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释: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秋”与“悲”、“愁”常等同起来,然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秋词》,却独辟蹊径,一反常词,把秋写得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更难能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更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秋词@刘禹锡 @朱霞明…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是位悲情诗人,其悲情诗歌的抒写及其深情婉丽的诗风、特别是他对凄婉之爱的悲情抒写融入了诗人的悲剧身世和对生命的悲情体验,也是他深沉苍凉的人生悲慨。他真诚严肃的啼血哀心的悲情抒写,正是他至真至纯至美的人生价值观的真实体现;而他的悲情抒写也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美学形态,风华绝代地屹立在中国的诗歌史上。  相似文献   

3.
乾元二年秋,杜甫弃官而去,走上了“迹江湖而心系魏阙”的人生之路。此后,他又陷入了“民胞物与”的集体情感与“独往高蹈”的个体生命的冲突之中。这一冲突使他既难安于“隐”又惮于入仕,最终导致了他“兼济”未成,“独往”亦未成的生命悲剧。造成这一悲剧心态的最深沉的文化原因,是他对“真情”和“真性”都采取了真挚、执着的态度,而“真情”和“真性”在封建文化体系中从来就是一对互相对立,矛盾的人性论范畴。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意象”在不同的艺术范畴有特定的所指,关于它的意义应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地说“意象”有两种指向:一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即imagery。这是留存于创作者或鉴赏者心中而不能直接诉诸视觉等器官的印象或幻象,有时又称之为表象,属于想象思维的一种类型。二是艺术方法以及由此种方法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类型——意象艺术。从审美心理角度说,它是心与物的同一,从文本的审美特征言,它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意象不同于心理学上的imagery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意象也不同于象征(symbol).意象的创造和鉴赏方式是内向型、接近式的联想:象征的创造和方式属于外向型、相似的联想。这是他们作为符号功能的具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离婚与再嫁是受贞节观念制约和支配的。所谓贞节,是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这是封建时代对妇女的一种片面要求。在我国古代,自开始重视和强调贞节以来,妇女的离婚、再嫁就越来越不自由了。然而在唐代,离婚再嫁却屡见不鲜,妇女的贞节观念,出现了较为淡薄的局面。据文献记载,春秋前期还没有妇女守节的风俗。《管子》曰:“凡国都有掌媒,取鳏寡而和合之,则谓之合独。”王夫子《诗广传》也说:“古者无少寡之妇;夫死而田归,无以养之,则嫁之也。惟老而无夫曰寡。”可见当时妇女再嫁并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6.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有悖于其他意象主义诗人的理论.庞德认为,意象主义不是象征主义,亦不是自由诗,意象主义不是呈现的方法,而是语言本身.而其他意象主义诗人则认为,意象主义是象征主义的延续,是自由诗.意象主义是一种呈现方法.庞德自己的诗学理论也不能自圆其说:他既反对展现感情,又强调表现感情.一方面,庞德捍卫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  相似文献   

7.
阮籍、陶渊明和王维所处时代际遇各异,在遭遇到人生困境尤其是政治挫折之时,他们都选择了退却,同时还以诗传心声.但是在诗歌的意象选择、思维模式、精神风貌方面却相去甚远.这里除了他们各自的家庭影响和性格差异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思潮的变迁,阮籍之外“玄”内儒、陶之儒道交融、王之归心佛理,是其诗风大异之关键.阮籍《咏怀诗》意象继承楚辞、以神话居多,精神风貌上展现的是“穷途恸哭”式的儒家之悲愤;陶渊明《饮酒》、《咏贫士》、《读山海经》、《杂诗》等作品,意象中虽有神话,但以历史类的居多,展示的是“倦鸟知还”的“固穷”、“任真”;王维辋川诸作意象以山水田园为主,展示的是“水穷云起”的随缘任运.这一线索也展示了古代士人在立德立功方面受挫之后转向内心自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月亮,圆缺不定而又生息不已,触动着人们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无限的人生感喟,成为古代诗人们思索不已、探求不止的永恒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饱含着诗人意绪的月意象对理性的张扬十分突显,具体表现为:对永恒生命的崇拜,对光明美好的追求,对宇宙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但理解上却颇有分歧。例如或认为诗人“从生活中抓取出富有趣味的又能够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小片断来加以描绘,调子是轻松愉快的”;或认为作者“因当前富有诗意的生活而联想到以前诗人骑驴的故事,有尚友古人的意思”;或认为“在这首诗里,表现出诗人善于即景生情地发掘生活中的诗意,并且随手拈来,似乎全  相似文献   

10.
(1)《0档案》是诗人基于当下现实对人的存在的立体审视。(2)意象结构解读。“0”:存在者在世的意象;“档案”:证实存在者的“他在”意象;《0档案》的言述者:解悟存在的意象。(3)精神动态解读:当下失重的生存之轻和为存在而在的生命之重。  相似文献   

11.
庄子“逍遥”观有三层含义:一是作为超然自得的绝对精神自由状态;二是作为顺应,利用一定现实条件的自由状态;三是作为“自足其性”的完全顺应客观条件的自由状态。它们同时代表了庄子人生观的三种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只是一种精神慰籍,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实。为了实现这种自由之境,庄子这三种“逍遥”观必然会依次逆转实现,最后,庄子的真正人生观还是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完全顺应客观条件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元诗的特点之一,是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这与元代诗人大都是理学家不无关系。吴澄是元代南方大儒,又是著名诗人。他的诗歌理论主张受其“会合朱陆”的理学思想影响,很有特色。他力主改革宋末元初诗风之流弊,以倡“情性之真”为因,“其机在我为变”;虽亦讲传统之诗学观,但尚风不尚雅,重视古代民间歌谣,开元代古乐府理论之滥;主张以学为本,博采众家之长而独出处自得并兼及创作心理诸因素的研究,对传统诗歌理论有重大突破,其说颇近性灵,大有思想解放之意,对有元一代及明清均产生过比较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姜夔艺术化人生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化人生的关键是使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放,姜夔一生在成就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在努力成就艺术化人生。但是,他追求自由的理想因现实羁绊而总是失落,看似高蹈而终究不能,因而他的艺术化人生别具悲剧性,这可从怀归主题和恋情主题中窥见一斑。究其因,一是与宋学背景有关,二是与个人资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比义辨析     
古人对比的阐述概括来看,比的特点大约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其一,借彼物以言此物。郑众的说法可作代表。宋朱熹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与郑众的说法相同。彼物今人所谓喻体;此物,今人所谓本体。以一物之形象的特点来形容另一物,就是以物比物。通过比喻,使本体意象特征鲜明而具体表现出来。其二,彼物此物相类,喻体本体必定分属于两类性质不同的事物,但彼此又有某点类似之处,故能借彼而喻此,这就是所谓“喻类之言”的含义。刘勰分取类为两类,一是取貌相类也,称“拟于貌”;一是取义相类者,称“比义”之比不重两者外在相似与否,而取意义相类之处。比义之比可以寄讽谕于诗内,正如钟嵘的“因物喻志”说法。不过,刘勰的“比义”,并未将这一类归入其中,这是应注意的。其三,借物以言意。借彼物喻此物,其相类处正是诗人欲言之意,刘勰称作“附理”或“附意”,与今之所谓喻意相同。“理”非义理之理,即讽谕之意,凡比者都有附意于其中。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古人对比的分析不仅内涵清楚,而且颇为详尽。  相似文献   

15.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一生仕途坎坷、穷愁潦倒,加之身染恶疾,是“四杰”中命运、遭际最凄惨的一员。其诗歌创作,特别是“染疾”以后的后期创作时有不平之气、悲苦之音,集中反映了为其不幸命运而呼号的骚怨主题。这种骚怨大致包括“才高位下”、怀才不遇的仕途感慨,疾病缠身、悲天怆地的生命呼号,归隐林泉、寻仙访道的解脱追求三个方面的内容。综观卢照邻现存的诗作,诗人以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骚怨之歌。  相似文献   

16.
西方结构主义诗学认为,语言学中二项对立的原则是人脑思维产生意义的基本动因。对于在创作中处于想象与直觉状态的诗人来说,一个个意象的出现仿佛都是即兴而偶然的。其实,情感的逻辑和诗人思维中两种因素的区别与对待构成的二项对立结构,却在无意识中引导诗人营造出一系列意象群,从而使诗歌意象呈出现有机的生命的形式。时间与生命的二项对立,正是陶渊明《杂诗》等诗歌意象的深层结构。诗人在时间与生命的矛盾、对峙、抗争、妥协、和解与冲突中生发、扩展、构造了一系列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生离死别、羁旅行役、壮志难酬、情感失落等诸种情愫的内容很多,这些内容又往往与酒结缘颇深。它实际道出的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借酒表现深沉的亲情、乡情,或是渲泄心中的不平、情感的失落,因此常常是悲思、忧思却以豪言壮语写之,故而留下了悲而豪、悲而壮的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18.
文天祥留给后人的八百多首诗歌中,有五首带有浮萍意象。这种意象往往象征着诗人对亲人的思念、自身的孤独之感,向往自由不受羁绊之意;还象征了个人身世的艰难、无可奈何之感;以及国家命运动荡不安,诗人对风雨飘摇局势的难以把握、不能自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若月。” ——明·张潮《幽梦影》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月一直是以恒定、静美的意象出现的,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舞台上。月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情思、追求光明的艺术载体;而在诗人的笔下,月则暗寓了怀乡情绪,人生际遇,国家兴亡的生命意识。追溯月神崇拜的起源,对于揭示古代诗人的审美心理轨迹,较好地把握中国文化中的月文学,无疑是具有审美鉴赏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唐自大中间,国体伤变,气候改色,人多商声,亦愁思之感。诗至晚唐,商声四起,诗坛上萦绕着阴郁的感伤之影,诗风迥异前代。这种以“悲怨”为特征的感伤诗风,前人曾直观地感觉到:诗人许浑“善作佗傺之言”;杜牧的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李商隐之作乃“屈宋之遗响”;刘沧诗“悲而不壮,语带秋意”;罗邺诗则“无一题不以寄怨”;郑谷诗“声调悲凉”;曹松写涛“颇能为寒苦之句”……晚唐诗人之作,无论是杜牧的“刻意伤春复伤别’(李商隐《杜司勋》),还是韦庄的“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