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一诗以悲伤的笔调叙写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既采用了以哀景、哀事写哀情的手法,也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段,营造了浓烈的悲剧氛围,体现了此诗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
苏轼代表作《赤壁赋》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笔者以文本中水、月为出发点,赏析了文章的景物描写。指出在文本中,作者以水、月绘景,以水、月传情,以水、月明理。月光水色溶哲思,因此,笔者强调在这篇经典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亦可以跳出窠臼,以此为突破口,来串联教学,以赏情、品情,悟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景、情、思、理四个方面对苏轼的《前赤壁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浓郁的抒情散文。我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达到“情”、“景”、“意”的理念升华。一、由“景”生“情”《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对于今天的小学生时空距离太大,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和思想共鸣。运用多媒体导入,我用低沉的语调讲授和多媒体软件资料将学生带到20多年前的送别现场:“一颗巨星从祖国的上空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博尔赫斯咏景叹物诗的解读和分析,概括了博尔赫斯景物诗的艺术特色,即因情造景;化景于情;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6.
从教学角度讲,情感是指教师为再现知识的意境形象而洋溢于讲台的感情、激情等。情感可以使课堂教学进入情知交融、情理交融、以趣激情、以志冶情的艺术境界。教师要从爱心出发,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创造各种美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7.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宋代文学更为整个中国文学留下了可贵的艺术作品,本篇仅就其词的开头进行研究,并从五个方面归类分析:一、以景开头,打造圆融境界;二、以情开头,奠定情感基调;三、以比喻、拟人手法开头,"活化"对象;四、以问句开头,发人深思;五、以生活片段开头,别具情味.通过归类分析,旨在对易安词的开头艺术作一个探索性研究和整体上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人间词语》曾慨乎言之:“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确是一语道中了实质。人具有独特的思维本领。大千世界,茫茫万物。人能够反映它们,认识它们,而且能够在外在的客观世界里改造它们,同时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塑造它们。所以,自然界的一切景  相似文献   

9.
何逊、阴铿作为南朝梁陈时期重要的山水诗人,相比于谢灵运、谢眺、江淹等诗人,二人的山水诗中,景因情显得更加形象,情因景显得更加感人,情与景的关系更为和谐统一,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0.
杜诗景语是指杜甫诗中出现的写景诗句,存在于景物诗、纪行诗和其他诗篇中。杜甫精于景物描写,表现为三大优长:一是所写景物种类万千,异彩纷呈,其景语可分为八种类型:壮阔之景、细微之景、动荡之景、静谧之景、平和之景、险怪之景、明丽之景、幽暗之景。二是精于体物,通过细心观察、精心思考,揭示出具体景物的特征,做到搜刮精髓,传其神韵,有巧夺天工之妙。三是固守"天人合一"的理念,在自然界中寻找与情怀相吻合的景物,用景物蕴含情感,做到情景相融;同时,还采用情景相悖的方式,用丽景衬愁情,借以强化情感。杜诗景语成为认识杜甫某时心情的绝好媒介。  相似文献   

11.
商务礼仪课程以实践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技能和素质。在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情""景""教""学"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典抒情诗题材广泛,内容多样,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姿。本文就寓情于景,景情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等方面探讨它的艺术特色。并论述了情与景、物的关系,在抒情诗、咏物诗、写景诗中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提出在咏物诗中是“物中生情”,在写景诗中是“景中含情”;在抒情诗中,是情景渗透。  相似文献   

13.
《桂林是我家》是一曲充分表达爱家乡、爱故土的深情家乡谣。歌词从景、人、情三个切入点来诠释"桂林"是"家"的意境,通过巧妙的构思来组合山水风景、人情风貌与情感积淀,通过直抒胸臆和反复叠唱来咏叹喜爱家乡桂林山水之情,通过准确的语言、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和完美的押韵,充分表达了对桂林充满无限依恋、赞美、自豪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标准。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而意(情)和境(景)的关系,就是心与物的关系。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根据教学大纲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欣赏和鉴赏能力,特选了不同风格的唐宋词十一首,这些词都出自名家名篇,词风含蓄蕴藉,充满情趣。从整体上来说,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这对启迪他们  相似文献   

15.
《旅夜书怀》一诗,以愁情选悲景,以悲景写悲情。从诗歌所涉的时空层面来看,“悲”的内核在于“独”。“独”既是诗人思考的背景,也是诗人当时生命状态的总结。在这一富有情感浓度的环境中,诗人思绪万千,感眼前之无望,念人生之坎坷,由“独”而陷入了对人生困境的沉思。诗人因万事潦倒、信念崩塌而痛苦愁闷,又因“破”而难以接受、无法释怀、矛盾挣扎。尾联中沙鸥意象的运用,是诗人试图为摆脱困境探寻出路,但心有重负又何谈自由洒脱。沙鸥孤独却自由,诗人孤身却迷茫无措,踟蹰不前。这一意象的观照,赋予了“独”更为深刻的内涵:不仅是人生状态,也是人生归宿。  相似文献   

16.
杜甫擅长写景,他对于自然景物,既十分热爱,又常常具有独特的感悟。因而.在他的笔下.往往把自然景物描写得生意盎然,富有情趣。这一特点在其陇右诗中亦表现得非常明显。其陇右诗在写景方面颇具个性化特征,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描写景物细腻逼真,绘形绘色,尤其是注重细部刻画.以此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能给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二是善于以情点景,即在景物描写中注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使情与景融合为一,这样就“点活”了景物,使作品闪耀着身处逆境的诗人虽忧愁郁结却又不屈不挠的生命火花.三是写景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明丽自然的吟咏.亦有突兀峭硬的放歌,二者备具特色,同臻其妙。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校园就是以师生为本,实现人、事、物、景、情的和谐构建;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明确办学理念,理顺管理机制,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文化,提供全程服务,以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让和谐高校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文风承袭冯延巳的说法,始于王国维《人间词话》。刘熙载评论道:"冯延巳词,欧阳永叔得其深"。本文拟就同一词牌名《玉楼春》为例,从艺术特色、思想内容、感情基调等三方面探讨欧词对于冯词"深"含义的继承与发展,得出以下结论:从艺术特色方面而言,由常见意象巧妙创造出多重意境,意象的逆向配置,加倍道出主人公的愁思;副词、动词的精心搭配拓宽了词的内部张力;从思想内容方面来看,全词有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且欧词中表达的忧愁苦闷的内涵,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感情基调方面来看,情、景、理的浑融,更多地描写人类的共情;层层递进的抒情手法,将愁绪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欧词对冯词文风自觉传承创新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有宋一代诗歌情与景关系疏离之原因,与宋代特有的政治和文化制度、策略有关,与理学(心学)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与宋人的创新精神和陌生化于唐诗的心态相系,与词被大量创作相连,与宋代长期的民族危机相成。如此种种,使整个宋诗在情与景的结合度上较之唐代大为降低,但却因此而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20.
刘长卿留别诗中情景关系的处理特点鲜明。在抒情和写景的内容上,就"情"来看最大的特点是"伤己",就"景"来看最显著的特点是"布景";在情景关系上,情景结构特征为"情+情景交融+情",情景模式有机结合了旅途漂泊与向往归隐,写景和抒情诗句比例较为适中,多采用移情、烘托、象征、暗示等手法而较少采用比兴手法。刘长卿留别诗中情景交融,具有划分诗歌时代的意义,并确立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