不一。然则“赋”字本义如何?它与诗之“六义”和文体之“赋”有何关系?看来仍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让我们从“赋”字本义谈起.一、…  相似文献   

13.
选入高中语文的《之战》,教材对“不顾而唾”是这样注释的:“不顾是在君前,就面对襄公)吐了口唾沫”。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释义上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古语中的“顾”多作“回头、回视”讲,诸如“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毛传:“回首日顾”;以及《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等都是这个意思。再者,这种牵强的释义脱离了当时的语境。战国时代内乱纷争、兼并攻伐的社会现实,决定了秦晋之间的心照不宣、尔虞我诈。山一战,晋军好不容易俘获秦军三帅而使战事出现转机、岂料文嬴用花言巧语开释秦…  相似文献   

14.
王粲《登楼赋》文意发覆易健贤有“魏晋之赋首”(《文心雕龙·检赋)))令名的王第《登楼赋》,自问世伊始,便受到特殊重视。曹丕曾称其“虽张(衡),蔡(因不过也”(《典论·论协);一向自恃文才甚高的陆机、陆云兄弟,亦慨叹“《登楼》名高,恐未可越也”,转而在...  相似文献   

15.
人类生活充满了许多矛盾,因而引起许多问题。庄子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至乐》)由于有许多问题,所以引起许多忧虑。孔子以为“仁者不忧”,但未达到仁者的一般人还是有忧的;而仁者亦有所忧。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庄子更以为仁者多忧:“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揭》)苗子对人类生活中的问题词比较易优的说明,他说:“人主而和部,饮而不得则不能无米,来而无巨星分弄则不能不争。令则乱,乱则穷。”(《日…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把“怨”列为诗歌的四大作用之一。《诗序》说,“乱世之音怨以怒”,指出了“怨”诗是对乱世而发。《诗序》的首句可信者较多,其中指明风雅为怨刺诗者凡一百二十四篇。这说明《诗序》的作者很重视怨刺诗的作用。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所说的圣贤发愤之作,显然是指《诗经》中的怨刺诗。  相似文献   

17.
在《小雅》的七十四首诗中,被前人视为政治讽谏诗的有十余首。这类诗着眼于对国政的针砭和讽谏君王或上层执政,《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就是其中的力作,是我国政治讽谏诗的奠基作品。通过这三首诗,可以略窥《小雅》中政治讽谏诗的一般特征。 政治讽谏诗产生于西周濒将灭亡之际,厉王、幽王之时。郑玄《诗谱序》说:“厉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坏,众国纷然,刺怨相寻”,《汉书·礼乐志》亦说:“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显然,政治讽谏诗的产生背景,是由于西周末世政治昏乱、国君荒淫无道、上层统治者骄奢横暴所引发的。透过这些政治讽谏诗,人们可以看到西周末世的政治社会兴衰败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一句。其中“三驱”课本注为:“《易经》:‘王以三驱。’指狩猎有度,不过分捕杀。三驱,网三面,留一面。”笔者以为,此种注解欠妥。《易经·比卦》:“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五经四书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译为:“九五,光明正大地辅佐。君王狩猎,三方驱围,网开一面,任凭前方的禽兽逃逸,邑人并不惧怕,吉祥。”又注“三驱”为:“三面驱围,网开一面,这是天子田猎之礼。”这“天子田猎之礼”可能是《礼·王制》中说的:“…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夏传子,家天下”(宋·王应麟《三字经》),这句话可能是从《汉书·盖宽饶传》所引《韩氏易传》的“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演化而来。其中的“三王”,据《辞源》是指禹、汤、文王武王,则所谓的“夏传子,家天下”就是禹传子、家天...  相似文献   

2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哲学根源———历史唯心主义在我国古代,唯心史观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影响到文学界,形成模拟和复古的传统。荀子把“不法先王,不顺礼义”的言论称为“奸言”,认为这样的文章“虽辩,君子不听。”(《荀子·非相》)“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涂(途),不与言。”(《荀子·大略》)刘勰说:“模经为武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熔范所拟,各有司匠,虽无严郭难得逾越。”(《文心雕龙·定势》)要使文章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